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君主

清朝的皇帝

清朝君主是指清朝的皇帝,以及后金政權的大汗,總共12位。從愛新覺羅·皇太極建立清朝開始則有11位皇帝。清朝入關以後共有十個皇帝。

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別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天命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后金天聰大汗,改國號為清朝後年號崇德皇帝);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愛新覺羅·顒琰(嘉慶皇帝);愛新覺羅·旻寧(道光皇帝);愛新覺羅·奕詝(咸豐皇帝);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光緒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宣統皇帝)。

皇帝順序表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說按照161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稱汗起算,一說按照1636年愛新覺羅·皇太極改國號起算,1644年起為全國性政權),又稱大清(韃清),簡稱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州女真,后改為“滿族”)建立並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享國祚二百六十八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所謂的“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時期,清朝中後期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內部矛盾激化、逐步落後於世界。清朝處於封建社會晚期,盛衰交替,風雲變幻。它的崛起為封建社會注入了新的生機,它的衰落又導致了封建社會的瓦解。作為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清朝奠定中國而今版圖,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后金)。1626年10月20日,在赫圖阿拉建立大金國,即大汗位,改年號為天聰。成為後金大汗。天聰十年四月十一日(1636年05月15日),愛新覺羅·皇太極在盛京改國號為大清,建立大清帝國。1644年李自成率大順軍攻佔明朝國都北京。吳三桂降清朝,清軍趁勢入關,政治上推行剃髮易服,軍事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逐步掌握全國。
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朝統治全國共268年。清朝12個皇帝包括入關前的兩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愛新覺羅·皇太極;入關后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慈禧雖非皇帝,卻獨斷朝綱,但始終不敢稱帝。其中公認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並未稱帝,他統一了女真各部,於1616年建立了大金國(史稱“后金”),不是清朝;而且是他的稱號不是皇帝,而是“覆育列國英明汗”,所以他只是清朝的奠基人而已。真正開始稱帝的是愛新覺羅·皇太極,他在盛京(即瀋陽)稱帝,並改國號為“清朝”,所以,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講,愛新覺羅·皇太極才是清朝第一個皇帝,但是一般在計算清朝皇帝時算上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840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開始進行戊戌變法,但是變法失敗。1900年的夏天,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利益侵略中國。清朝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轉入了民主革命時期。
● 歷任君主
清朝皇帝列表
廟 號謚 號名諱生卒時間年 號在位時間
追尊先祖
清肇祖原皇帝愛新覺羅·孟特穆1370年-1433年
清興祖直皇帝愛新覺羅·福滿
清景祖翼皇帝愛新覺羅·覺昌安1583年
清顯祖宣皇帝愛新覺羅·塔克世1583年
清成宗敬義皇帝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650年
后金大汗時期(1616年-1636年)
清太祖 業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328年-1398年天命1616年-1626年
清太宗功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643年天聰1626年-1636年
清朝時期(1636年-1912年)
清太宗功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643年崇德1636年-1643年
清世祖孝章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順治1643年-1661年
清聖祖成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康熙1661年-1722年
清世宗誠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雍正1722年-1735年
高宗聖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1799年乾隆1735年-1796年
清仁宗哲睿皇帝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820年嘉慶1796年-1820年
清宣宗定成皇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1850年道光1820年-1850年
清文宗儉顯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咸豐1850年-1861年
清穆宗肅毅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1875年同治1861年-1875年
清德宗勤景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光緒1875年-1908年
憲宗孝襄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宣統1908年-1912年
● ● 乾隆皇帝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臘月讓位於皇太子愛新覺羅·顒琰,自稱太上皇,次年改元嘉慶。但太上皇乾隆皇帝掌握實權直至嘉慶四年(1799年),是中國歷史上掌握實權最久和壽命最高的皇帝。
● ●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即位,顧命八大臣擬定次年年號為“祺祥”。未幾,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恭親王奕訢等發動“祺祥政變”(或“辛酉政變”),罷黜顧命八大臣,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改元“同治”,“祺祥”年號從未使用。
● ●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一度立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之子愛新覺羅·溥儁為大阿哥,為同治皇帝之嗣子,欲令光緒皇帝於次年禪位,改元“保慶”,是為“己亥建儲”,后因各國公使反對而作罷。
● ● 宣統三年(1911年),隆裕太后迫於辛亥革命的壓力頒布《清帝退位詔書》,宣布皇帝退位,清朝在全國範圍內的統治宣告終結。但根據清政府之前與中華民國政府達成的《清室優待條件》,前清皇室仍可保持原有尊號和待遇,中華民國政府待之以外國君主之禮,居住於紫禁城,成為中華民國境內的“國中之國”,史稱“遜清小朝廷”。中華民國六年,軍閥張勳擁立遜帝短暫復辟,稱“大清宣統九年”,史稱“張勳復辟”。中華民國十三年(遜清宣統十六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軟禁總統曹錕,並將遜帝及其家眷趕出紫禁城,愛新覺羅·溥儀的皇帝稱號被徹底廢除后,溥儀攜家眷潛逃至天津日租界的張園、靜園,宣告“復號還宮”,與部分遺老遺少謀划“復辟”,小範圍內仍被稱為“皇帝”,史稱“后遜清小朝廷”。大清國號和宣統年號被前清遺老遺少一直使用至中華民國二十一年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成為“滿洲國”執政。
● ● 1967年,愛新覺羅·溥儀以共和國平民身份駕崩。部分愛新覺羅家族成員為愛新覺羅·溥儀議定了廟號憲宗和謚號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但是由於溥儀是以平民身份駕崩,廟號和謚號已經沒有任何價值。
● ● 2004年,中國的愛新覺羅家族給愛新覺羅·溥儀上了廟號恭宗和謚號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但兩次立謚均不被承認。
● ● 清朝滅亡的時間是確定的,即公元1912年02月。但是清朝的起始時間有幾種說法,部分學者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616年創建后金作為清朝的創立時間,部分學者認為愛新覺羅·皇太極於1636年改國號為“清”並登基稱帝是清朝的開始,也有學者認為1644年清朝入關才是真正意義上清王朝的開始時間。
● ● 親疏世系。
實際在位君主
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玄燁胤禛弘曆顒琰旻寧奕詝載淳,無子溥儀,無子⊕ 
載湉,無子⊕
奕譞載湉⊕
載灃溥儀⊕
註:人名后加⊕表示存在過繼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