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侯

張樹侯

張樹侯,名之屏,安徽省壽縣瓦埠鄉曹家崗村西的邢家崗人,生於清同治五年(1886年),自幼勤奮好學,二十五歲考中秀才。

人物簡介


張樹侯,青年時代與柏文蔚等一道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民國成立以後,自知非政治才,退居鄉里,潛心藝事。生平力學,至老不衰,於金石書法,好之尤篤。“三代篆籀,暨漢唐以來諸石刻,搜羅甚富。”書法正、草、隸、篆四體皆能。篆隸書工力深厚,行草書特具個性。除書法造詣高深外,篆刻與刻碑技藝也享有盛譽,有“鐵筆張樹侯”之稱。在文學詩詞方面,也有很深功底,生前著有《尚書文苑》、《淮南耆舊小傳》、《聯語存錄》、《書法真詮》、《晚菘堂詩草》等。在書法上,張樹侯見解精深,所著《書法真詮》分十八章詳述書法的用筆、結構、擇師、養氣等各個方面。“以五千年之考定,證三千歲之源流,開後進之坦途,辟前人之怪論,要言不煩,讀之心折。”此書一九三三年在上海出版,于右任先生曾親自為該書題詩一首:“天際真人張樹侯,東西南北也應休。蒼茫射虎屠龍手,種菜論書老壽州。”
張樹侯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壽縣度過,晚年客居省城安慶,“在省年余,求書者日夕盈門,有洛陽紙貴之勢。”一九三五年在安慶無疾而終,終年七十歲。“天際真人張樹侯,東西南北也應休。蒼茫射虎屠龍手,種菜論書老壽州。”這是大詩人、書法家、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為張樹侯《書法真詮》一書出版的題詩。張樹侯在書法、篆刻藝術上享有盛名。書法各體兼優,隸書更擅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