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禮嘉鎮的結果 展開

禮嘉鎮

重慶市渝北區禮嘉鎮

禮嘉鎮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北部,東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15公里,南距主城區13公里,距北碚區18公里,西北緊靠嘉陵江,江岸線達11.5公里。其境內有豐富的砂石資源。禮嘉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原名李家場,因隸屬於重慶市江北廳禮里,又瀕臨嘉陵江邊,故更名為禮嘉。

2011年,禮嘉街道財政總收入25.8億元,比2010年增長24.8%;工業總產值為98.2億元,比2010年減少3.8%;有商業網點500餘個,職工1600人;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0.78億元,比2010年增加24.6%。

截至2020年11月1日,禮嘉鎮常住人口為42070人。

綜合概述


俯瞰禮嘉鎮
俯瞰禮嘉鎮
1994年1月,禮嘉撤鄉建鎮,2001年禮嘉鎮由重慶北部新區全面代管,開發建設“上檔提速”,翻開了禮嘉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全鎮幅員面積35.18平方公里。禮嘉鎮內水陸交通便利,212國道橫穿鎮內6個村,北部新區7條金系列大道中金渝、金海、金州3條大道橫貫境內,與319、210相互貫通,渝武高速、渝懷鐵路緊鄰該鎮通過,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境內有11.5公里長的嘉陵江江岸線,佔地427畝的豐收、龍塘、白雲、張家溝四大水庫、西南地區第一大苗圃之稱,佔地900畝的重慶市同興苗圃。
禮嘉鎮是重慶北部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片35.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萬多勤勞樸實的禮嘉鎮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負重拼搏,開拓進取,全鎮的投資環境日趨完善,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一座現代化新城的雛形已呈現在世人面前,昭示出誘人的發展前景。 禮嘉境內的合資企業除享受國務院賦予西部大開發、北部新區、兩江新區的稅收優惠以外,還在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稅,以及增值稅方面享受重慶市政府賦予的更大程度的優惠。
全鎮規劃用地30.2平方公里,定位為“重慶都市風貌展示區”,規劃建設禮嘉、黃茅坪兩大組團,主要發展現代製造業,高新技術研發、信息技術、綠色環保、高檔社區等產業,是重慶近效生態居住區的最好選擇,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基地。
在重慶主城區北部,主要以工業,高新技術研發、信息技術、綠色環保、新培訓基地等產業為發展方向的“都市風貌展示區”——禮嘉鎮正蓬勃發展。

