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柳蘭的結果 展開
  • 柳葉菜科柳葉菜屬植物
  • 柳草

柳蘭

柳葉菜科柳葉菜屬植物

柳蘭(學名:Epilobium angustifolium L.)是柳葉菜科、柳葉菜屬多年粗壯草本植物,直立,叢生;根狀莖廣泛匍匐於表土層,長可達2米,木質化,自莖基部生出強壯的越冬根出條。莖高可達130厘米,枝圓柱狀,無毛,下部多少木質化,葉螺旋狀互生,稀近基部對生,無柄,葉片披針狀長圓形至倒卵形,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兩面無毛,邊緣近全緣或稀疏淺小齒,稍微反卷,側脈常不明顯,總狀花序,直立,無毛;苞片下部的葉狀,上部的很小,三角狀披針形,花蕾倒卵狀,子房淡紅色或紫紅色,花管缺,萼片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花藥長圓形,初期紅色,開裂時變紫紅色,產生帶藍色的花粉,花粉粒常3孔,花開放時強烈反折,后恢復直立,柱頭白色,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蒴果密被貼生的白灰色柔毛;種子狹倒卵狀,褐色,表面近光滑但具不規則的細網紋;灰白色,不易脫落。6-9月開花,8-10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生長在火燒跡地、高山草甸、河灘、礫石坡。

柳蘭為火燒后先鋒植物與重要密源植物;嫩苗開水后可作沙拉食用,莖葉可作豬飼料;根狀莖可入葯,能消炎止痛,跌打損傷;全草含鞣質,可制考膠。

生長環境


生長在中國北方500-3100米、西南2900-4700米山區半開曠或開曠較濕潤草坡灌叢、火燒跡地、高山草甸、河灘、礫石坡。柳蘭是喜光植物,不耐炎熱;耐寒性強,稍耐蔭;適生於濕潤肥沃、腐殖質豐富的土壤。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方生長健康。

栽培技術


播種苗5月份定植,扦插苗9月或翌年春季定植。需要說明的是若大面積采扦插枝時母株需施人充足的肥料,1株母株一年以采3次為宜,每次采後母株呈3倍分枝,連採3次后植株瘦弱,需加強水肥管理以利越冬。扦插用素麵沙和隔年普通培養土各5成拌勻,並摻入適量殺蟲和土壤滅菌農藥,做成長1米,寬0.5米的畦。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上支60%遮陰網。扦插枝用0.2%高錳酸鉀浸泡20分鐘,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10-20分鐘,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扦插,插後用噴壺澆透水。夏季15-20天生根,春、秋季時間稍長。柳蘭喜光、喜涼爽及濕潤氣候,栽培時要注意澆透水,有利於生長發育。柳蘭喜排水良好、肥沃和濕潤的土壤,需定期施肥及灌水。定植后,可每10-15澆水1次,施足基肥,在其生長期可追施稀薄人糞尿1-2次,這樣有利於生長、發育和開花結實。要適時澆水。柳蘭通常不分枝,可於花序形成前進行摘心,促使側枝萌發,每一側枝頂端均可形成花序,可以矮化株形,大大增加其觀賞價值。開花后剪去上部花枝,促進新生分枝,可形成新花芽,繼續開花。
柳蘭的管理較為簡單、粗放。苗高達10厘米時結合中耕鋤草進行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含氮磷二元、複合肥25千克,此次施肥以促進植株座蕾開花,植株強壯,抗倒伏;同時每隔10天噴1次葉面肥,由於柳蘭喜肥,葉面肥使用可按說明加大劑量25-30%,連續3次。7月初,畦面需培土固床及畦四周立樁,周圍用繩圍起,否則易倒伏。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柳蘭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03千卡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粗壯草本,直立,叢生;根狀莖廣泛匍匐於表土層,長達2米,粗達2厘米,木質化,自莖基部生出強壯的越冬根出條。
柳蘭
柳蘭
柳蘭
柳蘭

莖高20-130厘米,粗2-10毫米,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圓柱狀,無毛,下部多少木質化,表皮撕裂狀脫落。

葉螺旋狀互生,稀近基部對生,無柄,莖下部的近膜至,披針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0.5-2厘米,常枯萎,褐色,中上部的葉近革質,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3-)7-14(-19)厘米,寬(0.3-)0.7-1.3(-2.5)厘米,先端漸狹,基部鈍圓或有時寬楔形,上面綠色或淡綠,兩面無毛,邊緣近全緣或稀疏淺小齒,稍微反卷,側脈常不明顯,每側10-25條,近平展或稍上斜出至近邊緣處網結。

花序總狀,直立,長5-40厘米,無毛;苞片下部的葉狀,長2-4厘米,上部的很小,三角狀披針形,長不及1厘米。花在芽時下垂,到開放時直立展開;花蕾倒卵狀,長6-12毫米,徑4-6毫米;子房淡紅色或紫紅色,長0.6-2厘米,被貼生灰白色柔毛;花梗長安0.5-1.8厘米;花管缺,花盤深0.5-1毫米,徑2-4毫米;萼片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長6-15毫米,寬1.5-2.5毫米,先端漸狹漸尖,被灰白柔毛;粉紅至紫紅色,稀白色,稍不等大,上面二枚較長大,倒卵形或狹倒卵形,長9-15(-19)毫米,寬3-9(-11)毫米,全緣或先端具淺凹缺;花藥長圓形,長2-2.5毫米,初期紅色,開裂時變紫紅色,產生帶藍色的花粉,花粉粒常3孔,徑平均67.7微米,花絲長7-14毫米;花柱8-14毫米,開放時強烈反折,后恢復直立,下部被長柔毛;柱頭白色,深4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6毫米,寬0.6-1毫米,上面密生小乳突。

