荷花舞

荷花舞

荷花舞是中國民間舞蹈之一,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是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遺俗和農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間荷花舞文化的歷史人文環境,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享譽世界舞台、載入《20世紀中國民族舞蹈經典》的“荷花舞”就源千這裡,慶陽也因此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荷花舞之鄉”。

由來


“荷花舞”原名“雲朵子”、“地遊子”,又稱“地飄兒”、“雲影子”、“地雲子”等,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叫“跑花燈”、“蓮花燈”、“荷花舞”。源於周族的賽社祭祀活動,在巫文化的影響下變成一種“乞雨”的巫神活動。西峰區內廟宇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廟會或春節時,社火隊都排演“雲朵子”。它是民間社火中長期保留的娛樂節目。
荷花舞集曲藝、音樂、紙紮、民間美術於一體,從“雲朵子”、“雲影子”、“蓮花燈”等民俗觀念醞釀成的民間舞蹈,不僅僅是西峰區域歷史,也是中國農耕文化源頭地的歷史遺存,也是中國農業文明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產物。它的特徵是道具別緻,由雲盤、雲朵、油燈、蓮花構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極強,反映了周代農耕活動的文化內容。雲盤象徵甘霖,雲朵象徵四海太平,油燈象徵五穀豐登,蓮花象徵祥和潤澤。由此構成的意念來自周代祭祀中的賽社活動,象徵遠古農耕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存的企盼,期冀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民間觀念。

傳統


荷花舞的隊形有龍擺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隊形變化,它的藝術價值是壯觀中寓柔雅,輕捷中有平穩,所以又稱“地飄兒”、“地遊子”,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表現了農耕民族對主宰降雨的龍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機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隊形表示太平,表達中華民族文化的心態和靈魂的舞蹈創造,是地方傳統文化對遠古龍、鳳文化的傳承,是中國古文化對地方民俗的滲透。

藝術價值


荷花舞的發源、演變傳承經歷了一個漫長歷史。在群眾中產生了藝術感染和心理共鳴,同時影響擴展到周邊的寧縣、慶城縣、正寧縣等地,方圓幾百里。它的著裝古雅,色彩大紅大綠,足剎黃土地,雲朵齊裸骨,一扭一搖一彎的舞步,油燈忽悠不熄不滅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帶動雲盤、荷花的轉動上,披紗輕飄,甩袖悠然的輕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搖曳,這種獨樹一幟的民間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定型


荷花舞定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到此採風,將“雲朵子”改編定名為“荷花舞”,在波蘭演出獲金獎。從此荷花舞登上了藝術舞台,成為中國舞蹈藝術保留節目之一。與此同時,西峰區寨子鄉社火隊依“雲朵子”設計出新的構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內容進行社火演出。90年代慶陽師範學校荷花舞作為校園文化的典型進行設計排練。本世紀初,“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連續三屆排演成500人陣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喝彩。

起源


荷花舞起源於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國后被中國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壇。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區的社火中,並被改編成500人參與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對周文化在民間的遺傳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對華夏農耕文化滋生的溫文、典雅、優美的藝術形象更具有探索價值。在現代的藝術園地里,輕捷、飄逸、熱烈的舞姿和氣氛更是群眾文化活動保留的舞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