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

一組以腹痛伴排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癥狀的常見功能性腸病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組以腹痛伴排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癥狀的常見功能性腸病。本病以中青年人為主,發病年齡多見於20~50歲。腸易激綜合征與胃腸道動力紊亂、內臟感覺異常、精神心理障礙、腸道感染等因素有關。腸易激綜合征起病緩慢,反覆發作,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等。腸易激綜合征主要依靠一般治療、藥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易複發,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腸易激綜合征經過積極治療,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

病因


● 與胃腸道動力紊亂、內臟感覺異常、精神心理障礙、腸道感染等因素有關。

癥狀


● 腸易激綜合征會出現以下表現:
● 腹痛。
● 腹瀉,糞便呈糊狀或稀水樣,每日約3~5次,少數患者嚴重發作期可達10餘次。
● 便秘,常表現為排便困難,糞便乾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表面可有黏液。
● 部分患者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

檢查


● 懷疑患有腸易激綜合征時,需要做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如血尿常規、大便常規及大便隱血、血生化等)、內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來診斷。
● 體格檢查
● ● 檢查患者的體征情況。
● 實驗室檢查(如血尿常規、大便常規及大便隱血、血生化等)
● ● 可檢查患者有無感染、便血、電解質紊亂等情況。
● 內鏡檢查
● ● 檢查患者腸道有無異常情況。

診斷


● 醫生診斷腸易激綜合征,主要依靠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內鏡檢查等。
● 在診斷前,癥狀至少出現6個月,近3個月內腹痛發作至少每周1次,且伴有以下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癥狀:
● ● 腹痛與排便相關;
● ● 癥狀發生伴隨排便次數改變;
● ● 癥狀發生伴隨糞便性狀(外觀)改變。
● 體格檢查:通常無陽性發現,部分患者有多汗、脈快、血壓高等自主神經失調錶現,有時可於腹部觸及乙狀結腸曲或痛性腸襻。
● 實驗室檢查:大便常規正常,大便隱血試驗陰性,血尿常規正常,血沉正常。
● 內鏡檢查:一般無病理性改變。

臨床表現


IBS無特異性癥狀,但相對於器質性胃腸疾病,具有一些特點:起病緩慢,間歇性發作;病程長但全身健康狀況不受影響;癥狀的出現或加重常與精神因素或應激狀態有關;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后減輕。
1.癥狀
(1)腹痛或腹部不適 是IBS的主要癥狀,伴有大便次數或形狀的異常,腹痛多於排便后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后出現,腹痛可發生於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瀰漫性,疼痛性質多樣。腹痛不會進行性加重,夜間睡眠后極少有痛醒者。
(2)腹瀉 ①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瀉,糞量少,呈糊狀,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時后癥狀消失;③夜間不出現,有別於器質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進食誘發;⑤患者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
(3)便秘 排便困難,大便乾結,量少,可帶較多黏液,便秘可間斷或與腹瀉相交替,常伴排便不盡感。
(4)腹脹 白天較重,尤其在午後,夜間睡眠后減輕。
(5)上胃腸道癥狀 近半數患者有胃燒灼感、噁心、嘔吐等上胃腸道癥狀。
(6)腸外癥狀 背痛、頭痛、心悸、尿頻、尿急、性功能障礙等胃腸外表現較器質性腸病顯著多見,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焦慮、抑鬱、緊張等。
2.體征
通常無陽性發現,或僅有腹部輕壓痛。部分患者有多汗,脈快,血壓高等自主神經失調錶現,有時可於腹部觸及乙狀結腸曲或痛性腸襻。直腸指檢可感到肛門痙攣、張力高,可有觸痛。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會出現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容易與腸易激綜合征混淆,這些疾病有腸胃炎、乳糖不耐受症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內鏡檢查等作出鑒別診斷。

治療


● 腸易激綜合征主要依靠一般治療、藥物治療。

一般治療

● 避免敏感食物,減少產氣食物(奶製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攝入。
● 高纖維素食物(如麩糠)可刺激結腸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明顯效果。
● 對患者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具體包括心理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等。

藥物治療

抗膽鹼能藥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結腸反射和減少腸內產氣,減輕餐后腹痛,鈣通道阻滯葯有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匹維溴銨等。
● 調節胃腸道動力:莫沙必利、依託比利等促進胃腸蠕動;馬來酸曲美布汀(舒麗啟能)可以雙向調節胃腸運動,改善胃腸道運動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
● 對具有明顯精神癥狀的患者,適當予以鎮靜劑抗抑鬱葯、抗焦慮葯,有一定效果。
● 消除胃腸道脹氣二甲硅油,藥用炭(活性炭)具有消氣去泡作用,臨床常用。
● 腸道益生菌:部分腹瀉型患者可能有腸道菌群的紊亂,應用腸道益生菌類製劑有幫助。

危害


● 腸易激綜合征會出現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預后


● 腸易激綜合征經過積極治療后,一般預后較好。

預防


● 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生薑等。
● 作息要規律,避免熬夜。
● 少吃或不吃脂肪過高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肥肉等。
● 戒煙酒,避免飲用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飲品。
● 適當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和抵抗力。如慢跑、打球等。
● 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比如胃腸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