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柵格
全球信息柵格
全球信息柵格,將全球範圍內互聯的端到端的信息能力、相關程序及人員集合,對戰鬥人員、指揮人員和後勤支援人員所需的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存儲、分發和管理的公共網路信息環境。
GIG將系統分為基礎、通信、計算、全球應用和使用人員五個層次。基礎層次包括體系結構、頻譜分配、法規標準、管理措施等;通信層次包括光纖、衛星、無線通信以及國防基礎信息系統網、遠程接入點、移動用戶管理業務;計算層次包括網路服務、軟體管理、各類資料庫和電子郵件;全球應用層次包括全球指揮控制系統、全球戰鬥支持系統、日常事務處理程序以及醫療保障系統等;使用人員層次包括陸、海、空、天軍及特種部隊等。
用戶層五層。①基礎層。包括體系結構、條令、政策、標準、工程、頻譜分配等。②通信層。以國防信息系統網為核心,包括遍及世界各地的無線電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移動用戶系統、聯合信息分發系統、戰術數據鏈等各種通信系統等。③計算層。包括計算設施,從提供全球/區域服務的國防計算中心,到各個戰區司令部、軍種、兵種司令部、聯合作戰部隊的計算機區域網的伺服器和工作站,直至單兵的野戰攜帶型終端。④應用層。通過部署在世界各地的全球指揮控制系統、全球戰鬥支援系統等,為部隊提供戰場態勢感知、決策支持、情報支持、數據共享、消息傳遞、電子商務/電子數據交換、辦公自動化等多種應用服務。⑤用戶層。
全球信息柵格的信息能力包括四類、七種基本功能,即:計算能力,包括處理功能和存儲功能;通信能力,包括傳輸功能;表示能力,包括人與全球信息柵格之間的交互能力;網路運作能力,包括網路管理、信息分發管理和信息保證三種功能。全球信息柵格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分頭實施的策略進行。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截至2003年,主要是按照已有的全球信息柵格初步設想對現有的柵格和設施進行集成;第二階段截至2010年,主要是在各軍種、兵種內實現全球信息柵格功能;第三階段截至2020年,主要是實現陸、海、空三軍的互聯、互通、互操作,完全建成全球性的信息柵格。
GIG包括了多種專用或租借的通信計算機系統和設備、各種軟體(含應用軟體)和數據,安全服務設備,以及有助於謀求信息優勢的其他相關技術。
GIG可區分處理各類信息的優先順序等。美軍認為,信息交換需求應分為幾個不同的部分,在GIG中,信息交換的需求量依次為武器控制(約佔1/3),指揮控制(約佔1/5),非戰爭的軍事行動00TW(約佔1/5弱),戰場防護,情報、偵察與監視,通信與計算以及勤務保障等。
GIG的設想和發展,能根據作戰人員、決策人員和保障人員的需求,適時地收集、處理、存儲、分發和管理各種信息,這樣就使原有的信息網路和C4ISR系統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信息獲取全球化。GIG是國防信息系統網的延伸和發展,是復蓋全球的軍事行動信息採集和發布,不受地域、天候、時間的限制,真正可以實現“哪裡有信息,哪裡就能上網”,“誰獲取信息,誰就能上網”。
信息交換全維化。據有關報道,美國著名思想庫蘭德公司受美空軍委託於2001年提出了一份研究報告,即“全球信息柵格:做什麼?誰來用?”,提出了“局部提供全球共享”的思想。GIG可以把這種“全球共享”,通過全維、立體、多頻譜、多節點的柵格化信息交換來實現,大大拓展了C4ISR的功能。
信息處理智能化。GIG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由“謀求信息優勢”向“謀求決策優勢”轉化,變“四個任意”為“四個正確”,即: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信息以正確的形式傳遞到正確的接收者手中,同時壓制敵方謀求同樣能力的企圖,從而將信息獲取能力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科學決策能力和作戰能力。
信息設施兼容化。GIG與C4ISR的重要差異還在於,C4ISR主要是計算機與通信設施的聯網,而GIG中既包含計算機網路、通信網路柵格,也包含感測器柵格和武器平台柵格,強調從感測器到射擊器的全程信息一體化兼容,實現任何能發送和接收“0”、“1”數字信號的設備均能與GIG相聯,從而提升整體戰鬥力水平。
信息防護保密化。安全性是GIG實施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也是GIG關注的主要內容。GIG採用縱深防護、多層設置,在網路、鏈路、計算機環境和基礎設施等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維向都建立一套最低限度的防護能力。據有關報道,五角大樓正在對其新的計算機網路———全球信息柵格,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