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4條詞條名為郵差的結果 展開
郵差
前美國籃球職業運動員
卡爾·馬龍(Karl Malone),1963年7月24日出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薩穆菲爾德,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大前鋒,綽號“郵差”(The Mailman)。
在1985年NBA選秀中,卡爾·馬龍在首輪第13順位被猶他爵士隊選中,職業生涯的前18個賽季在猶他爵士隊度過,並與約翰·斯托克頓組成的“黑白雙煞”讓爵士隊成為一支勁旅,兩人帶領爵士隊兩次打入NBA總決賽,但是都未能奪得NBA總冠軍,生涯最後一年加盟洛杉磯湖人隊,並隨隊第三次打入NBA總決賽,不過仍未奪得NBA總冠軍。
1997、1999年,卡爾·馬龍榮膺NBA最有價值球員(常規賽MVP),共14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2次當選NBA全明星MVP,11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2001年入選NBA最佳陣容三陣,3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一陣,1988年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二陣,1992、1996年兩奪奧運會男籃金牌。
1996年,卡爾·馬龍入選NBA50大巨星。2005年2月14日,卡爾·馬龍正式宣布退役。在19年的職業生涯中,卡爾·馬龍共出場1476次,排在歷史第4位;場均上場時間37.2分鐘,從未在一個賽季中場均上場時間低於三十分鐘。共得到36928分,在NBA歷史得分榜上排名第二位;搶到14968個籃板,排名歷史第六位;2006年3月23日,爵士為卡爾·馬龍的32號球衣舉行了球衣退役儀式,並在三角洲中心廣場為他豎起了一尊銅像。2010年4月6日,卡爾·馬龍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卡爾·馬龍的肌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e/mfe67b598f64344cb9a842a6a6415db80.jpg)
卡爾·馬龍的肌肉
大學時代是一位勤奮的學生,就讀於路易斯安納理工大學,這是一所位於路易斯安納鄉下的規模不大的學院。猶他爵士隊的球探在這裡發現了卡爾·馬龍。在路易斯安那理工學院度過了三年的馬龍,平均每場得到18.7分,9.3個籃板。
NBA經歷
![早年的卡爾·馬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b/m1b0e6cfacb3c6c0a26542b646eaee0d1.jpg)
早年的卡爾·馬龍
1986-87賽季爵士隊在馬龍的第二個賽季開始之前交易了原來的核心,過去7個賽季球隊得分王阿德里安·丹特利(Adrian Dantley)。得到了更多得分責任后,馬龍的得分數據變為21.7分,投籃命中率更從48.1%上升到了59.8%。
1987-88賽季平均得到27.7分,搶生涯最高的12個籃板球。入選了西部全明星首發陣容,並且被選入聯盟最佳陣容第二隊。猶他爵士也獲得了47勝35負的史上最好戰績。這也是Malone第二個82場一陣未缺的賽季,在常規賽最後8場得分都超過了30,其中對超音速得了41分。在季後賽爵士戰勝首輪的波特蘭開拓者,在西部半決賽遇到了衛冕冠軍洛杉磯湖人,然而他們將湖人拖入了最終的第七場,也在最後一戰拿下了31分和15個籃板,但是湖人還是以109-98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1場季後賽的比賽平均得到29.7分和11.8個籃板。
