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語族

印度尼西亞語族

南島語系的語族之一,分佈在加里曼丹蘇門答臘、爪哇、菲律賓、台灣、蘇拉威西、馬都拉、安汶、帝汶、馬達加斯加等島和馬來半島。包括中國台灣的高山族語言,印度尼西亞的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巽他語、馬都拉語、米南卡保語、亞齊語、巴塔克語、布金語、巴厘語,馬來西亞的馬來語,菲律賓的他加祿語、比薩揚語、伊洛卡諾語、比科爾語、邦板牙語、邦阿西楠語、伊戈羅特語、馬羅瑙語,馬達加斯加的馬達加斯加語,越南的嘉萊語、拉格萊語,越南和柬埔寨的占語等。

特點


是南島語系的語族之一,分佈在加里曼丹、蘇門答臘、爪哇、菲律賓、台灣、蘇拉威西、馬都拉、安汶、帝汶、馬達加斯加等島和馬來半島。包括中國台灣的高山族語言,印度尼西亞的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巽他語、馬都拉語、米南卡保語、亞齊語、巴塔克語、布金語、巴厘語,馬來西亞的馬來語,菲律賓的他加祿語、比薩揚語、伊洛卡諾語、比科爾語、邦板牙語、邦阿西楠語、伊戈羅特語、馬羅瑙語,馬達加斯加的馬達加斯加語,越南的嘉萊語、拉德語,越南和柬埔寨的占語等。印度尼西亞語和馬來語極為相近。印度尼西亞語的輔音有p、b、m、w、t、d、n、r、l、s、tj、dj、j、 k、g、嬜、h 、nj、sj;母音有i、e、é、è、a、o、ó、u、ai、éi、au、ou;重音一般在詞的最後一個音節上。名詞有專有人名名詞、普通人名名詞、專有物名名詞、普通物名名詞、物質名詞、抽象名詞之分。代詞除有人稱、數、格等語法範疇外,還有親屬式和社交式的區別。動詞有態、時、體、式等語法範疇。形容詞的級分同等級、不等級和最高級。這些語法範疇通過附加成分(前加、中加、后加)、助詞或詞根的重疊表示。詞序一般主語在前,謂語在後,賓語在謂語之後,定語和狀語在中心詞之後。印度尼西亞語和馬來語都有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但設計略有不同。使用印度尼西亞語的超過1億人,使用馬來語的約1000萬人。爪哇島的中部和東部約有4500萬人使用爪哇語,老爪哇文約在9世紀從印度南部傳入,新爪哇文採用拉丁字母。爪哇島的西部約有1300萬人使用巽他語,巽他人採用老爪哇文,也採用拉丁字母的巽他文。爪哇島東部和馬都拉島上約有800萬人使用馬都拉語,東部有一種蘇曼尼波方言,作為教育上的標準方言。馬都拉人傳統上用老爪哇文,現改用拉丁字母的馬都拉文。

在中國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之一,屬於南島語系,具體包括排灣語、布嫩語、阿眉斯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