歷史沿革


清乾隆初建李家場,地址設太平場,后因地方狹小遷禮嘉村7社。隸屬江北廳禮里。民國2年(1913)江北廳更名江北縣,仍設仁、義、禮3個裡,李家場仍隸屬禮里。民國5年(1916)因李家場屬江北縣禮里,又因地瀕臨嘉陵江,取“禮”、“嘉”二字,將李家場更名禮嘉場,並由禮里劃歸義里。民國18年(1929)江北縣設九區,建禮嘉鄉,鄉駐地禮嘉場,隸屬第四區。民國22年(1933)全縣設3個區,禮嘉鄉隸屬第二區。民國23年(1934)江北縣設9個區,禮嘉鄉隸屬第四區。民國24年(1935)全縣復設3個區,禮嘉鄉隸屬第一區。民國27年(1938)全縣更設4個區,禮嘉鄉隸屬第一區,直至民國30年(1941)。民國32年江北縣設11區,禮嘉鄉隸屬第二區。民國34年(1945)全縣為5區,禮嘉鄉隸屬第一區。民國35年全縣設4區,禮嘉鄉仍為第一區。民國36、38年,江北縣分別設9區、5區。禮嘉鄉均為第一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1951年江北縣均設8區,禮嘉鄉均隸屬第一區。1952~1954年,每年縣設區均有變化,禮嘉鄉隸屬第一區。1955年,全縣設鴛鴦、兩路等13個區,禮嘉鄉隸屬鴛鴦區直至1957年。1958年禮嘉鄉更名禮嘉人民公社,鴛鴦區更名人和區,區駐地從鴛鴦遷至人和場,禮嘉公社隸屬人和區,直至1983年。1984年禮嘉公社更名禮嘉鄉,仍隸屬人和區。1994年1月,江北縣行政區劃變更,撤禮嘉鄉建禮嘉鎮,隸屬重慶市渝北區。
2001年重慶市成立北部新區管委會,委託北部新區代管人和、鴛鴦、禮嘉、大竹林4鎮,禮嘉鎮為北部新區代管,行政區劃隸屬渝北區。2001年12月,北部新區又將鴛鴦、禮嘉兩鎮委託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行政區劃仍隸屬重慶市渝北區。2010年,兩江新區成立,重慶經開區、高新區撤回南岸及九龍坡繼續開發建設,禮嘉鎮交回北部新區管理,行政區劃仍隸屬重慶市渝北區。
2011年11月,重慶市政府公布了《關於撤銷渝北區禮嘉鎮設立禮嘉街道的批複》。根據批複,市政府同意撤銷禮嘉鎮,設立禮嘉街道。禮嘉街道管轄原禮嘉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原禮嘉鎮政府駐地。12月23日上午,禮嘉街道辦事處成立大會在北部新區金山大廈隆重舉行,結束了禮嘉鎮18年的鎮史,這標誌著北部新區最後一個鎮——禮嘉鎮將成為歷史。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禮嘉街道下轄富安、白馬、嘉興3個社區,禮嘉、雙堰、橫樑、白馬、碑亭、菜灣、柏溪、龍嘴、平場、金山、杠堡、鹽井、河口13個行政村;下設67個居民小組、12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禮嘉街道下轄5個社區:富安社區、白馬社區、嘉興社區、嘉和社區、嘉寧社區, 街道辦事處駐禮仁街2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禮嘉街道地處渝北區西南部,東南與人和街道、鴛鴦街道毗鄰,南與大竹林街道連接,西北靠嘉陵江與沙坪壩井口鎮、北碚區童家溪鎮隔江相望,東北與悅來街道接壤,北距渝北區人民政府駐地15千米,距北部新區管理委員會7千米,南距重慶市主城區13千米,東西最大距離9.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6千米,總面積35.2平方千米。 

水文

禮嘉街道有嘉陵江穿過境內,江岸線長11.5千米。

人口


2011年末,禮嘉街道戶籍總人口21367人,全部為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5981人。戶籍總人口中,男性10572人,佔49.48%;女性10795人,佔50.52%;14歲以下2730人,佔12.78%;15—64歲15758人,佔73.75%;65歲以上2879人,佔13.47%;以漢族為主,達21004人,佔98.47%;有土家、苗、傣等13個少數民族,共363人,佔1.53%。2011年,禮嘉街道人口出生率6.3‰,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07人。
2021年6月7日,重慶市渝北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禮嘉鎮常住人口為42070人。

