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那伽的結果 展開
- 佛教天龍八部中的龍眾
- 西行紀中的角色
- 英雄無敵系列遊戲兵種單位
- 佛教天龍八部中的龍眾
那伽
佛教天龍八部中的龍眾
那伽,naga,其實在印度,是一種多頭,頭型酷似眼鏡蛇,長身無足,無角,並且有劇毒的水屬精怪類生物,居水中,地下。有宮殿,喜歡財寶。具有控制水,行雲雨的力量。後來佛教傳入中國,為了傳教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本土文化,把那伽翻譯成龍。也就是佛教天龍八部眾,所謂的龍眾。
那伽
那伽
在河南安陽出土的遺址可以證明,遠古時代中國的龍代表著天空中東方的七宿,按照中國的傳統,真正的龍,是神物,是造化,不屬於人類甚至一切生靈可知可見,人類永遠只能看到龍的一些投射面。所以古人云,龍大小變異,隱現而不定,神龍見首不見尾。
比如:青龍,為宇宙四極之一,象徵四方的東方,四季的春季,又是四相星圖之一,代表初,生機,衍化
所謂那迦,其實在印度,是一種多頭,頭型酷似眼鏡蛇,長身無足,無角,並且有劇毒的水屬精怪類生物,居水中,有宮殿,喜歡財寶。具有控制水,行雲雨的力量。也就是佛教天龍八部眾,所謂的龍眾。
由於這種水類精怪也能飛騰,行雲雨,於是被誤解為龍。
在華夏古人的文獻里有一種被稱為虺的動物,多頭,長身,劇毒的水類精怪,最多有九個頭,同時也與那迦一樣,蛇頭,無須,無足,無角,或許虺便是印度所謂的那迦,而那迦顯然並非龍
還有一類偽龍,就是所謂的龍王類。它們在形象上比較類似龍,但是威能比龍差之甚遠,習性與那迦一樣,居水中,有宮殿,喜歡財寶,具有控制水,行雲雨的力量,但是比那迦的能力要強,具有調動江河湖海的權能,屬於一種高級那迦,也就是蛟龍、亞龍類。
但是終究不是真龍,本質上還是水屬性精怪,其中有善有惡,性淫,古代傳說中那些被高人鬥法降服的惡龍,大抵都來自這種龍王類的偽龍,佛經中的龍一般是指“那迦”,英譯是Naga,是古代印度一種眼鏡蛇崇拜的神化產物。
那伽
經論中有關龍的記載頗多,如《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修行本起經》卷上等載,佛誕生時,難陀及優波難陀二龍王在虛空中吐清凈水,一溫一涼,以灌洗太子之身。《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一、《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五等處記載,佛從菩提樹下起,往牟枝磷陀龍王池邊,坐一樹下思惟,時七日洪雨不止,牟枝磷陀龍王乃出,以身繞佛七匝,引頭覆佛頭上,守護佛陀,使不受諸惱亂。《增一阿含經》卷十四、《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載,佛在教化優樓頻螺迦葉時,嘗於火神堂中降伏毒龍。此等傳說,現今印度的巴路特(Bharhut)、山崎(Sanci)、阿摩羅婆提(Amara^vati^),及爪哇的波羅浮屠(Buro-budur)等古塔,皆存有其雕刻。其中之龍,多作人身蛇形之像。佛教的那迦有三苦1.那迦要被熱風沙燒皮肉骨髓2.要被風暴吹掉寶物衣飾,現出納迦身3.要被金翅迦樓羅吃
〔種類〕 關於龍的種類,《翻譯名義集》卷二雲(大正54·1078b)∶‘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又雲(大正54·1078b)∶‘墮龍中有四因緣∶(一)多布施,(二)嗔恚,(三)輕慢他人,(四)自貢高。’
〔龍王(na^gara^ja)〕 《正法念處經》卷十八〈畜生品〉謂,龍王攝屬畜生趣,愚痴嗔恚者承受此報,生於戲樂城,分為法行龍王、非法行龍王二種。‘法行龍王’有七頭、如象面、婆修吉、得叉迦、跋陀羅、一切道等龍王,嗔恚之心薄,憶念福德,隨順法行,故不受熱沙之苦,且以善心依時降雨,令世間五穀成熟。‘非法行龍王’有波羅摩梯、毗諶林婆、迦羅、侯樓侯樓等龍王,不順法行,行不善法,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故常受熱沙燒身之苦,又於閻浮提現大惡身,起惡雲雨,令一切五穀皆悉鉍。
那伽
《長阿含經》
卷十八〈閻浮提洲品〉雲,閻浮提之龍王(阿耨達池龍王除外)有三患∶(1)諸龍皆被熱風、熱沙著身,受皮肉骨髓燒灼之苦惱。(2)諸龍宮內,惡風暴起,諸龍受失寶飾衣、龍身自現之苦惱。(3)諸龍各在宮中相娛樂時,金翅大鳥入宮捉搏欲食,諸龍怖懼,常懷熱惱。又,同經卷十九〈龍鳥品〉說,龍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之別,依次為卵、胎、濕、化四生之金翅鳥所食。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卷上雲,龍王或行地上,常居空中,恆依妙高山或水中。或有一首、二頭,乃至多頭之龍王,或有無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之龍王。又,《法華經》卷一〈序品〉謂有難陀、跋難陀、娑伽羅、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達多、摩那斯、優缽羅等八大龍王來會聽法。《瑜伽師地論》卷二載,七金山八支德水中之龍宮住有持地、歡喜近喜、馬騾、目支鄰陀、意猛、持國、大黑、黳羅葉等八大龍王。
