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七體

漢字獨有的七種結體方式

指漢字獨有的七種結體方式: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

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也是從商朝開始的。

演變過程


漢字七體
漢字七體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商)(周)(秦)(漢)

歷史沿革


起源

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由於它鑄刻在鐘鼎上,所以又稱鐘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體勢雍容。金文和甲骨文屬於同一系統的文字,但比甲骨文更規範,結構更整齊。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西周晚期,金文形體趨向線條化,筆畫比較整齊、勻稱,這種字體叫大篆。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

發展

漢字七體
漢字七體
秦統一后,為維護國家統一,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議,統一文字。李斯按照秦國的文字標準,對漢字進行整理和簡化,制定標準寫法,在全國推行,這種新字體叫小篆。
篆書筆畫圓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著象形的意味,但符號性顯然大大加強。小篆使文字規範了,但書寫還很不方便,因此,在民間流行一種更簡單的字體,叫隸書。隸書字形扁平,字的構架多有方折稜角,筆畫有粗有細,形成波勢和挑法,所謂“一波三折、蠶頭燕尾”。從篆書到隸書,是一次更大的變化,隸書是漢字演變史上重要的轉折點,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從此,漢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喪失了。
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楷書可作為習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書。從隸書到楷書字形結構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在書寫時把隸書的波勢挑法改變成定型的勾撇,使字形更加方正平直,書寫更為簡便。
與楷書并行的還有草書和行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氣勢連貫、字形奔放。

代表書法


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
書法字體分類書法字體代表作書法家參考年代
篆書泰山刻石李斯秦公元前219年
隸書褒斜道刻石佚名漢公元63年
草書草書狀索靖晉公元239—303年
楷書宣示表鍾繇三 國公元151—230年
行書蘭亭集序王羲之東晉公元303—3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