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漢語漢字
漢,,漢語常用字,讀音是han,從水、難省聲。
漢 hànㄏㄢˋ
● ● 天河:銀~。雲~。氣沖霄~。
● ● 成年男人:~子。老~。
● ● 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族。~人(a.漢族人;b.指漢代的人)。
● ● 中國朝代名:~代。~隸(a.漢代的隸書。b.具有東漢碑刻風格的隸書)。
漢
漢 hàn
〈名〉
● ● (會意。從水難(省去隹)聲。音熯。本義:水名。即漢水)
● ● 同本義,又叫漢江,長江的最大支流[the Hanshui River]
漢, 漢水也。上流曰漾。——《說文》
徐偃王處 漢東。——《韓非子•五蠹》
達於漢陰。——《列子•湯問》
漢之陰。
收眾漢南。——《資治通鑒》
● ● 又如:漢女(傳說中的漢水女神);漢津(漢水);漢陰(漢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陽叫陰,水北岸面太陽叫陽);漢渚(漢水水邊;漢水)
● ● 銀河。也稱雲漢、銀漢、天漢[the Milky Way;the Galaxy]
星漢燦爛。——曹操《步出門夏門行》
● ● 又如:漢沂(銀河邊);漢清(即清漢,天河)
● ●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共歷24帝,統治406年[the Han Dynasty]
匈奴留 漢使。——《漢書•李廣蘇建傳》
不知有漢。——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其實漢賊。——《資治通鑒》
廢漢自立。
● ● 又如:漢宇(漢室。指漢朝。也稱漢家);漢軍(漢朝的軍隊;元、清時稱以漢人編成的軍隊);漢風(漢代的威風或詩風);漢唐(漢代和唐代。因兩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並稱)
● ● 民族名。漢族的簡稱[the Han nationality]。如:漢民族(即漢族);漢禮(漢族禮儀)
● ● 漢族人[the Han people;the Hans]。如:漢軍旗(漢族依照滿洲兵制編入漢軍各旗的人);漢旅(漢人軍隊);漢兒(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對漢人的稱呼)
● ● 男子的俗稱[man]。如:醉漢(喝醉了的男子);單身漢(沒有妻子的人);莽漢(粗魯冒失的男子);老漢;壯漢
● ● 國名[Han state]
● ● (公元221—263)三國之一。史稱季漢,又稱蜀漢。劉備所建
● ● (公元311—347)東晉十六國之一。西晉時李雄稱帝,國號成,至李壽時,改號為漢,史稱成漢,也稱后蜀
● ● (公元917—971)五代十國之一。劉隱稱帝,國號漢,史稱南漢
漾也。東爲滄浪水。從水,難省聲。㵄,古文。呼旰切〖注〗臣鉉等曰:從難省,當作堇。而前作相承去土從大,疑兼從古文省。(漢)漾也。尙書某氏傳曰:泉始出山爲漾。按漾言其微,漢言其盛也。蕭何曰:語曰天漢。其名甚美。東爲滄浪水。禹貢文。水經曰:沔水又東過鄖縣南,又東北流,又屈東南,過武當縣東北。注曰: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庾仲雍漢水記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世俗語譌,音與字變矣。地記曰:水出荊山,東南流爲滄浪之水。余按禹貢言又東爲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爲者,明非他水決入也。葢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爾。纏絡鄢郢,地連紀鄀,咸楚都矣。漁父歌之,不違水地。玉裁按鄭注尙書滄浪之水,言今謂夏水同。故世變名焉,本未嘗謂他水決入。若地記雲出荊山,是他水決入矣。從水,難省聲。按、難、暵字從聲,則下亦云聲是矣。難省聲葢淺人所改,不知文殷元寒合韻之理也。呼旰切。十四部。
【巳集上】【水】漢·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古文〕㵄【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
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
又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又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又【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又【韻補】葉詩建切,音扇。【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漢廣、漢化、漢桓帝、漢家、漢簡
彪形大漢、楚河漢界、好漢不吃眼前虧