自然地理


地形特徵
禮嘉鎮政府
禮嘉鎮政府
地形大勢:禮嘉鎮地處嘉陵江下遊河谷地帶,地勢東高西低,高差小,傾斜緩。東西寬6公里,南北長5公里,幅員面積35.18平方公里,形如黑熊狀,頭東尾西,最高點在鎮境東南角平場村老院子東北處(平面直角坐標8455),海拔411.8米,最低點在鎮西南角柏溪村嘉陵江岸邊,海拔160.4米。全境在嘉陵江下遊河谷丘陵地,其東部為高丘,海拔在350~410米之間 ,山丘高差一般在30~50米之間。地勢高度相差較大,一般在55~100米左右,局部地方形成深丘。山丘頂部多未形成高峰或顛峰,坡面緩平。坡度多在25度以下,大於25度約佔四分之一,1986年有耕地總面積1215公頃。2005年有耕地面積628.8公頃。
鎮境西部為淺丘。海拔在200~250米之間。沿嘉陵江岸邊有沙灘、沙礫灘、淤泥灘、江心洲、蘆葦灘。嘉陵江入境鹽井村、雙堰村處有沙灘和300平方米左右沙礫灘。白馬村、碑亭村處有淤泥灘,沙礫灘附近有一江心洲,約20~30米寬,70~80米長。白馬村賀家院子東南處有一蘆葦灘。80年代后不復存在。
鎮境內有多處因地層構造形成的階地,大小共有10餘處,分佈在平場、河口、碑亭、禮嘉、白馬、鹽井、金山等村。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三壩一坪”即君亭壩、廟壩、謝家壩、黃茅坪。黃茅坪地跨渝北區悅來鎮、經開區鴛鴦街道、禮嘉鎮鹽井、河口村一部分,其中鹽井、河口村面積約佔334公頃,是產優等稻穀的好地方。禮嘉村君亭壩面積約47公頃,廟壩約34公頃,平場村謝家壩佔地約35公頃。
鎮境中部柳吊溪下游形成有柳吊溪峽谷,其呈南北向。峽谷源頭相對高度約20米,從源頭逐漸增高至50米,最高處約70米。峽谷壁陡峭,全長約900米。
江河溪流
禮嘉鎮境內有長江支流嘉陵江過境,由渝北區悅來鎮入境東北邊緣,經鹽井村、㭎堡村、禮嘉村、金山村、白馬村、碑亭村、雙堰村、菜塆村、柏溪村邊緣與大竹林街道連界,境內流域長11.65公里,江岸線長11.5公里,流經9個村29個社,流域面積 11.73平方公里,境內段江面一般寬300~500米,最寬600米,最窄100米。洪水期寬380~650米, 枯水期100~280米,最大流量44800立方米/秒,最小洪水流量10200 立方米/秒, 最大洪水流速6米/秒。多年平均流量2155立方米/秒。徑流年內分配不均,大流量集中在5~10月,江岸多為沙岸,僅有柳吊溪處為岩岸,沙岸約佔十分之九。江岸有大小石盤各1個。大石盤在鹽井村3社,呈橢圓形,約3000餘平方米。傳說唐僧路過此地在此曬經書,此處為曬經石。小石盤在柳吊溪處,略呈長方形,2000平方米左右。沿江有渡口4個,分別是柳吊溪渡口、碑亭渡口、柏溪渡口、雙堰渡口,其中柳吊溪、碑亭、柏溪3個渡口原隸屬大石水運公司,雙堰為個體經營。柏溪2社岸邊處有水位標記,於1997年長江水利委員會標(標記為:▽—97ⅡJ1811)。沿江有柏溪、金山、柳吊溪共3個航標站。
嘉陵江沿江景觀帶
嘉陵江沿江景觀帶
鎮境江岸接納有長1~10公里小溪9條,其中長年不斷流的有桷水溝、柳吊溪、柏溪、廖家溪4條。
柳吊溪。由鴛鴦街道嵐峰村入境,起於金山3社,經㭎堡村1社、禮嘉村12社流入嘉陵江。全長10公里。
柏溪。由人和鎮白果村入境,經平場村8社金鞏石,九曲河、蠶種場、柏溪村2社流入嘉陵江。全長10公里。
桷水溝。起於鹽井村5社,流經鹽井村3社入嘉陵江。全長5公里。
廖家溪。起於橫樑村白雲水庫幺店子、經碑亭村、雙堰村7社流入嘉陵江。全長4公里。
此外,有上沙灣溪、下沙灣溪、碑亭溪、白馬溪、張家溪、躍進河等,全長共約15公里。這些小溪在枯水季節或伏旱時有斷流現象。

