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

富源縣,隸屬於曲靖市,富源縣地處東經103°58′37″—104°49′48″,北緯25°02′38″—25°58′22″之間。縣境東部、東南部與貴州省的盤縣、興義市接壤,南部、西南部與羅平縣毗鄰,西部與麒麟區相連、西北部與沾益縣交界,北部與宣威市相連。

歷史沿革


富源縣建制歷史悠久,歷史的歲月留下了大批珍貴文物古迹,有建於明朝的“山界滇域、嶺划黔疆,風雨划雲貴”的雄奇界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勝境關;有由黔入滇較為完整的古驛道;還有大河舊石器時代洞穴文化遺址、文廟、魁星閣、亦佐古縣城舊址、紅軍長征經過的“海丹鐵索橋”、“富村革命烈士紀念塔”等。境內自然景觀絢麗多姿,有神秘莫測的天然清溪洞;有風光秀麗的十八連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雲南省野生山茶自然保護區”;有巧奪天工的花洞奇景;還有獨特風情的古敢水族文化等。歷史要事有:富源是元、明、清三朝移民入滇的主要通道;在徐霞客經過富源的三天,留下近4000字的記述,成為了解明代富源狀況的珍貴資料;紅軍長征兩次過富源,在富源歷史上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養育了許多仁人志士,湧現了許多革命烈士,為富源的歷史創造了豐厚的底蘊。有為電子科技作出貢獻的專家王甲綱、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專家周春暉;有兩袖清風的明朝南刑部主事、員外郎張璁,著名的北伐戰爭烈士保正平、北伐將領武文淵、抗日將領王甲本等英雄,激勵一代又一代富源人民;還有潛心教育事業的伍純武教授、謝顯琳先生等。富源是一個可愛的地方,這裡的歷史和文化,風土和人情,資源和經濟,發展和變化的優勢正待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