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七堂制
形成於宋代的建築制度
伽藍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七堂伽藍。“伽藍七堂”制形成於宋代,“伽藍七堂”的布局同我國傳統四合院布局幾乎完全一致,從此成為我國佛寺建築的固有標準。
【伽藍】
伽藍七堂制
禪宗伽藍,則須具有佛殿、法堂(又稱說法堂。相當於講堂,位於佛殿後方)、僧堂(或作禪堂、雲堂、選佛場。僧眾坐禪或起居之所,中央安置文殊菩薩像)、庫房(又作庫院,為調配食物之所)、山門(又作三門。即具有三扇門之樓門,表示空、無相、無願等三解脫門)、西凈(又作東司凈房,指廁所)和浴室(又作溫室,為溫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凈、浴室為禁語之所,故總稱三默堂。
(二)梵語tagara。為香木之一種。
參考資料:佛學大詞典
“伽藍七堂”制形成於宋代,“伽藍”就是“僧園”之意。“伽藍七堂”的布局同我國傳統四合院布局幾乎完全一致,從此成為我國佛寺建築的固有標準。佛教的每個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後世大都沿用禪宗的七堂之制,即佛寺必備山門、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東司(廁所)七堂。
中國佛寺建築,原與印度相同,沒有殿堂,建塔藏舍利。為表示敬重,塔位於寺的中央,作為寺的主體,四周圍以僧房。後來佛像供奉於殿堂,殿堂與塔並重,塔一般仍在殿堂之前。
唐宋時期,禪宗已不再風行建塔,佛寺發展以殿堂為主的布局,完整的寺院一般皆為伽藍七堂。伽藍為梵語,即僧園或僧院。七堂,專指寺院七種不同用途的建築物,是佛寺建築平面布局的一種制度。
到了明代以後,伽藍七堂已有定式,伽藍七堂隨宗派的不同而各相異。以禪宗為例,七堂指山門、佛殿、法堂、僧堂、廚庫、浴室、西凈(廁所),(一說為山門、佛殿、法堂、僧堂、方丈、浴室、東司)。到明清時期演變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法堂、羅漢堂、觀音殿七堂。如浙江寧波的保國寺,其中軸線上依次排列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堂、藏經樓,兩側為僧房,客堂和鐘鼓摟等。現存最好的實例就是北京西山的十方普覺寺,雖未完全保存伽藍七堂制,但可藉此略窺一斑。
通常是一座有3個門洞的牌樓 式建築構成,中間有一個大門洞,兩旁各有1個稍微小一些的洞門,象徵著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因此稱三門。我們日常說的“身入空門”,就是僧尼進入了寺院的大門――三門,從此開始了遠離人世喧囂、吃齋念佛的寺院生活。
殿中供奉彌勒佛。彌勒佛又叫彌勒菩薩或大肚羅漢,是豎三世佛中的未來佛。“彌勒”為姓,是梵文音譯,意思是“慈悲”。中國漢傳佛教寺院的彌勒佛大多是袒胸露腹、喜笑顏開的形象。古代民眾祈求多子多福,因此彌勒佛又有了“送子彌勒”的稱號,由此還出現了“五子戲彌勒”的塑像。彌勒龕兩旁的柱子上刻有許多哲理高深的對聯,常見的有:“開口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又叫主殿、正殿。大雄寶殿通常為重檐歇山式,高大敞亮、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寺廟的主要佛事活動一般都在這裡舉行。大雄寶殿內供奉的塑像較多,歸納起來可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大殿正中設台(壇)、台上供奉主尊像;二是東西兩側配置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或十二圓覺像;三是主尊佛的背面配置大型海島觀音群像或三大士(文殊、普賢、觀音)塑像。
又稱講堂,是高僧大德們講演說法的地方,是寺院重大佛事活動(如方丈升座、傳戒期間設戒壇)的場所。法堂的中央設一座台,安放案桌(講台)和法座,台下設香案,兩側是聽法席。法座背後有一個大的屏風,常常有獅子吼圖。因為佛教常以佛說法比喻為獅子吼。
自唐代開始,一些大型寺院就修建五百羅漢堂。全國現存具有成組五百羅漢像的寺院在30以上,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碧雲寺羅漢堂,蘇州西園羅漢堂,蘇州寒山寺左右配殿(存有宋代樟木雕刻五百羅漢,為雕塑中佳品),五台山殊像寺文殊閣(為懸塑五百羅漢),成都寶光寺羅漢堂,武漢歸元寺羅漢堂,昆明筇竹寺天台來閣(為清民間雕塑藝術佳作),北京雍和宮法輪殿(系用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鑄造),四川烏龍寺五百羅漢堂。
佛寺住持(方丈)居住、說法與接客之處,有的叫華林丈室(凈土宗佛寺),有的叫般若丈室(禪宗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