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智囊的結果 展開

智囊

漢語詞語

智囊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hì náng,指足智多謀的人。出自《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該詞是古人用來形容聰明智慧之士的,比如秦代的樗裡子、西漢的晁錯、三國魏的桓范等人,都曾經被當時人稱為“智囊”,另外“智囊”還是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的一部雜記。

出處與詳解


稱足智多謀的人。常指為別人划策的人。
1、《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樗裡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與惠王異母。母,韓女也。“樗裡子 滑稽多智,秦 人號曰‘智囊’。”
2、《史記》卷一○一《晁錯傳》:錯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者,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年九十餘,老不可徵,乃詔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
3、《後漢書》卷二十五《魯恭傳》:祖父匡,王莽時,為羲和,有權數,號曰”智囊“。
4、《三國志》卷九《魏書·桓范傳》:大司農沛國桓范聞兵起,不應太后召,矯詔開平昌門,拔取劍戟,略將門候,南奔爽。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干寶《晉書》曰:“桓范出赴爽,宣王謂蔣濟曰:“智囊往矣。”
5、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智囊推有在,勇爵敢徒爭。”
6、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又有大司農 桓范,字 之則,頗有智謀,人多稱為‘智囊’。”
7、《三國演義》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懿大驚曰:“智囊泄矣!如之奈何?”蔣濟曰:“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
8、《十月》1981年第1期:“老秦 按住我的手,像電影里那種足智多謀的智囊似的。”
《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裡面有一句:樗裡子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后常用智囊來比喻智謀多謀的人和善於給人出主意的人。漢代的晁錯多智謀,頸下有一個可能是肉瘤的贅生物,好像袋子一樣,因此漢景帝稱他為“智囊”。沿襲至今。顏師古註:“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音:駝)之盛物也。”

文摘


原文

魯國之法:魯人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註釋

① 府:指國庫。②子貢:孔子的學生。③賜:子貢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學生。

譯文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后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說:“賜(子貢的名)呀,你採取的不是好辦法。聖人所做之事,可以改變風俗習慣,影響老百姓的行為,並非個人的事情。現今,魯國富人少而窮人多,你收回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
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