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紙

便於寫詩、長寬適度的箋紙

薛濤設計的箋紙,是一種便於寫詩,長寬適度的箋。此箋原用作寫詩作為詩箋,後來逐漸用作寫信,甚至官方國札也用此箋,流傳至今。

據《方輿勝覽》記載:中唐時期,“元和初,蜀妓薛濤洪度以紙業,制十色小箋,名薛濤箋,亦名蜀箋。”《薛濤小傳》云:“濤,僑止百花潭,躬撰深紅小箋,裁箋供吟,應酬賢傑,時謂之薛濤箋。”

由來


薛濤紙產生於唐代。唐代名箋紙,又名“浣花箋”。亦名“松花箋”、“減樣箋”、“紅箋”。唐代詩人李商隱《送崔珏往西川》云:“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北宋蘇易簡《文房四譜》云:“元和之初(九世紀初葉),薛濤尚斯色,而好制小詩,惜其幅大,不欲長,乃命匠人狹小為之。蜀中才子既以為便,后裁諸箋亦如是,特名曰薛濤焉。”又說:“府城(指成都)之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為一,皆有橋焉。其一王溪,其一薛濤,以紙為業者家其旁。以浣花潭水造紙故佳,其亦水之宜也。”從這些記載中可知,“薛濤紙”的形制是紅色小幅詩箋,九世紀初造於成都郊外浣花溪的百花潭。這種紅色小箋曾被薛濤用以寫詩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人相唱和,因而名著於文壇,乃濤設計“命匠人狹小為之”。薛濤紙雖只深紅一色,但顏色、花紋甚精巧鮮麗。薛濤紙在我國制箋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后歷代均有仿製。宋代發展了胭脂版紙箋也稱薛濤箋,用產於嘉州(今四川樂山縣)的胭脂樹花染色。宋人詩曰:“名得只從嘉郡樹,樣傳仍自薛濤時。”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認為:“其美在色”。
相傳薛濤紙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製作而成。

發展歷程


薛濤字洪度,生於大曆五年,卒於大和六年(即公元770-832年),享年63歲。原籍長安,幼隨父居成都,八九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后終身未嫁。
1000多年前的薛濤不但會做詩,還擅長書法,平時與文人騷客過從甚密,按今天的話來說其人文化素質甚高。她生活中每天要和紙墨打交道,對紙質的要求自然也十分明確,不但要求紙質細膩、融墨如意,還要在視覺上有色彩、有花紋。而當時四川的紙張大都比較粗糙且色澤單調,遠遠不能滿足文人們的要求,薛濤就考慮自己製造優良的紙種。手工造紙工藝相當複雜,既要有好的造紙原料,又要有好水。好在成都地區盛產竹、麻、木芙蓉等原料,又有水質極好的浣花溪,該溪水含鐵量低懸浮物少,硬度不高,抄造出的紙張潔白光滑,“凡紙張所取之色皆不變而益光艷。”薛濤先是在浣花溪百花潭畔買了房子,和著名詩人杜少陵等作了鄰居。然後雇了工匠辦起了造紙作坊。她設計的產品是一種便於寫詩、長寬度適宜的箋紙,以十張為一榻,使用十分方便。薛濤根據前人用黃薜葉染紙的原理,以芙蓉為原料,煮爛后加入芙蓉花末法,製造彩色箋紙。薛濤箋有十種顏色:深紅、粉紅、杏紅、明黃、鵝黃、深青、淺青、深綠、銅綠和淺雲等十色。薛濤還用塗刷加工方法製作色紙。她在紅花中取染料,再加入膠料配製成塗料塗在紙上。這種塗刷加工與傳統的浸漬染色方法相比,節約了染料,降低了成本。所以,薛濤也被認為是塗布加工紙的創始人。
薛濤發明的薛濤箋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箋紙特點


據載:薛濤用毛筆或毛刷把小紙塗上紅色的雞冠花、荷花及不知名的紅花,將花瓣搗成泥再加清水,經反覆實驗,從紅花中得到染料,並加進一些膠質調勻,塗在紙上,一遍一遍地使顏色均勻塗抹。再以書夾濕紙,用吸水麻紙附貼色紙,再一張張疊壓成摞,壓平陰乾。由此解決了外觀不勻和一次製作多張色紙的問題。薛濤用自己設計的塗刷法,做出了小彩箋。為了變花樣,還將小花瓣灑在小箋上,製成了紅色的彩箋。薛濤使用的塗刷加工製作色紙的方法,與傳統的浸漬方法相比,有省料、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之特點,類似現代的塗布加工工藝。
薛濤名箋有十種顏色: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殘雲。何以特喜紅色,一般認為紅是快樂的顏色,它使人喜悅興奮,也象徵了她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和對愛情的渴望。這可能就是薛濤喜愛紅色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薛濤可能有意打破當時一味黃色的沉悶枯燥的色調。
薛濤紙
薛濤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