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5條詞條名為劉沛的結果 展開
劉沛
原張掖統計局局長
1932年1徠2月生,甘肅省永昌縣人。中央團校畢業。曾任小學教員、鄉政府文書、區工委副書記、團縣委委員、團地委組織部部長、地直機關黨委副書記、團地委書記、地委秘書長兼地委機關總支書記,1962年10月地區農業局、林業局、畜牧局、農墾局、農業機械局、園藝局、植棉局合併為農林牧局后,擔任副局長、黨組書記。
文化大革命后調任地區水利電力局革命領導小組副組長、黨組成員。地區革委會成立政策研究組后,調任政策研究組組長。1974年成立地區農林辦公室后調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黨支部書記。1978年1月8日被選為中共高台縣委書記、省黨代表、兼任武裝部第一政委。在地委秘書處和高台縣委工作期間,曾兩度擔任張掖地委委員,1983年機構改革時,調任張掖行署統計局(后改為統計處)任局長、處長、黨組書記十三年,1992年12月退休后,從事詩詞研究和文藝創作工作。
1962年到1978年在地區農林牧局、水利電力局、農林辦公室工作期間,曾與農辦主任茹春楓(原任行署正專員)、農林牧局局長車宏彰、水利電力局局長向經義等周志,用長達十六年的時間,在張掖地區的黑河沿岸和山丹、民樂及張掖的安陽、花寨、高台的新壩、紅岸子兩類不同類型的地區,親自組織和實踐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穩產高產及改良低產田的建設(當時叫帶狀種植和條梯田建設)劉沛同志擔任第二戰區的總指揮,曾在張掖縣的安陽、花寨、肅南縣的馬蹄區西水公社,張掖的長安、民樂縣的洪水、鹿中等公社先後蹲點三年,親自組織條梯田建設和西水巴蕉灣小水電站建設。為後來的畝產千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曾於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親自出席了國務院在北京、山東、山西昔陽召開的全國性三次農田水利建設和三夏觀摩以及農業學大寨的現場會議。張掖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及條梯田建設、綿羊改良,曾經受到中央和國務院三北指揮部及北方農業會議的多次表彰獎勵。同時,在北部組織實施了農田防護林帶建設和“綠色長城”的營造工作。
1978年到1981年在高台縣擔徠任縣委書記期間,曾在全縣開展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對反右和文革期間的冤假錯案,進行了甄別平反;在離開高台時,工農業生產有了一定的恢復和發展:國有企業沒有一個破產的,職工隊伍比較穩定,集體經濟有所發展,整個生產充滿新的活力,糧食畝產已經達到800斤左右,財政經濟基本平衡,年未有30多萬元的節餘。
在統計處擔任處長時,大力開展了統計隊伍的業務培訓,先後組織地、縣兩級的統計人員去西安統計學院和四川統校進行了為期半年、一年和兩年的正規培訓,僅1984年到1992年,總計送西安統計學院培訓103人,送四川統校培訓24人,送省、地黨校培訓的9人。經過培訓,業務素質有明顯的提高,不少同志已成為地、縣兩級的業務骨幹。其中提升為縣級骨幹的有8人,科級骨幹的有12人。編輯出版了十二個年度的《統計年鑒》和簡明資料。同時,整理和出版了被文化大革命中斷的四個年度的統計資料。親自組織實施了兩次全國人口普查和一次全國工業普查,為全區獲得兩次金杯獎和一次紅旗獎,1989年和1992年主編出版了《走廊中部的掘起和奉獻》、《走廊中部建黨以來的輝煌成就》和《張掖統計四十年》,受到上級業務部門和同級黨政領導的多次表彰。1992年12月底退休后,熱衷於書畫和詩詞創作。
部分作品曾在北京出版的《新千家詩嘗析辭典》、《首屆神舟杯詩詞聯大賽作品集》、《當代中華名勝楹聯寶典》、《紅旗譜》、《紅色詩詞》、《神舟頌詩詞聯大典》等書刊發表,分別獲得有關部門的優秀獎、精英獎、一等獎、金杯獎。並經中華詩詞發展研究中心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授予全國百名詩學大師榮譽稱號。1987年和1992年先後兩次被國務院和國家統計局評審為國家級先進工作者。並於2007年5月中旬被延安文藝學會特邀,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詩詞研討會等系列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