“漢”字具體產生於何時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它在漢字體系中出現得比較晚。甲骨文無“漢”字,西周及春秋金文有相似字形。
“漢”通常認為是形聲字,字形從“水”,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與水有關;“難”省去“隹”為聲。關於“漢”的本義,先秦經典《尚書》說:“江漢朝宗於海”“冢導漾,東流於漢,又東,為滄浪之水”。《詩經·大雅·江漢》說,“江漢浮浮,武夫滔滔”,“江漢湯湯,武夫洗洗”。二書所說的“漢”是河流的名稱,即漢江。《詩經·小雅·大東》又說,“維天有漢,鑒亦有光”,同書《雲漢》也說,“倬彼雲漢,昭回於天”。“漢”、“雲漢”指的都是天河。所以上古時代的“漢”字是什麼樣子,還不確定,有待於新材料的出土。
新附①、新附②出自戰國時代楚國的“鄂君啟舟節” ,筆畫稍有差異,結構卻是一致的:下部是形旁“水”,上部是聲旁“難”。這兩個字形曾被認為是沙灘、海灘的“灘”字。從舟節的上下文看,兩個字均為“漢水”義,應是“漢”的古文。這兩個字所指為漢水,是沒有疑義的,問題在於漢為何寫作灘。類似的例子還見於《史記·曆書》,該書“灘”兩見,《索隱》、《集解》都指出“灘”便是“漢”。可見在太史公時代“漢”也可寫作“灘”。(鄂君啟舟節銘文見擴展圖冊)
不過,《說文解字》既說“漢”是“難省聲”,其不省者自當作灘;然而,《說文》又收有“灘”字作為“𤅩”的俗體,與“漢”同在水部,似乎自相矛盾。但從許氏引《詩》“𤅩其干矣”句,今本(《中谷有蓷》)作“暵其干矣”看,實際上“𤅩(灘)”亦得讀hàn。大徐(鉉)在“灘”下注了兩個反切:呼旰切(hàn),又他干切(tān),很值得注意。合理的解釋似乎應該是這樣:灘既是漢的本字,又是𤅩的俗體,即今沙灘、河灘字。易言之,漢與灘古本一字,漢代以後才一分為二,賦予不同意義。
秦漢時期,“漢”的字形基本定型,絕大部分是左水(氵)右(暵的右半部)的結構,都將“隹”省去了,只有極個別的“漢”字又省去水旁。漢代以後,“漢”字在歷代書家筆下出現過多姿多態的形狀,但其基本結構依然是三點水一個(暵的右半部)。不過,行書草書中的“漢”,寫法逐漸呈現簡化的趨勢。新中國成立后,對一些繁難字的偏旁進行簡化,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收集千百年來民間通行的簡體字、行草書偏旁予以整理,將若干字所從的“𡎸”簡化為記號“又”,“漢”字也就成了現在的形狀:漢。
“氵”窄“又”寬,頂部“氵”高,底部左右旁齊平。“氵”,第二點偏左,在橫中線。“又”,フ(橫撇)和捺起筆不相接,兩筆相交于田字格中心右下側,撇尖伸向“氵”下側,捺腳超出上部。
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x | ɑn | |
王力系統 | 元 | h | an | |
董同龢系統 | 元 | x | ɑn | |
周法高系統 | 元 | x | an | |
李方桂系統 | 元 | h | anh | |
西漢 | 元 | |||
東漢 | 元 | |||
魏 | 寒 | an | ||
晉 | 寒 | an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寒桓刪 | ɑn | |
北魏後期北齊 | 寒桓刪 | ɑn | ||
齊梁陳北周隋 | 寒桓 | ɑn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x | ɑn | |
擬音/王力系統 | h | ɑn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x | ɑn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x | ɑn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x | ân | ||
參考資料: |
韻書集成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韻系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漢 | 山 | 去聲 | 二十八翰 | 寒 | 曉 | 開口呼 | 一 | 次清 | 呼旰切 | xɑn | |
集韻 | 灘 | 山 | 平聲 | 上平二十五寒 | 寒 | 透 | 開口呼 | 一 | 次清 | 他干切 | tʰɑn | |
漢 | 山 | 去聲 | 二十八翰 | 寒 | 曉 | 開口呼 | 一 | 次清 | 虛旰切 | xɑn | ||
韻略 | 去聲 | 翰 | 虛汗切 | |||||||||
增韻 | 去聲 | 翰 | 虛汗切 | |||||||||
中原音韻 | 旱 | 去聲 | 寒山 | 曉 | 開口呼 | 全清 | xan | |||||
中州音韻 | 去聲 | 寒山 | 呵干切 | |||||||||
洪武正韻 | 漢 | 去聲 | 九翰 | 寒 | 曉 | 呼 | 全清 | 虛汗切 | xon | |||
分韻撮要 | 漢 | 陰去 | 第三十干趕干割 | 干 | 曉 |
贛語:hon4 男子大漢
粵語:ho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