1988-89賽季開打了17場比賽后,爵士的主教練Frank Layden升職為球隊主席,而他的助手Jerry Sloan(傑里·斯隆)接過了比賽的控制權,爵士再次刷新隊史最佳戰績——51勝。同樣提供了進入NBA以來的最出色表現,他的平均得分29.1分上升至聯盟第二,籃板10.7個位列第五。在1989年休斯敦全明星賽上,17投12中拿下28分,獲得那場比賽的全明星賽MVP。在職業生涯中首次被選入聯盟第一陣容,並在MVP評選中位列第三。季後賽中儘管馬龍三場比賽平均拿下30.7分16.3個籃板,但爵士還是在首輪就遭到勇士橫掃。
![爵士時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1/m51196298fa9b87eadab414aa7609ed8a.jpg)
爵士時期
1993年2月21日和搭檔約翰·斯托克頓共享了鹽湖城全明星賽的MVP,他們帶領西部隊135-132加時獲勝,馬龍得到28分10板,斯托克頓助攻15次。
1994-95賽季歷史上首次拿到60勝。平均每場26.7分10.6個籃板,但是他們季後賽賽第一輪就輸給了衛冕冠軍休斯敦火箭。
1996-97賽季成為NBA歷史上第5位得分超過25000,籃板超過10000的巨星。平均每場得分27.4分,搶得9.9個籃板球。在與邁克爾·喬丹的MVP獎盃角逐中,第一次榮獲了NBA“最有價值球員”稱號,還同時入選了全明星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在馬龍的帶領下,爵士隊拿下歷史最佳戰績64勝18負,他們最終衝進了總決賽。爵士的戰績在西部位列第一,這使得他們在總決賽擁有主場優勢。總決賽面對對手公牛,他們在芝加哥先輸兩場,但回到鹽湖城又連贏兩場。第五場是爵士隊系列賽最後的主場,但邁克爾·喬丹忍著胃痛拿下38分,包括最後時刻反超制勝的3分球,公牛90-88獲勝。在整個系列賽每場都是爵士的得分王,在一個以防守為導向的系列賽(只有爵士在第四場突破了一百分),他平均拿下23.8分。在第6場他拿下21分,球隊還是以86-90敗北,公牛最終奪冠。
1997-98賽季初期斯托克頓因為膝蓋手術休息了18場比賽,擔起了責任。爵士以62勝20負與公牛相同的聯盟最佳戰績結束了常規賽,之後爵士和公牛在總決賽再度重逢。儘管爵士以88-85贏得了第一場勝利,儘管馬龍在第五場獨得39分,並依靠關鍵時刻的跳投以83-81把比賽帶回猶他。但喬丹在第六場的最後關頭從馬龍手裡搶斷,然後完成致命一擊——87-86,公牛最終還是以相同的4-2戰勝爵士隊,再次成為NBA總冠軍。
1998-99賽季常規賽季因為勞資糾紛被縮減至50場,爵士的成績是37勝13負,但是他們只前進到了西區半決賽,以2-4輸給了波特蘭開拓者。雖然成績已經下滑到23.8分9.4個籃板,但他還是拿到了個人的第二座MVP獎盃。在接下來的四個賽季,成為爵士隊歷史第一得分手,第一籃板手,出場比賽最多,上場總時間最多,罰球次數最多,罰球命中最多。除此之外他的助攻,搶斷和蓋帽都位列隊史第二。
1999-00賽季職業生涯的總得分超過了邁克爾·喬丹,上升到歷史得分榜的第三位。2000年4月22日在對陣超音速時創下爵士隊歷史上最高的季後賽單場得分50分,同時抓下12個籃板。
2000-01賽季在2000年12月6日進行的NBA常規賽,猶他爵士隊在主場迎戰多倫多猛龍隊的比賽中,在距離第二節比賽結束還剩4分58秒時在約翰·斯托克頓助攻下,投籃得到2分,從而使他的職業生涯的總得分達到了31420分,超過了排名第二的NBA巨星威爾特·張伯倫的31419分的總得分,成為NBA歷史上得分第二高的球員。2001年3月24日以9787次罰球命中數,成為NBA歷史上罰中球數最多的球員。
![湖人時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4/m64634d3af981ae69c474d9e55b8a2401.jpg)
湖人時期
2005年2月14日在鹽湖城的德爾塔中心正式宣布退役。
國家隊經歷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入選美國男籃“夢一隊”。美國隊在這屆奧運會上一路上輕鬆擊敗對手,在決賽對陣克羅埃西亞的比賽,也毫無懸念地以32分大比分優勢結束了他們的奧運會旅程。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代表美國男籃“夢三隊”參加了奧運會賽事。在決賽里美國隊以95-69擊敗南斯拉夫奪冠,那屆奧運會裡夢三隊場均得到102分,場均凈勝對手31.7分,場均只讓對手得到70.3分。
