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村

雲南曲靖市沾益縣播樂鄉下轄村

小海村隸屬於播樂鄉小海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小海村委會的南邊,距村委會2公里,距鄉政府2公里。國土面積4.94平方公里,海拔2060米,年平均氣溫13.1℃,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烤煙當歸等農作物。有耕地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8畝;有林地3259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76戶,有鄉村人口1028人,其中農業人口1028,勞動力64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21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4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01 元。小海村屬於溫飽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小海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沒有路燈。全村有246戶通自來水,有30戶飲用井水。有276戶通電,有4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3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7.39%和86.2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3.48%和40.58%)。小海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20輛,摩托車60輛。

小海村


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7.7萬元,佔總收入的37.4%;畜牧業收入 277.5萬元,佔總收入的5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513頭,肉羊513頭);漁業收入3.5萬元,佔總收入的0.7%;林業收入0.9萬元,佔總收入的0.2%;第二、三產業收入59.8萬元,佔總收入的11.5%;工資性收入18萬元,佔總收入的3.2%。農民人均純收入280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人(占勞動力的3.73%),在省內務工18人,到省外務工3人。

基礎設施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9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94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80畝,有效灌溉率為75.5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7 畝。小海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4,207.0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597.00 萬元;畜牧業收入 760.00 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558 頭);漁業收入 130.00 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 1,710.00 萬元,工資性收入 35.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579.1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35.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42 人,在省內務工 42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蔬菜、花卉等,主要銷售往 省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384.00 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蔬菜、花卉 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蔬菜、花卉 產業。擁有企業 4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1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928 戶,共鄉村人口 2697 人,其中男性1341 人,女性 1356 人。其中農業人口 2597 人,勞動力 1744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13 人,壯族5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5 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297人;享受低保 21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晉寧縣二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晉寧縣二院 3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20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 414 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海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播樂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50公里,距離中學0.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01人,中學生10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1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8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4.42萬元,有固定資產108.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村經濟基礎差,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較低;土地貧瘠,農業基礎設施嚴重滯后,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脆弱,農業基礎設施現狀與現代農業生產需求之間反差極大,農業增效鋼性投入比重較大;經濟結構單一,傳統農業占主導地位,農業綜合效益不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舉步維艱;人口綜合素質不高,思想觀念陳舊,“等、靠、要”思想嚴重;水利化程度不夠,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收入來源少。。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穩糧、強煙、興葯,大力發展養殖業及勞務輸出業。即: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穩步發展糧食產業;加強農田基礎建設,鞏固提升烤煙產業;加大引導扶持力度,做強做大畜牧產業;加強龍頭基地建設,培育壯大藥材產業;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發展壯大勞務產業。同時,加強道路建設,改善交通環境;加快農田水利化建設,提高農田水利化程度;加強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全面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加強電力、廣播、通訊建設,逐步實現村村通廣播、戶戶看電視,手機信號覆蓋率達100%;全面落實“素質工程”,提高農民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