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河底鎮的結果 展開

河底鎮

山西省陽泉市郊區下轄鎮

河底鎮,隸屬於山西省陽泉市郊區,地處郊區北部,東與蔭營鎮接壤,西南與平坦鎮和王蘭山相隔,西北與盂縣路家村鎮相接,東北過鳳凰山與西南舁鄉相連,鎮人民政府距區政府10.2千米,總面積103.5平方千米。

1949年,河底鎮境域屬縣級陽泉市工礦區第四區;1984年5月,河底公社改河底鎮;1986年,增設固庄礦社區居民委員會;2000年11月,東村、燕龕2個鄉併入河底鎮;截至2018年末,河底鎮有戶籍人口43673人;截至2020年6月,河底鎮下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河底村

2011年末,河底鎮有商業網點341個,職工572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億元,比上年增長1.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08萬元,比上年增長10.8%;2018年,河底鎮有工業企業64個,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歷史沿革


1949年,河底鎮境域屬縣級陽泉市工礦區第四區。
1956年,屬陽泉市蔭營區。
1958年,屬陽泉市河底公社。
1969年,劃歸陽泉市郊區。
1983年,撤銷南峪生產大隊。
1984年5月,河底公社改河底鎮。
1986年,增設固庄礦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0年11月,東村、燕龕2個鄉併入河底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底鎮地處郊區北部,東與蔭營鎮接壤,西南與平坦鎮和王蘭山相隔,西北與盂縣路家村鎮相接,東北過鳳凰山與西南舁鄉相連,鎮人民政府距區政府10.2千米,總面積10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河底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山底河、葦泊河2條,河流總長度14.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葦泊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關家峪、任家峪、鄧家峪、葦泊、上章召等村,長9.2千米。

自然災害

河底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大風、霜凍等,洪澇年均發生0.1次,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1年6月1日燕龕地區,暴雨伴冰雹,沖毀和淤沒農作物2294畝。

自然資源


河底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硫鐵、鋁礬土石灰石、石膏、白雲石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河底鎮下轄1個社區、32個行政村:固庄礦社區、河底村、中佐村、龍光峪村、里龍光峪村、葦泊上章召村、下章召村、河南村、任家峪村、鄧家峪村、關家峪村、固庄村、小固庄村、牽牛鎮村、東村、東南溝村、蘇家泉村、大河北村、小河北村、五架山村、北小西庄村、山底村、小溝村、紅土岩村、豬頭堖村、武家莊村、燕龕村、曹家掌村、西溝村、程庄村、北庄村、郊里村。
截至2020年6月,河底鎮下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河底村。
固庄煤礦社區河底村中佐村龍光峪村葦泊村
上章召村下章召村任家峪村鄧家峪村關家峪村
固庄村牽牛鎮村東村南溝村蘇家泉村
大河北村小河北村五架山村小西庄村山底村
紅土岩村燕龕村曹家掌村程庄村北庄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河底鎮轄區總人口4403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027人,城鎮化率29.6%,另有流動人口390人。總人口中,男性24663人,佔56%;女性19369人,佔4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78人,佔99.9%;有蒙古、壯、彝、土家等10個少數民族,共54人,佔0.1%,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0.6‰。
截至2017年,河底鎮常住人口30331人。
截至2018年末,河底鎮有戶籍人口4367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河底鎮有商業網點341個,職工572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億元,比上年增長1.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08萬元,比上年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7711元。
2018年,河底鎮有工業企業64個,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農業

2011年,河底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23805畝,農業總產值6024.3萬元,比上年增長8.2%,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為主,生產糧食3986.7噸,其中穀子77.4噸,玉米3850噸,豆類5.13噸,薯類40.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綠豆、紅小豆、紅薯、馬鈴薯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3686頭,年末存欄10527頭;羊飼養量529隻,年末存欄980隻;牛飼養量30頭,年末存欄29頭,生產肉類1133.5噸,其中豬肉1040噸,牛肉3.6噸,羊肉8.9噸,禽肉81噸;畜牧業總產值421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0%,森林面積0.8萬畝,林地面積1.1萬畝,其中防護林5705畝,經濟林1233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2萬株,活立木蓄積量23176立方米,林木覆蓋率21.8%,水果種植面積1980畝,產量56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桃,其中蘋果56噸,梨30噸,桃25噸,大型農業機械24台(輛)。

工業

2011年,河底鎮工業生產總值達到8.5億元,比上年增長28.3%;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176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6%。

文化


地名由來
河底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地形較低而得名。
河底鎮
河底鎮

交通


河底鎮有京昆高速公路、214省道過境,有河底1個出口,縣鄉級公路4條,總長27.7千米,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3條。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河底鎮有幼兒園20所,在園幼兒787人,專任教師31人;小學8所,在校生1571人,專任教師2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255人,專任教師10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河底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04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86人,經營管理人才1人,技能人才105人,農村實用人才49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河底鎮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河底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2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22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5.1張,專業衛生人員184人,其中執業醫師43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8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000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河底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48戶,人數1670人,支出539.1萬元,比上年增長51.3%,月人均269元,比上年增長49.9%;城市醫療救助12人次,支出577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5戶,人數921人,支出185.7萬元,比上年增長52.4%,月人均168元,比上年增長5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0人,支出13.9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3人,支出17.52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18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5人次,共支出36.14萬元;農村臨時救濟8人,支出1.9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河底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7千米,投遞點78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2萬份、期刊0.9萬冊,業務收入28萬元,固定電話用戶6000戶,行動電話用戶150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96萬元。

供電

2011年末,河底鎮有鎮區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3座,主變壓器6台。

道路

2011年末,河底鎮有鎮區道路總長度15.5千米;橋樑16座,總長度48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