常規賽平均數據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 | 時間 | 投籃 | 3分 | 罰球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 | 得分 |
85-86 | 爵士 | 81 | 76 | 30.6 | 49.6 | 0.0 | 48.1 | 8.8 | 2.9 | 1.3 | 0.5 | 3.4 | 3.6 | 14.9 |
86-87 | 爵士 | 82 | 82 | 34.8 | 51.2 | 0.0 | 59.8 | 10.4 | 1.9 | 1.2 | 0.7 | 2.8 | 3.9 | 21.7 |
87-88 | 爵士 | 82 | 82 | 39.0 | 52.0 | 0.0 | 70.0 | 12.0 | 2.4 | 1.4 | 0.6 | 3.9 | 3.6 | 27.7 |
88-89 | 爵士 | 80 | 80 | 39.1 | 51.9 | 31.3 | 76.6 | 10.6 | 2.7 | 1.8 | 0.8 | 3.5 | 3.6 | 29.1 |
89-90 | 爵士 | 82 | 82 | 38.1 | 56.2 | 37.2 | 76.2 | 11.1 | 2.8 | 1.4 | 0.6 | 3.7 | 3.2 | 31.0 |
90-91 | 爵士 | 82 | 82 | 40.3 | 52.7 | 28.6 | 77.0 | 11.8 | 3.3 | 1.0 | 0.9 | 2.9 | 3.3 | 29.0 |
91-92 | 爵士 | 81 | 81 | 37.7 | 52.6 | 17.6 | 77.8 | 11.2 | 3.0 | 1.3 | 0.6 | 3.0 | 2.8 | 28.0 |
92-93 | 爵士 | 82 | 82 | 37.8 | 55.2 | 20.0 | 74.0 | 11.2 | 3.8 | 1.5 | 1.0 | 2.9 | 3.2 | 27.0 |
93-94 | 爵士 | 82 | 82 | 40.6 | 49.7 | 25.0 | 69.4 | 11.5 | 4.0 | 1.5 | 1.5 | 2.8 | 3.3 | 25.2 |
94-95 | 爵士 | 82 | 82 | 38.1 | 53.6 | 26.8 | 74.2 | 10.6 | 3.5 | 1.5 | 1.0 | 2.8 | 3.3 | 26.7 |
95-96 | 爵士 | 82 | 82 | 38.0 | 51.9 | 40.0 | 72.3 | 9.8 | 4.2 | 1.6 | 0.6 | 2.4 | 3.0 | 25.7 |
96-97 | 爵士 | 82 | 82 | 36.6 | 55.0 | 0.0 | 75.5 | 9.9 | 4.5 | 1.3 | 0.5 | 2.8 | 2.6 | 27.4 |
97-98 | 爵士 | 81 | 81 | 37.4 | 53.0 | 33.3 | 76.1 | 10.3 | 3.9 | 1.1 | 0.8 | 3.0 | 2.9 | 27.0 |
98-99 | 爵士 | 49 | 49 | 37.4 | 49.3 | 0.0 | 78.8 | 9.5 | 4.1 | 1.2 | 0.5 | 3.3 | 2.7 | 23.8 |
99-00 | 爵士 | 82 | 82 | 35.9 | 50.9 | 25.0 | 79.7 | 9.5 | 3.7 | 0.9 | 0.8 | 2.8 | 2.8 | 25.5 |
00-01 | 爵士 | 81 | 81 | 35.7 | 49.8 | 40.0 | 79.3 | 8.3 | 4.5 | 1.1 | 0.7 | 3.0 | 2.7 | 23.2 |
01-02 | 爵士 | 80 | 80 | 38.0 | 45.4 | 36.0 | 79.7 | 8.6 | 4.3 | 1.9 | 0.7 | 3.2 | 2.9 | 22.4 |
02-03 | 爵士 | 81 | 81 | 36.2 | 46.2 | 21.4 | 76.3 | 7.8 | 4.7 | 1.6 | 0.3 | 2.5 | 2.5 | 20.6 |