城鎮建設


禮嘉鎮主要發展現代製造業,高新技術研發、信息技術、綠色環保、高檔社區等產業。黃茅坪汽車基地已入駐長安福特馬自達新工廠、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整車廠、力帆汽車發動機工廠、上汽菲亞特紅岩發動機工廠等重點項目,長安福特馬自達最新的變速箱項目也於2011年9月在禮嘉開工奠基。
2011年8月29日召開的重慶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禮嘉國際商貿中心規劃設計方案》。按照規劃,禮嘉國際商貿中心將打造成重慶北部新區的形象窗口、商業中心和總部基地。
禮嘉鎮領導視察
禮嘉鎮領導視察
禮嘉國際商貿中心位於禮嘉半島、嘉陵江畔,距離會展中心約5公里,距離機場約15公里,地段周邊有渝武高速、金渝路和禮白路通過,軌道6號線及其支線貫穿其中,交通便利。規劃範圍總用地5.2平方公里。禮嘉國際商貿中心規劃定位為:面向國際、充分展現重慶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兩江新區形象品質的國際商貿中心。按照交通區位條件和地形地貌特徵,規劃形成生態總部區、商貿核心區和高品質生態住區三大片區。
生態總部區,位於地段北部,規劃建設具有典型生態特徵、符合低碳發展趨勢的商務辦公聚集區,輔以部分與自然地形和綠化景觀融為一體的高品質獨棟辦公樓,吸引國內外一流公司總部。
商貿核心區,位於地段中部和南部,規劃利用原有水面及周邊較平緩地區形成匯聚多種商業和文化娛樂業態,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提供多元消費體驗的綜合型地區。具體包括大型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步行街、沿湖購物區和旅遊度假酒店等。
高品質生態住區,位於地段東部,規劃利用沿嘉陵江台地區域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景觀條件,形成具有較高品質、配套設施完善的生態型居住區。
中心建設分三步走:年底進場施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基本建成。

經濟發展


綜述

2011年,禮嘉街道財政總收入25.8億元,比2010年增長24.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5億元,比2010年增長19.3%。 

工業

2011年,禮嘉街道工業總產值為98.2億元,比2010年減少3.8%,工業增加值2億元。2011年,禮嘉街道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664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1.4億,比2010年增長3.4%;工業銷售收入122.2億,工業利稅1.4億。 

商貿

2011年末,禮嘉街道有商業網點500餘個,職工1600人。2011年,禮嘉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7%。 

金融

2011年,禮嘉街道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0.78億元,比2010年增加24.6%;年末有3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42.9億元,比2010年增長57.7%;各項貸款餘額40億元,比2010年增長70.8%。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禮嘉街道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1所,在校生747人,專任教師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1所,在校生1968人,專任教師1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禮嘉中學為市級重點中學。2011年,禮嘉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70萬元,比2010年增長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4%,比2010年增長4%。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禮嘉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352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67人,經營管理人才324人,技能人才2134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禮嘉街道有綜合文化站1個,社區、村文化活動中心3個;文化演出團體7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戶;有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2.1萬冊。2011年末,禮嘉街道有體育場地6處;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2011年末,禮嘉街道有中央電視台、重慶有線、各省市衛視等60餘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7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禮嘉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1個;有病床25張,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1名。2011年,禮嘉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5萬人次,住院手術12台次,出院病人0.1萬人次。2011年,禮嘉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0人/10萬,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18969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零。 

社會保障

2011年,禮嘉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96戶,人數167人,支出40.2萬元,比2010年增長40.7%,月人均205元,比2010年增長12.1%;醫療救助201人次,共支出24.1萬元,比2010年增長0.9%,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93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14人次,發放城鎮“三無”人員資金15.1萬元,撫恤事業費支出94.5萬元,比2010年增長4%;有敬老院1家,床位64張,收養城鎮“三無”人員29人;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達到18306人;農轉非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達到18720人。 

交通


禮嘉街道有金渝大道、金海大道、金通大道、金山大道4條大道橫貫境內;渝武高速公路、渝懷鐵路、輕軌六號線、212國道途經境內。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禮嘉街道因原屬江北縣禮里,又瀕臨嘉陵江,取其禮里的“禮”,嘉陵江的“嘉”而得名。 
● 文物古迹
禮嘉街道有白雲古寨、原國民黨中央黨校柏溪分校等文物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