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鄉
樹林鄉
樹林鄉位於彝良縣城東南邊陲,地處兩省、三縣、五鄉結合部,距離縣城103公里(原貓謝線103公里,樹海線58公里),是彝良縣的南大門,有國土面積124.4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53畝。境內最高海拔2689米,最低海拔1867米。位子烏蒙山系的大黑山系與燕子山之間;最高海拔 2689米,最低海拔1867米;平均海拔2303米,地勢平緩,地貌呈中部高,分別向東南和西北方向傾斜,是一個集高寒、邊遠、貧困、落後於一體的多民族雜居鄉。
1950年8月至1958年屬奎香三區轄。1959年至1961年屬奎香人民公社轄。1962年至1969年屬奎香區公所轄,1970年至1984年屬奎香人民公社轄,1984年4月至1988年4月奎香區公所轄。1988年8月從奎香區分出設立樹林彝族苗族鄉,轄林口、管壩、樹林、碗廠四個村公所。2000年,村公所更名村民委員會。
樹林鄉轄林口、管壩、樹林、碗廠4個村民委員會,30個自然村,79個村民小組。
樹林鄉地貌呈中部高,分別向東南和西北方向傾斜,最高海拔大黑山2689米,最低海拔碗廠村岩腳組1867米,平均海拔2303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917.75毫米,無霜期180天,土壤為酸性。主產玉米、洋芋,無經濟作物。有林業用地911公頃,有林地2573.6公頃,以華山松、柳杉、青崗、猴梨為主。地下有豐富的石英砂、無煙煤、鐵礦、磷礦。境內無水利工程。
由於東南暖流和西北寒流在這裡正面交鋒;使我鄉溫差大,氣候變化快,多雨水多霧常年陰雨連綿;受自然災害(主要是一使兩次的低溫冷澇、冰雹、暴風雨災等)的侵襲比較頻繁;霜雪冰凍現象嚴重素有彝良的“小西北利亞”和昭通的“迪慶州”之稱。年平均日照時間1670小時,無霜期6個月;最高氣溫31℃、最低氣溫-13℃。年平均氣溫13℃;耕地坡度在10-15度之間。但土壤含酸較重,在提高地對方面均採取石灰面地、種植綠肥、肥泥面地等措施。
全鄉總面積(186700畝)。其中耕地21400畝,播種面積21400畝,種植馬鈴薯24060畝,其中脫毒馬鈴薯17000畝玉米10000畝;其他農作物2257畝。林地面積62354.72畝,佔總面積33.4%。草場27200畝,佔總面積14.57%。其餘地塊為河灘、水域、裸岩等。
樹林鄉
樹林鄉是一個多民族雜居鄉,居住著漢、彝、苗、回四種民族7197戶26271人。全鄉有2個民族村、26個民族社,少數民族人口8581人,佔32.67%。其中:彝族5119人,佔19.49%;苗族3436人,佔13.09%;回族26人,佔0.1%。於1988年申報為“樹林彝族苗族鄉”。
2016年,樹林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96元,糧食總產量10467噸,人均有糧398公斤。
樹林鄉
樹林鄉
一是建立和改造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全國縣及縣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萬億元,年均增長約10%,“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力爭覆蓋85%以上的鄉鎮和65%以上的行政村,逐步縮小城鄉消費差距;
二是構建順暢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實施“雙百市場工程”,重點建設10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著力培育100家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全國農副產品購進額達到2.3萬億元,農產品在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業態中的銷售額佔全部農產品零售額的1/3以上;
三是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全國農業生產資料銷售額達到1.1萬億元;
民居一角
《規劃》還確定了“十一五”期間中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目標,即“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鄉村零售網點為基礎,以大中型批發市場和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幹,以各類農村流通合作經濟組織和大中型農村流通企業為主體,農產品、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均衡發展,城鄉市場相互融合、內外貿易緊密聯繫,法制健全、布局合理、服務規範、組織化程度較高的農村市場體系,初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農村商品流通體制”。
高含量鐵礦
醫療主要依靠各村衛生所和樹林鄉衛生院。共建有村衛生室4所,共320平方米,有村醫生6名。該村無公廁,已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一個,已建設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農戶。
樹林鄉
到2006年底,全鄉無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626人,參合率67.85%;享受低保1065人。享受五保供養人數188人。
通村公路
村民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