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陳學剛的結果 展開

陳學剛

中國形象大使全球選拔賽主席

陳學剛,中國形象大使全球選拔賽主席,青年男演員,大學文化,出生於河北邯鄲,現居於珠海。

他的國語、粵語標準流利。秉承“做戲先做人”的原則。他的表演風格清新自然,戲路寬廣,他為人低調勤奮;謙遜好學。

參徠與多部電影、電視的拍攝,其代表作品有《風雨中國心》《都市牧羊曲》《愛-如果》《辛亥革命》《愛上單眼皮男生》等。

個人資料


中文名:陳學剛
身高:178cm
體重:75kg
血型:0型
徠喜歡:漢語文學;影視表演

個人訪談


角色結緣

作為一名青年演員,陳學剛在十多年的從影經歷之餘,一直懷著一顆平常、淡定的心去工作去生活,他還是珠海九洲港客運服務公司的一名中層管理者,在工作之餘趕場接戲,從1996年起,已在近50部影視劇里扮演過角色。無論戲里戲外,角色大小,他都秉承“責任”二字,努力去拍好每一個角色,並且身體力行詮釋著“做戲先做人”的道理。
大型史詩電視劇《辛亥革命》是中宣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重點劇目,被列為中央電視台2011年重點跟蹤大戲,當他接到《辛亥革命》劇組邀請,飾演“陳獨秀”這一重要角色時, “當時我可謂驚喜交加、憂樂齊集,驚的是十年磨一劍,終於等到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樂不可支的同時,卻又擔憂自己不能完美地詮釋這個偉人形象。”
儘管自己的戲份只有短短几集,但是,為了把握在那個特定歷史時期人物的精髓,也為了能呈現一個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陳獨秀”,陳學剛三進圖書館,每天上網搜集資料,用了一段時間去尋找去琢磨這個角色。
甚至在拍完“陳獨秀”之後,他依舊沉迷在查閱相關的研究資料中:“這是一個不應該被歷史遺忘的偉人!”

淵源

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及首任總書記,一大至五大黨的最高領袖,他與辛亥革命又有哪些淵源呢?
“‘辛亥革命’的提法就起源於陳獨秀!民國初年,稱呼辛亥年武昌起義清帝退位這段史事的辭彙名目繁多,民初報章及政府公報中,常見‘武昌首義’、‘共和成立’、‘辛亥之役’等連篇累牘的名詞,就連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發布的公文中,也有‘武漢首義’、‘民國締造’、‘民國光復’、‘革命’等多種說法。直到第一次國共合作初始,陳獨秀撰寫《辛亥革命與國民黨》,專門探討革命失敗的原因,‘辛亥革命’才漸成專有名詞。”
陳獨秀不能忽略的價值還在於,“對辛亥革命成敗經驗教訓的思索,一直是他思考近代中國革命問題的一個基本切入點和參考系。”
在“二次革命”失敗后,陳獨秀得出了“救中國、建共和,首先得進行思想革命”的結論,並於1915年9月15日創辦《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而在近代中國應運而生。
而在五四運動到大革命時期,陳獨秀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研究辛亥革命問題,對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進行了更為全面和科學的總結,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號。

難忘的鏡頭

在拍攝這部史詩電視劇時,陳學剛最難忘的鏡頭是在飛沙灘海邊拍的戲,“我站在礁石之上,導演指著大海:‘海那邊就是中國,你自己去想象那種場景!’當時天氣又冷,風又大,在礁石上一站真有點‘風瀟瀟兮易水寒’的感覺,儘管這場室外戲是臨時改場景,從咖啡館里的場景改在了海邊,但我站在那裡,就好象真正置身於陳獨秀那個時代,望著海對面四分五裂的祖國,激情澎湃……”
談起對陳獨秀的理解,陳學剛掩抑不住崇敬之情:“飢餓、貧困、挫折和坎坷卻難不倒他,為什麼?因為他有一種信念,有一種意志,和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了祖國,為了多災多難的民族,他付出了一切…… 這個拯救民族、拯救國家‘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偉人,這個畢其一生心血救國救民,到了晚年卻受盡冤案、凌辱與誤解的偉人,人們應該銘記!歷史應該銘記!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

參演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