蒴果長4-8厘米,密被貼生的白灰色柔毛;果梗長0.5-1.9厘米。種子狹倒卵狀,長0.9-1毫米,徑0.35-0.45毫米,先端短漸尖,具短喙,褐色,表面近光滑但具不規則的細網紋;種纓豐富長10-17毫米,灰白色,不易脫落。

花果期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染色體

染色體數n=18。

生長習性


生於我國北方500-3100米、西南2900-4700米山區半開曠或開曠較濕潤草坡灌叢、火燒跡地、高山草甸、河灘、礫石坡。
柳蘭是喜光植物,野生於草地、林緣等地;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炎熱;耐寒性強,稍耐蔭;適生於濕潤肥沃、腐殖質豐富的土壤。西寧地區6月初初花,單花期12d,最大花徑3.0cm。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方生長健康,花多而大;忌乾旱條件。在原產地一般4月中下旬開始發芽,5月進行生長,展葉,形成花序;始花期6月,盛花期6月中下旬~8月;果實成熟9~10月。在栽培地區一般4月上旬開始發芽,4月中下旬進行生長,展葉,形成花序;始花期5月下旬,盛花期6月上旬~9月;果實成熟期9月下旬~10月下旬。

地理分佈


產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
也廣佈於北溫帶與寒帶地區,歐洲、小亞細亞東經喜馬拉雅至日本,高加索經西伯利亞東至蒙古、朝鮮半島,以及北美。

亞種


毛脈柳蘭(植物分類學報)(亞種)
與柳蘭的區別:莖中上部周圍被曲柔毛;葉多少具短柄(長2-7毫米),長9-23厘米,寬1-3.5厘米,下面脈上有短柔毛,基部楔形,邊緣具淺牙齒;花粉粒常較大(平均徑85微米),有三分之一具4或5孔;花瓣較大,長12-23毫米,寬7-13毫米;地理分佈較南或與柳蘭生長同一山上海拔較低地帶。花期6-9月,果期7-10月。染色體數n=36。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昆俞山)、河南西部、陝西、寧夏南部、甘肅東南部、青海東部、江西(廬山)、湖北西部、四川、貴州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與南部。在北方生於海拔(50-)500-1700)(-2800)米,在西南部生於海拔(550-)1100-3600米。生境與柳蘭類似。在亞洲也分佈於堪察加南部、薩哈林南向日本、朝鮮半島,向西經喜馬拉雅達高加索與土耳其;在北美洲也廣為分佈。
本亞種為多倍體,與二倍體(原亞種)柳蘭在中國甚至亞洲有廣闊的重疊分佈區,由於其間基因交流頻繁,常可見中間類型,故過去在亞洲常處理作一個分類群實體。實際上,它們不僅染色體倍性不同,且形態學(有莖與葉脈的毛被、葉基部楔形等)、花粉學也明顯不同,從洲際宏觀範圍觀察它們的分佈區也不同,故處理作不同亞種實體較為自然。

主要價值


園林觀賞

柳蘭花穗長大,花色艷美,是較為理想的夏花植物。其地下根莖生長能力極強,易形成大片群體,開花時十分壯觀。它植株較高,極適宜做花境的背景材料。柳蘭作用插花,也很秀美。

醫藥價值

柳蘭全草味苦,無毒,有消腫利水,下乳,潤腸之功能。主治乳汁不足,氣虛浮腫等。如果用於下乳,只要用柳蘭全草燉豬蹄吃就可以了。根狀莖可入葯,能消炎止痛,跌打損傷;

化學成分

用Di-aion HP-20(Tsk),Toyopearl HW-40(C),MCI gel CHP-20P(Mitsubishi)柱色譜分離,經理化和波譜分析確定化學結構。結果 從柳蘭全草70%丙酮提取物中分得9個鞣質類及其他酚性化合物,分別鑒定為3-氧-沒食子醯基-D-葡萄糖(3-O—galloyl—D-glucose,I)、1,6-二-氧-沒食子醯基-β-D-吡喃型葡萄糖(1,6-di-O-galloyl-β-D-glucopyra—nose,Ⅱ)、1-氧-沒食子醯基-4,6-六羥基聯苯甲醯基-β-D-吡喃型葡萄糖(1-O-galloyl-4,6-HHDP-β-D—glucopyra—nose,Ⅲ)、水楊梅丁素(gemin D,Ⅳ)、英國櫟鞣花酸(pedunculagin,V)、特里馬素(tellimagrandin I,Ⅵ)、蝦子花素(woodfordin I,Ⅶ)、綠原酸(3-O-caffeoyl—quinic acid,Ⅷ)、沒食子酸(gallic acid,Ⅸ)。以上化合物均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得。

使用價值

柳蘭為火燒后先鋒植物與重要密源植物;開水后可作沙拉食用,莖葉可作豬飼料;根狀莖可入葯,能消炎止痛,跌打損傷;全草含鞣質,可制考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