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

1960年六齡童主演紹劇電影

紹劇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0年,為著名紹劇表演藝術家六齡童(六小齡童之父)的代表作。

故事取材於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骨嶺前。在白虎嶺白骨洞內,住著一個兇殘、狡猾,善於偽裝的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朝山進香的老嫗和老翁,全被孫悟空識破,三次棒打妖魔。唐僧肉眼凡胎,誤認悟空打死人命,怒將悟空逐回花果山,結果落入白骨精魔爪之中。孫悟空聞得八戒所報,不計前嫌,毅然重下花果山,智滅群妖,救出唐僧。師徒同心同德重登西行之路。

劇情簡介


紹劇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劇照集錦
紹劇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劇照集錦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來到宛子山前。山中波月洞內的妖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但畏懼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故不敢貿然下手。她利用悟空去巡山的機會,先後化身成上山送齋的村姑與朝山進香的老嫗,以騙取唐僧和八戒的信賴,但兩次均為悟空識破,將她的化身打死。唐僧責怪悟空有悖佛門戒律,不該傷害人命。
白骨精連續兩次未能得逞,繼而化為老丈,對唐僧三施攻心計,悟空一再提醒師父勿為妖怪所惑,但唐僧恪守“慈悲為懷”的佛家信條,堅決不準悟空對老丈行兇,並念起緊箍咒以保護老丈。悟空忍住劇痛,仍將老丈打下深澗。這時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不該姑息悟空。唐僧怒下貶書,悟空含冤返回花果山。白骨精遂將波月洞化成天王廟,唐僧與沙僧中計被捉,八戒乘隙逃走,前往花果山求援。悟空心向師父,即與八戒下山,在途中打死前來赴宴吃唐僧肉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變成老妖模樣來到洞內。在筵前,悟空計誘白骨精重複變化成村姑、老嫗和老丈的模樣。唐僧目睹一切,痛悔不該是非顛倒,人妖不分。悟空與妖怪經過一番鏖戰,終於消滅了白骨精,師徒一行重又踏上征途……只聽得合唱:山高澗深征途險,西天路上多磨難。師徒同心又登程,誓掃群妖取經還。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孫悟空六齡童
唐僧筱昌順
豬八戒七齡童
沙僧傅馬潮
白骨精筱艷秋
爬山虎筱柏齡
村姑華國珍
老嫗章艷秋
老丈陳鶴皋
金蟾大仙金根娟
黃袍怪羅金甫
獅怪丁少人
狼怪陳張秀
鹿怪包金火
傳令猴小六齡童

職員表


製作人陶侃
導演楊小仲、俞仲英,邢勝奎
副導演(助理)張秀芳
編劇浙江省文化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整理小組
攝影戴勝潮陳渭滄
美術設計王月白
動作指導張殿雲姜亦素
造型設計李萍
技術顧問周詩穆
演奏浙江紹劇團樂隊
演出浙江紹劇團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周恩來總理與小六齡童(祝賀演出成功)
周恩來總理與小六齡童(祝賀演出成功)
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取材於《西遊記》,流行的紹劇版由浙江紹劇團於1960年根據傳統本由貝庚(執筆)、顧錫東改編。
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曾在20世紀60年代紅極一時,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等黨和國家領導當時觀看演出后,曾為該劇題寫詩詞而聲名大振。后又拍攝成電影(天馬電影製片廠1960年攝製,曾於1963年5月獲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在72個國家和地區放映。紹劇悟空戲因此飲譽海內外,成了浙江紹劇團的標誌性美稱。
著名紹劇表演藝術家六齡童於2014年1月31日20點25分病逝於紹興,享年90歲。其子“六小齡童”章金萊發布微博泣告:“親愛的父親六齡童章宗義於1月31日(大年初一)在紹興病逝,享年90歲,願父親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