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

道家術語

徠三寶最早見於老子《道德經》六十七章。體現了老子對生命的關注和愛護以及君王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的思想。展現了道家守雌獨有的思想內涵,持靜、守柔、內收、凝斂、含藏。亂世中持老子三寶者獨立如龍、氣沉、身穩、斂勢、待發,盡顯道家精要。

簡介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


天下都說我道大,大到無形,只有大形,所以能成無形;若有形,早已成為細小了。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慈愛所以能勇武;節儉所以能寬廣;不敢處在眾人之前頭,所以能成為萬物的尊長。今有人割捨慈愛而搞勇武,捨棄節儉而搞大規模行動,捨棄退讓而搞領先,就會死亡。那慈愛,用於作戰就可取勝,用於守衛就會堅固。天將建立之事,則以慈愛去衛護它。

思想


“慈”作為三寶之首,首先體現著老子對人的生命的關注和愛護。他極力反對統治者殘酷地鎮壓人民,警告不慈的統治者:“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新。夫代大匠新者,希不傷其乎矣,”(74)殺人者絕沒有好下場。針對當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正常活著的現象,他痛心疾首,忿然道;“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13)乍一看來,老子似乎是主張以“無身”求“無患”的。其實,老子是十分珍惜人的生命的。所以,他認為人最大的禍患就是喪失生命。可見,老子所謂“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只是從反面表達其意,大約這就是他在七十八章里所說的“正言若反”吧。正是在愛惜生命的意義上,老子進一步指出:“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這意思是說,只有能夠以珍重自己生命去珍重天下人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託給他;以愛惜自己生命去愛惜天下人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老子對生命的關注不僅僅停留在對生命的重視上,而且還要求保全主體的精神價值。他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44)這裡“身”應指獨立的自我,也即作為人這類存在的尊嚴,是每個人最為寶貴的東西,而身外的權、物、名、利等不僅是生命之累,更是自我精神之累,人格升華的羈絆。
“慈”的第二個特徵是“助”,即“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64)這是說“道”和“德”可以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會妄加干預。亦即“莫之命而常自然”,(51)這也是說“道”和“德”對萬物生長繁殖不加以干涉而任其自然。老子指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當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當狗。”(5)這還是說對待萬物,要遵奉它們自身的規律,任其自然,從而使它們蓬勃生長。統治者對待百姓也要採取同樣的態度。這種原則實際上是要求主體完全站在客體的角度,替客體著想,為客體服務,融主體於客體,這樣主體就可以分享客體的成功,“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81)並在完成這些事業之後,不居功,不炫耀,這就叫“為無為”,(3)體現著自然與自由,關切與同情的至深之愛。
“慈”的第三個特點是“寬”。老子說“上德若谷。”(41)谷的特徵是空虛、廣闊,包容一切。所以,他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48)這種對“善者”與“不善者”,“信者”與“不信者”一視同仁的態度體現出大慈者寬懷宏量的美好情懷。他還要求施恩不圖報答,說‘怪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古代債契分左右兩半,左契為債權人所有,右契歸債務人保存。如果一個執左契的統治者,並不向下民索取償還,那不也顯得寬厚慈善嗎。
“儉”就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19)少想點自己,多想點別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7)大自然之所以永恆,是因為它不貪生、不自私。正如《呂氏春秋》所說的那樣,“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0⑧老子要求聖人效法這種精神,說“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私邪?故能成其私。”(7)這句話常被人誤解為玩弄權術。河上公注日:“先人而後己者也,天下敬之,先以為長。”這是頗合原意的。如果一個身處高位的人,不貪名,不貪功,不貪利,而將自己貢獻給大眾和社會,那自然會贏得公眾的愛戴,這樣他的生命價值就得以永存。
