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縟節
漢字成語
徠繁文縟節,漢語成語,拼音是fán wén rù jié,比喻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也比喻其他繁瑣多餘的事項。出自《上圓丘合祭六儀》。
徠文:規定、儀式;縟:繁多;節:禮節。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也比喻其他繁瑣多餘的事項。
宋·蘇軾《上圓丘合祭六儀》:“儀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梁啟超《教育應用的道德公准》:“便是因為繁文縟節,條目太多,所以往往不能自圓其說。”魯迅《墳.看鏡有感》:“不知道南宋比現今如何,但對外敵,卻明明已經稱臣,惟獨在國內特多繁文縟節以及嘮叨的碎話。”亦作“繁文末節”。宋.蘇軾《上圓丘合祭六議札子》:“議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亦作“繁文縟禮”。唐.元稹《王永可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於南郊,謁清宮,朝太廟,繁文縟禮,予心懵然。”
繁文縟節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分句;含貶義,比喻煩瑣、多餘。

繁文縟節
【易錯字】褥(繁文褥節)
【使用頻率】常用
不知道南宋比現今如何,但對外敵,卻明明已經稱臣,惟獨在國內特多繁文縟節以及嘮叨的碎話。(魯迅《墳 看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