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鎮

祿豐縣下轄鎮

金山鎮位於祿豐縣中部,東鄰和平鎮,南接土官鎮、恐龍山鎮,西壤一平浪鎮,北連中村鄉,是祿豐縣城駐地和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320國道和成昆鐵路橫貫全鎮,是恐龍化石和臘瑪古猿化石的發掘地。

行政區劃


祿豐縣金山鎮
祿豐縣金山鎮
金山鎮轄南門、西門、北門、惠民路、官場、董戶村、官窪、新河、北廠、南雄、楊家莊11個社區居委會及 小街、拖羅甸、河口、科甲、大窪、橫山、宋家坡、魯家村、煉象關、中屯、小鋪子、南沖12個村民委員會,共225個自然村,411個村(居)民小組。

地理環境


金山鎮位於雲南省中部,楚雄州東部,距昆明103公里,距楚雄87公里,320國道及安楚高速公路祿豐聯絡線和成昆鐵路穿境而過,歷史上素有“九州通衢,西省驛站”的美譽,以“恐龍之鄉”“臘瑪古猿”斐聲於海內外,年平均氣溫16.2℃,年降雨量1123.9毫米,平均海拔1560~1640米,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鎮轄21個村(居)委會,272個自然村,340個村(居)民小組,據2005年末
全鎮有國土面積419.3平方公里,實用耕地面積53368畝,其中:水田35055畝,佔耕地面積65.7%,草地18313畝,佔耕地面積的34.3%,農民人均有耕地1.05畝。

人口民族


2017年末金山鎮轄區總人口81230人(其中:女性40520人),總戶數32509戶。18歲以下人口15602人,18~34歲人口17644人,35~59歲人口34276人,60歲以上人口13708人;漢族人口69706,彝族8398人,苗族1420人,回族570人,傈僳族315人,白族307人,傣族154人,哈尼族95人,壯族64人,納西族36人,布依族29人,滿族23人,蒙古族16人,景頗族10人,拉祜族9人,瑤族9人,佤族8人,布朗族6人,水族4人,阿昌族4人,藏族2人,其他民族45人。

經濟現狀


鎮域經濟快續、健康、穩步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115956萬元,按月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9.8倍,年均增長57.88%;農業總產值從8903.18萬元增加到18541萬元,平均增長15.78%;工業總產值從19457萬元增加到282262萬元,年均增長70.7%;財政自收收入從915.3萬元增加到1995.4萬元,年均均長16.87%;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449元增加到3213元,年均增長5.55%。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多元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十五”期間,共引進項目45個,協議投資19608萬元,實際投資8461萬元,均比“九五”期間大幅度增長,非公有制經濟收入從2000年的64878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345831萬元,年均增長39.7%;企業現價增加值從9552萬元增加到100384萬元,年均增長60%,工業總產值以1945萬元增加到282262萬元,年均增長70.7%;企業上繳稅金從1313萬元增加到19252萬元,年均增長71%;從業人員以6849人增加到17445人。

發展戰略


金山鎮處於祿豐縣城所在地,城鎮建設堅持“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規模適度,注重實效”的方針,樹立經營城鎮,包裝城鎮的理念,緊緊依靠縣城這一優勢,逐步建立起以德鋼、奕標水泥為龍頭的一批冶金,建材工業企業。
城區面積已達4.5平方公里,是滇中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在省委、省政府建設“一大一強一通道”的戰略中,祿豐工業園區已列入祿豐的重點開發項目,並被列為雲南省30個重點工業園區之一,正在進行規劃設計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
城鎮綠化、美化、亮化工作成效顯著,市容市貌有較大的改善,人均佔有綠地面積達8平方米。從中村鄉大滴水引入縣城的供水水源水質較好,年輸水能力達562.83萬立方米,能足夠滿足城區居民和企業(廠礦)的生產、生活用水。2005年竣工的安楚高速公路祿豐聯絡線及320國道和成昆鐵路、廣大鐵路穿境而過,便利的交通給城鎮經濟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條件。
電力、通信已建成能滿足工農業需求的現代化網路體系。全鎮集鎮布局結構趨於合理,配套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區域特色逐步體現,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