但是,老子並不完全否定私慾,他只反對過分地沉溺於慾望之中,反對慾望過盛所造成的佔有衝動,所以儉也就是“知足”和‘知止”。他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還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44)可見,知足和知止與否決定著人們的榮辱、福禍、生死,只有知道滿足,善於滿足,才不會遭致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永遠不會有過錯、從而可以長保此身。如果不知足、不知止,貪慾過分,反而會引起相反的效果。老子警告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4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12)他還指責統治者無窮的貪慾是造成社會風氣不良,盜賊橫行,平民貧困的主要根源。“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75)此外,老子還認為是否知足知止決定著財富的多少。故而他說:“知足者富”(33),“儉故能廣”。(67)從更深一層的思維高度理解,所謂知足和知止就是將事物的發展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他告誡人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9)一碗水,水滿自溢,一把刀,刀鋒易折,這些自然現象易為人們理解。然而對於財富,人們總是儘力去追求,似乎永遠不能滿足。但貪婪只能適得其反。於是老子的“富貴而驕,白遺其咎”遂成為千古之訓。
“儉”還有一個同義詞—“嗇”。《老子》第五十九章日:“治人事天莫如嗇。”韓非子 《解老》注日:“嗇之者,愛其精神,嗇其智識也,聖人之用神也靜,靜則少費,少費之謂嗇。”近人高亨解“嗇”為“收藏其行而弗用以歸無為。”⑧即雖有而不盡用。老子所謂“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劍,直而不肆,先而不耀“(58)正體現著“嗇”的養性原則。
“不敢為天下先”既因不居前爭先所以才能為眾人擁戴成為官長。如果一味居前爭先而希望獲得擁護,不僅不可能,而且註定是死路一條。
韓非在《韓非子·解老》篇中對老子的“不敢為天下先”進行了詮釋: “議於大庭而後言,則立權議之士知之矣。故欲成方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聖人盡隨萬物之規矩,故曰‘不敢為天下先’ 。 ‘不敢為天下先’ ,則事無不事,功無不功,而議必蓋世,欲無處大官,其可得乎?處大官之謂成事長,是以故曰‘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事長’ 。 ”韓非更多是從議事決策程序方面來解讀“不敢為天下先” ,並沒有彰顯其根本意義或全部意義。趙朴初讀《韓非子》時寫過一句詩: “不為天下先,功成可蓋世” 。而河上公的“執謙退,不為倡始也” 、王弼的“唯后外其身,為物所歸,然後乃能立,成器為天下利,為物之長也”等註解補充了韓非的解釋並使之逐步接近老子的原意。
老子的“不敢為天下先” ,體現了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認為,為政者應像水一樣, “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水雖柔弱,但“柔弱勝剛強” , “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水雖處下,但“以其善下之”而“能為百穀王” 。由“道”的屬性派生出來的諸如謙虛、守弱、處下、不爭等“德性”內容均屬於“不敢為天下先”的範疇。周易六十四卦中獨有“謙”卦之爻辭皆吉,彖曰: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 “滿招損,謙受益” , “一謙而四益” 。而呂雉、武則天無不是在劉邦、李治活著與健康時不敢先露欲天下之心。
“不敢為天下先”是老子要求“君人” 、為政者在名譽、地位、榮耀、財富、鬥狠等問題上應具有的一種基本立場和態度。 “君人”即君臨天下之人,他們只有“不敢為天下先” ,才能“成器長” (俞樾認為, “成器”與“神器”在《老子》文本中均指“天下” ) ,故老子的這句話主要是對“君人” 、為政者的提醒。正因為不敢在天下居前爭先(不爭名、不爭利) ,所以才能成為天下之“長” 。 “不敢為天下先”既是手段又是原因, “能成器長”既是目的又是結果。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與《老子》第七章中的“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老子》第六十六章中的“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等句,思想上一脈相承,邏輯上一以貫之,其昭示的一個基本道理是:為政者只有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不爭名譽,不謀私利,才可擁有執政資格,才能夯實執政基礎,才會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徠長期以來,大家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一談起“不敢為天下先” ,就斥之為一種消極避世、保守退縮、甘於落後、不思進取的人生哲學,與當代的競爭思想、創新意識格格不入。甚至還有人提出諸如正當比賽、競賽等競技活動要不要“爭先”的問題,並以此反駁這一思想。 “這恰恰是我們不了解老子所導致的誤讀” (王蒙語) 。筆者認為,老子向來主張“無為而無不為” (順民眾而為) 、 “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守護民眾利益而戰無不勝) ,關鍵在於,其“為” 、其“爭”的出發點、落腳點、參照系應放在“公心”上,即“以百姓心為心” 。在服務百姓的過程中要不要一馬當先、當仁不讓(若回答為否定,又何來“其次,親而譽之” )?在正義戰爭中要不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若回答為否定,又何來“入軍不被甲兵” “哀者勝矣” )?此類問題不屬於“不敢為天下先”討論的範圍,事實上,老子的“第一寶” ( “慈故能勇” )已經對這些問題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對老子的這種誤解同樣也發生在孔子身上。
真理總是具體的,都有一定的語境或者適用範圍,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彷彿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也會變成謬誤” (列寧語) 。正如“敢為天下先”不能理解為“什麼都敢幹” (若如此,就進入到老子的“勇於敢則殺”的範圍)一樣,也不能把“不敢為天下先”理解為“什麼都不敢幹” ,它們都有著特定的“適用範圍” 。

