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善

詞語

性本善,拼音:xìng běn shàn,釋義:指人性本無善惡,出處:《三字經》,用法:作主語,定語。是指人性本無善惡而習有善惡,極少數人本性或善或惡,後天對其幾乎沒有影響,對於絕大多說人來說,其習的善惡取決於後天生活環境的影響,且有易於流於惡的傾向。

簡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裡面的話。說人剛出生的時候本來是易於改變的,所以他(她)們後來才會有巨大差異,這是後天形成的。沒有哪個壞人是天生註定的,只是因圖一時享樂,經不住誘惑而迷失了方向。

基本解釋


性本善
性本善
“善”字的理解誤區:幾乎所有人都理解為“善良”,其實不然,古代的“善”字還指:輕易,容易等。
一般而言,對人性的哲學分歧主要有6種:
(1)人之初,性本善(孔子
(2)人之初,性本惡(荀子
(3)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接近本惡說)
(4)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
(5)人的本質屬性是理性思維
(6)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
(7)我覺得太善良就會被欺負
但是,以籠統的分類應該只有本善說和本惡說,都似乎很有道理,在西方本惡說佔上風,因為,西方人沒有儒家思想的固有框架,而東方特別是東亞,儒家思想的強勢讓多數東方特別是中國人無法接受本惡說,主要就是因為這句人之初,性本善(孔子)
但是這個“性”應該有多種含義,也就是說應該是廣義的。性質,性情,性格,性別,性慾……都是從“性”開始的。也說明了它的廣義性。實際上人之初“性”本“色”,這也是毫無疑義的。因為孔子也說過:“食色,性也!”就是說它本來就是和吃飯一樣是人的一種本能。所以性本來就是天生的。他後天形成的只是在發展它利用它和操作它。

引證解釋


人性善惡問題為中國傳統哲學之重大命題,千載聚訟紛紛。《三字經》開頭四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前兩句語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什麼是“初”?就是“始”的意思。製做衣服一定要先將布料裁剪成若干片一定形狀的料塊,然後把這若干片縫合紉綴起來,才能形成衣裳。俗稱制衣匠為“裁縫”,就是就這兩個制衣的基本工序而言的。裁剪必用刀,故“初”字從“衣”從“刀”以示其始。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麼是“性”?就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性”的本義就是如此。古籍中“性”有時作“生”即為明證。“性相近,習相遠”出自《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習”是後天環境的影響。任何人,不管他父母是什麼民族、種族,也無論他的父母是貧賤還是富貴,是好人還是壞人,其與生俱來的“性”都像是素練白絹,沒有顏色,沒有善惡的痕迹。——這就是“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後,環境影響各異,性隨之而變,如素絹白練沾染了各種顏料,逐漸變得差異越來越大,有了善惡的區別。——這就是“習相遠”的意思。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可以看出,其實孔子是把性和習明確分開的:先天為性,後天為習。而歷來論性,不辨性習,至於混習為性,——性善、性惡的爭辯皆由此而生。
人與生俱來的東西有兩個方面,一是形體容貌即所謂肉體,二是情志慾望即所謂精神。性從“心”,故特指精神而言。後世談論爭辯人性,也都是特指精神而言。而精神包含廣泛:一是知識智能,二是情緒,三是意志,四也品質志趣,五是脾氣性格。知識智能,是就真偽是非而言的;情緒,是就喜怒哀樂而言的;意志,是就抵禦外界摧折誘惑所體現出來的差異而言的;品德志趣,是就人面對外界摧折誘惑時的取捨態度以及社會對人的言行的道德評價而言的;脾氣性格,是就剛躁柔靜而言的。顯然,知識智慧、情緒、意志、脾氣性格都無法說它們是善是惡。因此,人性之“性”,並非指全部精神,而是特指人的品德志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