卷中舉出佛世尊龍王以下,乃至小白龍王等一百六十餘種龍王之名,且謂此等皆為福德龍王,若稱其名,能獲得大利益。且彼等於此大地,或時震響,或放光明,或降甘雨,成熟苗稼。《大雲輪請雨經》卷上則舉難那龍王,乃至尾羯吒龍王等名,且彼等龍王各有陀羅尼,為一切眾生施安樂,於贍部洲依時降注甘雨,令一切樹木叢林藥草苗稼皆得增長。又,《海龍王經》卷二〈授決品〉謂海龍王有子名威首,獲佛作記■。同經卷三〈女寶錦受決品〉謂海龍王有女名寶錦,獲佛作記■。此外,《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有八歲龍女成佛之說。
〔龍宮〕 龍王之住處稱為龍宮。如《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雲(大正1·127b)∶‘大海水底有娑竭龍王宮,縱廣八萬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嚴飾皆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正法念處經》卷六十八雲(大正17·402b)∶
‘過軍闍羅山,(中略)有一大海,於海水下五百由旬,有龍王宮,種種眾寶以為莊嚴,毗琉璃寶,因陀青寶,頗梨欄楯,七寶莊嚴,光明摩尼種種眾寶,莊嚴殿堂,重閣之殿,猶如日光,有如是等無量宮殿,德叉迦龍王以自業故,住此宮殿。’
此外,《龍樹菩薩傳》載有龍樹菩薩獲大龍菩薩接入龍宮,開七寶藏,授與諸方等深奧經典等事。按,印度傳說,以為在佛法隱沒時,龍宮即為護持、秘藏佛典的地方。
〔神話〕 梵語na^ga(那伽)乃蛇之神格化。在印度神話中,為人面蛇尾之半神,其種族有一千,為迦葉波(Kas/yapa)之妻歌頭(Kadru^)所生,住於地下或地下龍宮(pa^ta^la)。
〔龍族〕 印度自古以來即有名為‘那伽’(龍)之種族,並非雅利安人種。現今散居於東北印度阿薩姆(Assam)地方,及緬甸西北部等地,崇拜龍蛇。佛典中有關龍王教化之故事,有學者以為系意指此那伽種族之歸依佛教。
〔中國人與龍〕 至於中國古代所信仰的龍,與印度人截然異趣,依《翻譯名義集》卷二雲(大正54·1087c)∶‘那伽,秦雲龍。說文雲∶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順也。廣雅雲∶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中國人常以‘龍的傳人’自居,且以龍為尊,故以龍比喻天子。
那伽
YAMUNA也是梵語。Monier-Williams'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1 yamunA f. N. of a river commonly called the Jumna1 (in Hariv. and Ma1rkP. identified with Yami1 q.v. ; it rises in the Hima7laya mountains among the Jumnotri peaks at an elevation of 10 ,849 feet , and flows for 860 miles before it joins the Ganges at Allahabad , its water being there clear as crystal , while that of the Ganges is yellowish ; the confluence of the two with the river Sarasvati1 , supposed to join them underground , is called % q.v.) RV. &c. &c. ; of a daughter of the Muni Matam2ga Katha1s. ; of a cow Ka1tyS3r. Sch.
2 yAmuna mfn. (fr. %) belonging or relating to the river Yamuna1 (commonly called Jumna) , coming from it , growing in it &c. MBh. Hariv. R. ; m. a metron. Pa1n2. 4-1 , 113 Sch. ; N. of a mountain MBh. R. ; of an author (also called % and %) Cat. ; pl. N. of a people MBh. Var. Pur. ; n. (scil. %) antimony , collyrium AV. ; N. of a Ti1rtha MBh.
參考資料:中華佛教百科全書、Monier-Williams'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