03-04 | 湖人 | 42 | 42 | 32.7 | 48.3 | 0.0 | 74.7 | 8.8 | 3.9 | 1.1 | 0.4 | 2.4 | 2.8 | 13.2 |
生涯 | -- | 1476 | 1471 | 37.2 | 51.6 | 27.4 | 74.2 | 10.1 | 3.6 | 1.4 | 0.7 | 3.1 | 3.1 | 25.0 |
季後賽平均數據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 | 時間 | 投籃 | 3分 | 罰球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 | 得分 |
1985-86 | 爵士 | 4 | 4 | 36.0 | 52.8 | 0.0 | 42.3 | 7.5 | 1.0 | 2.0 | 0.0 | 1.5 | 4.5 | 21.8 |
1986-87 | 爵士 | 5 | 5 | 40.0 | 42.0 | 0.0 | 72.2 | 9.6 | 1.2 | 2.2 | 0.8 | 3.4 | 4.0 | 20.0 |
1987-88 | 爵士 | 11 | 11 | 44.9 | 48.2 | 0.0 | 72.3 | 11.8 | 1.5 | 1.1 | 0.6 | 3.5 | 3.2 | 29.7 |
1988-89 | 爵士 | 3 | 3 | 45.3 | 50.0 | 0.0 | 81.3 | 16.3 | 1.3 | 1.0 | 0.3 | 4.3 | 5.3 | 30.7 |
1989-90 | 爵士 | 5 | 5 | 40.6 | 43.8 | 0.0 | 75.6 | 10.2 | 2.2 | 2.2 | 1.0 | 2.4 | 4.4 | 25.2 |
1990-91 | 爵士 | 9 | 9 | 42.6 | 45.5 | 0.0 | 84.6 | 13.4 | 3.2 | 1.0 | 1.2 | 2.8 | 3.9 | 29.7 |
1991-92 | 爵士 | 16 | 16 | 43.0 | 52.1 | 0.0 | 80.5 | 11.3 | 2.6 | 1.3 | 1.1 | 2.8 | 3.6 | 29.1 |
1992-93 | 爵士 | 5 | 5 | 43.2 | 45.4 | 50.0 | 81.6 | 10.4 | 2.0 | 1.2 | 0.4 | 4.0 | 4.2 | 24.0 |
1993-94 | 爵士 | 16 | 16 | 43.9 | 46.7 | 0.0 | 73.8 | 12.4 | 3.4 | 1.4 | 0.8 | 2.1 | 3.7 | 27.1 |
1994-95 | 爵士 | 5 | 5 | 43.2 | 46.6 | 33.3 | 69.2 | 13.2 | 3.8 | 1.4 | 0.4 | 2.8 | 3.6 | 30.2 |
1995-96 | 爵士 | 18 | 18 | 40.3 | 46.9 | 0.0 | 57.4 | 10.3 | 4.4 | 1.8 | 0.5 | 2.5 | 3.4 | 26.5 |
1996-97 | 爵士 | 20 | 20 | 40.8 | 43.5 | 50.0 | 72.0 | 11.4 | 2.9 | 1.3 | 0.7 | 2.7 | 3.0 | 26.0 |
1997-98 | 爵士 | 20 | 20 | 39.8 | 47.1 | 0.0 | 78.8 | 10.9 | 3.4 | 1.1 | 1.0 | 3.0 | 3.5 | 26.3 |
1998-99 | 爵士 | 11 | 11 | 41.0 | 41.7 | 0.0 | 79.1 | 11.3 | 4.7 | 1.1 | 0.7 | 3.6 | 3.4 | 21.8 |
1999-00 | 爵士 | 10 | 10 | 38.6 | 52.0 | 100 | 81.0 | 8.9 | 3.1 | 0.7 | 0.7 | 2.7 | 3.1 | 27.2 |
2000-01 | 爵士 | 5 | 5 | 39.8 | 40.5 | 50.0 | 79.6 | 8.8 | 3.4 | 1.0 | 0.8 | 3.8 | 2.6 | 27.6 |