道經師三寶


太上無極大道元始天尊(道寶),三十六部尊經靈寶天尊(經寶),玄中大法宗師道德天尊(師寶)。
簡稱“道、經、師”三寶。

精氣神三寶


內丹學以精氣神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內煉成丹的“藥物”,尊稱為“三寶”、“三奇”《心印妙經》說:“上藥三品:神與氣精”。精,原義指精微之物,為“粗”的反義詞,內丹學用以指人體水液中的精華。鍾離權解釋說:“夫所謂精者,水中之氣也”,“五穀之真氣為心所竊,而化為血,於是血復化為液”(《道樞·百問篇》),此液之精華謂之精。氣,原義為無形相可見而具活動力者,內丹學專指人身中的生命活力或生命能量。神,指心識、精神作用。精氣神三,蓋皆從功能、作用立義,精的作用為滋潤化育,屬生化能;氣的作用為活動運轉,屬生理能;神的作用為覺知主宰,屬心理功能。明·陸西星《心印妙經注》釋云:“靈明知覺之謂神,充周運動之謂報,滋液潤澤之謂精。以其分量而言,則神主宰制,氣主作用,精主運化,各專其能。”王陽明傳習錄》解釋內丹精氣神久云:“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若再概括而言,則精、氣為一,精屬於氣,為氣之發動,《真詮》說:“精氣只是一物,言氣則精在其中矣。”
內丹學還指出精氣神生髮斂藏的部位,謂神藏於腦,以上丹田泥丸宮(眉間向內深入三寸)為府;精氣生於腎,以臍部下丹田為蒂,所謂“頂為性根,臍為命蒂” 。
內丹學認為:精氣神三者,一休不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鍾離權說:“氣在則神存,神去則氣散。”神、氣須臾分離,生命便告結束。陸西星《心印妙經注》說:“神之所至,氣亦至焉;氣之所至,精亦至焉;又皆相依相濟,以成自然之用。”就三者的依從關係而言,神依氣生,氣依精生,精依形生。宋·翁葆光《悟真篇注》說:“神因氣立,氣因精生,精能生氣,氣能生神,形不得神而氣不得生,神不得氣而精不得生,神氣不得形而不能立,三者相依。”據此而言,則精氣為神的精細物質基礎,身體(形)為精氣的粗物質基礎,神為精氣的功能。就三者的轉化關係而言,如陸西星《心印妙經注》所說:“精能化氣,氣能化神。”神反轉過來也可轉化為精氣;若任情縱慾,耗神過度,神虧則精氣必專職,導致病衰夭亡。若善於調心,保持心理平衡,精神恬愉,可使精氣旺盛,所謂“神全則氣旺,氣旺則精足”,精足則身強體健,精力充沛。
精氣神三者中,唯神獨具宰制、自我調控的奇妙作用,故內丹學尊之為主。宋·張伯端《青華秘文》力論:“神為主”、“氣為用”、“精從氣”,並說:“全丹之道,始終以神而用精氣者也”,強調練功以煉心為首為主。《道樞·虛白問篇》把精氣神比喻為封建社會的君民關係:“聖人以身為國,以心為君,以精氣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