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綠道

天府綠道

天府綠道指成都城市綠道,規劃里程16930公里。承載著生態保障、休閑旅遊、體育運動、文化博覽、慢行交通、農業景觀、海綿城市、應急避難八大功能。這些功能不僅極具實用性,與成都人生活品質提升息息相關,而且還極具“輻射性”,不僅營造生活場景,也營造消費場景、應用場景。

介紹


2018年7月,成都已建成天府綠道1585公里,其中區域級綠道276公里,城區和社區級綠道1309公里;2018年上半年全市建成天府綠道892.5公里,其中區域級綠道105.5公里,城區級和社區級綠道787公里。
天府綠道
天府綠道

規劃


天府綠道總體規劃提出,以“一軸、二山、三環、七帶”,區域級、城區級、社區級三級綠道體系,共同織就全球規劃設計最長的16930公里綠道系統。
目前天府綠道已累計建成2934公里。根據計劃,2020年將完成“一軸兩環”主幹綠道,2025年初步構建綠道體系,2035年全面建成,實現生態保障、慢行交通、休閑旅遊、城鄉融合、文化創意、體育運動、農業景觀、應急避難等多種功能。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我市高起點規劃建設天府綠道,每一條綠道都具有巨大的潛在生態價值。以錦城綠道為例,建成后,不僅將實現人均增綠10平方米,還將形成133平方公里的生態公園、20平方公里的生態水系、24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8條一級通風廊道,同時保護35平方公里的基本農田。而整個綠道體系構成的巨大綠色網格將使成都成為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成都平原之上。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不少動物駐留。
成都天府綠道正改變成都城鄉發展傳統圈層結構,在綠化廊道的密度方面,現成都中心城綠化廊道密度區為0.41,規劃廊道密度達1.18,遠超北京、上海。
三環路、繞城高速、第二繞城高速,則結合了成都的路網特徵以及規劃控制特點,三環路在規劃建設之初就提出兩側各留50米的綠化空間,而繞城高速兩側各預留了500米,這為綠道的實施提供了基礎。
當下,隨著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推進,天府綠道這一世界最長綠道系統正在加快編織成網。站在專業角度,他認為,全域覆蓋的天府綠道,把郊區的環境資源“串進來”,城市的發展要素“引出去”,打破屏障,實現經濟、物流等各要素的流動,提升了整個城市的環境生態品質和經濟發展動力。
天府綠道
天府綠道

建設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已累計建成天府綠道2934公里,其中,2018年新建各級綠道1914公里。錦江綠道累計建成63公里;熊貓綠道基本建成;錦城綠道建成180公里,錦城湖至青龍湖24公里長城市自行車專用道貫通。

區域路段


2020年建成“兩環一軸”綠道(錦江綠道、錦城綠道、熊貓綠道)共約750公里
天府綠道規劃主要分區域級綠道、城區級綠道、社區級綠道。其中,區域級綠道具體是:錦江綠道、熊貓綠道、錦城綠道、田園綠道、龍門山森林綠道、龍泉山森林綠道、濱河綠道。
錦江綠道:沿錦江從都江堰紫坪鋪至雙流黃龍溪,總長度約200公里,串聯10個區(市)縣。
熊貓綠道;沿三環路總長100公里,以慢行交通為主,兼具生態、休閑、體育、文化等功能。
錦城綠道:依託環城生態帶,主線總長度200公里(次線300公里),串聯11個中心城區。
田園綠道:沿第二繞城高速路,總長度約300公里,串聯10個區(市)縣。
龍門山森林綠道:沿龍門山東側,長度約350公里,串聯6個區(市)縣。
龍泉山森林綠道:沿龍泉山西側,長度約200公里,串聯了5個區(市)縣,
濱河綠道:包含走馬河、江安河金馬河、楊柳河-斜江河-江河-臨溪河、東風渠、沱江-絳溪河毗河等河段,總長度約570公里,串聯15個區(市)縣。
城區級綠道是在城市各組團內部成網,與區域級綠道銜接,與城市慢行系統相結合,體現“綠滿蓉城”的宜居品質。
社區級綠道是與城區級綠道相銜接,串連社區內幼兒園、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健身場館、社區養老等設施。
天府綠道
天府綠道

標誌意義


成都的特色是太陽神鳥,所以設計者構思了一個“神鳥環繞、綠映天府”的創意,由成都獨有的太陽神鳥為基本圖形元素進行設計演變,與天府綠道的中英文字體、紅色閑章構成山水環繞的天府綠道盛景。“神鳥”代表了古蜀的文化內涵,以神鳥為核心傳達出了天府綠道對古蜀文化的繼承。神鳥互相環繞飛舞,傳達出和諧統一的美好寓意,又傳達出天府綠道的地域形態。標誌中還提取了成都市花芙蓉花和銀杏葉的外形線條,並以綠意盎然的色彩構成新的圖形,似山、似水、似綠葉,代表了天府綠道綠意滿城,山水環繞的自然之美。主圖上,神鳥環繞,代表吉祥如意,也代表著天府綠道作為成都新名片築巢引鳳,繁榮發展的功能特徵,寓意著對天府盛景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