2001-02 | 爵士 | 4 | 4 | 40.8 | 41.1 | 0.0 | 71.4 | 7.6 | 4.5 | 1.2 | 0.7 | 2.7 | 2.8 | 20.0 |
2002-03 | 爵士 | 5 | 5 | 38.2 | 40.5 | 0.0 | 73.2 | 6.8 | 4.0 | 1.6 | 0.4 | 4.0 | 3.0 | 19.6 |
2003-04 | 湖人 | 21 | 21 | 38.0 | 45.0 | 0.0 | 63.0 | 8.8 | 3.4 | 1.1 | 0.1 | 2.2 | 3.1 | 11.5 |
生涯 | -- | 193 | 193 | 41.0 | 46.3 | 16.2 | 73.6 | 10.7 | 3.2 | 1.3 | 0.7 | 2.8 | 3.4 | 24.7 |
備註(命中率:%)
NBA紀錄
項目 | 數據 | 備註 |
最高得分 | 61分 | 1990年1月27日對雄鹿隊 |
最高籃板 | 32個 | 1992年2月11日對超音速隊 |
生涯總籃板 | 14968個 | NBA歷史籃板榜:列六位 |
最高助攻 | 10次 | 共四場 |
最高搶斷 | 7次 | 共四場 |
最高蓋帽 | 5個 | 共五場 |
最高出場時間 | 57分鐘 | 1992年2月3日對公牛隊 |
生涯出場時間 | 54852分鐘 | NBA歷史出場時間榜:列第二 |
入選全明星賽 | 14次 | 1989-90因傷缺席、2001-02年因家事退出 |
入選最佳一陣 | 11次 | 連續11屆入選 |
入選最佳二陣 | 2次 | 1987-88、1999-00 |
最佳防守陣容 | 3次 | 1996-97、1997-98、1998-99 |
生涯投籃命中 | 13528次 | NBA歷史投籃命中數榜:列第二 |
罰球命中總數 | 9787次 | 七個賽季罰球命中數列全聯盟第一 |
團隊榮譽 |
▪ 1996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金牌(獲獎) ▪ 1992 1992巴塞羅那奧運會金牌(獲獎) |
個人榮譽 |
▪ 1988-89 全明星賽MVP (獲獎) ▪ 1996-97 NBA常規賽MVP (獲獎) ▪ 1998-99 NBA常規賽MVP (獲獎) ▪ 1992-93 全明星賽MVP (獲獎) |
![賽場外的馬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9/m79712c05c8891cea18b44a1fb632c6d0.jpg)
賽場外的馬龍
前芝加哥公牛隊球員約翰·帕克森:沒有人能像卡爾·馬龍那麼強壯,他跑起來像個後衛,蓋帽又像個中鋒,他還能非常出色地搶籃板,真的沒有什麼是他不能做的。像他這樣塊頭的人能做到這些,實在太令人吃驚了。
前NBA中鋒戴夫·科茲恩:這傢伙總是不知疲倦,他從未停止過工作,而且隨著比賽的深入,他會變得越來越強壯,他簡直像台機器。
道格·里弗斯(Doc Rivers):他是個完全“物理屬性”的傢伙,不過有時候這傢伙出格的舉動也來得太隨便了點。”作為馬龍的同時代人,從分析者的角度發表了看法,“不過這不會困擾我,因為他是為了贏球,當有個傢伙揮舞著多餘的一肘打算把你擊倒時,我通常都會把這看作比賽的一部分,尤其是當他僥倖成功時。不過這些年來,尤其是在電視上,我對他產生了新的尊敬,你開始知道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卡爾·馬龍。我有幸拿出專家的態度,到他身邊去,和他談話,我終於發現了為什麼他能打得這麼長久,而且在整個職業生涯都如此出色。
帕特·萊利:卡爾·馬龍和約翰·斯托克頓他們是閱讀比賽的大師,他們真的懂得比賽,這是身體對抗的項目,他們在場上完美的投入到身體對抗當中,非常強硬;同時他們又經驗老到,懂得掌握戰術和比賽策略。
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卡爾對於爵士隊和整個NBA作出的貢獻都是無法計算的,我們都希望他能繼續參與NBA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