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源

4A級旅遊景區

東江源,顧名思義,為東江發源地的意思,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三標鄉三桐村的椏髻缽山。

2002年11月,由江西省內水文、測繪、林業、地礦、人事等部門專家組成了東江源頭科學考察小組,在贛州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科考工作正式啟動。這是國內首次對東江源頭進行的多學科、多方位的綜合性科學考察。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科考小組採用溯源而上、走訪群眾、實地勘測、資料分析、科學論證的方法,於年月得出“東江的源河為尋烏水三桐河,源頭位於婭髻缽山南側,發源地為婭髻缽山”等結論,並對保護東江源區的生態環境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地名介紹


椏髻缽山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三標鄉三桐村,地處尋烏、會昌安遠三縣交界處,是東江水系的分水嶺。登上椏髻缽山頂峰,呈現眼前頭的是“一腳踏三縣,一眼望兩江”的美麗神奇景象。境內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植物長勢明顯,森林氣候特點顯著,森林茂密,鬱鬱蔥蔥,一派“青山翠欲滴,綠水尚自流”風光秀美的宜人景觀。
東江由幹流尋烏水(為東源)和支流定南水(又稱貝嶺水、九曲水為西源)在廣東龍川縣楓樹壩匯合而成。尋烏水從椏髻缽山源頭流經尋烏縣的水源、澄江、吉潭、文峰、南橋、留車、龍廷,進入廣東興寧小寨、龍川渡田河、楓樹壩水庫流入東江。尋烏境內長度為106.5公里。據2004年6月27日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科考小組認定:東江源為尋烏水三桐河,源頭位於椏髻缽山南側,發源地為椏髻缽山。因此,椏髻缽山為東江發源地有了首次權威科學認定。2002年8月6日,原國家水利部副部長、首屆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珠江志》編纂委員會主任劉兆倫揮筆題字:“東江源頭椏髻缽山”、“東江源頭第一鄉江西尋烏三標鄉”。2002年9月25日,他又題寫了“東江源頭縣--江西尋烏縣”。
椏髻缽山美麗神奇,美就美在她從誕生的那天起,群山環抱,巍巍挺立在武夷山脈的東南端,叩首南粵;神就神在川流不息的尋烏水奔騰直下,注入南海,像母親的乳汁那樣,哺育著尋烏人民、東江沿岸河源、惠州、東莞、廣州、深圳人民和香港同胞。
三百山東鄰尋烏縣,地跨欣山、風山、鎮崗、三百山四鄉鎮。地處贛、粵、閩三省交界處,屬武夷山脈東段北坡余脈交錯地帶,是長江水系之貢江與珠江水系之東江的分水嶺。三百山是東江的發源地,是香港同胞飲用水的源頭,也是全國唯一對香港同胞具有飲水思源特殊意義的旅遊勝地。三百山在80年代中期被發現,1985年被安遠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5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5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6月被全國保護母親河工作領導小組命名為“首批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生態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5月被國務院(國函[2002]40號)批准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9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授予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屬中山高丘地貌,中山逶迤、重巒疊嶂、危崖奇石、峰奇石異。山內滿谷縱橫,溪流密布,劍河深澗,水秀瀑雄。三百山及其附近300多平方公里山地上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巨藤倒掛,遮天蔽日。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集山勢、林海、瀑布、溫泉四大自然風景奇觀為一體,山水林石俱美,原始、古樸、清寂,一年四季氣候溫涼,舒適宜人。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又屬寒武紀火山其景觀集火山構造、奇峰幽壑、清溪碧湖、飛瀑深潭、密林古樹、珍禽異獸、怪石險灘、溫泉等諸奇景於一體,熔清幽、奇秀、雄險、古樸等特色於一爐,是一處純天然、高品位的風景名勝區,尤其是清澈秀麗的東江源,壯觀密集的潭瀑群,保存完好的常綠闊葉林,無可挑剔的環境質量堪稱三百山的“四絕”。

相關報道


林艷興/專家認為:東江發源地為江西尋烏縣椏髻缽山
由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的東江源頭科學考察工作日前通過專家評審,粵港地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東江的發源地被認定位於江西尋烏縣椏髻缽山,而非此前所認為的江西安遠縣三百山。
發源於江西南部的東江是珠江四大水系之一。1963年國家批准興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1965年起正式對香港供水。經過多次擴建改造,該工程設計年供水量達24億立方米,其中向香港供水11億立方米。
多年來,東江源頭在何處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從去年以來,江西省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東江源頭科考,這是內地首次對東江源頭進行多學科、多方位的綜合性科學考察。
科考小組認為,源頭是一條河流的起點,是最初具有表面水流形狀的地方,亦即溯源而上的最遠點、最高點。東江二源之一的尋烏水無論是其多年平均徑流量、降水量、流域面積還是河長均大於另一源頭定南水,所以為東江的正源。由於尋烏水發源地為位於尋烏縣三標鄉三桐村的椏髻缽山,科考小組由此認定東江的發源地為椏髻缽山,源河為三桐河。
科考測定,椏髻缽山位於東經115°32′54″,北緯25°12′09″,海拔高程為1101.9米。來自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廣東省水利廳和江西省有關部門的與會專家認為這項科考項目“數據可靠、結論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