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豆

豆科密花豆屬植物

密花豆(學名: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是豆科、密花豆屬植物。

形態特徵


密花豆
密花豆
攀援藤本,幼時呈灌木狀。
小葉紙質或近革質,異形,頂生的兩側對稱,寬橢圓形、寬倒卵形至近圓形,長9-19厘米,寬5-14厘米,先端驟縮為短尾狀,尖頭鈍,基部寬楔形,側生的兩側不對稱,與頂生小葉等大或稍狹,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近無毛或略被微毛,下面脈腋間常有髯毛;側脈6-8對,微彎;小葉柄長5-8毫米,被微毛或無毛;小托葉鑽狀,長3-6毫米。
圓錐花序腋生或生於小枝頂端,長達50厘米,花序軸、花梗被黃褐色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線形,宿存;花萼短小,長3.5-4毫米,萼齒比萼管短2-3倍,下面3齒先端圓或略鈍,長不及1毫米,上面2齒稍長,多少合生,外面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裡面的毛銀灰色,較長;花瓣白色,旗瓣扁圓形,長4-4.5毫米,寬5-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寬楔形,瓣柄長2-2.5毫米;翼瓣斜楔狀長圓形,長3.5-4毫米,基部一側具短尖耳垂,瓣柄長3-3.5毫米;龍骨瓣倒卵形,長約3毫米,基部一側具短尖耳垂,瓣柄長3-3.5毫米;雄蕊內藏,花藥球形,大小均一或幾近均一;子房近無柄,下面被糙伏毛。
莢果近鐮形,長8-11厘米,密被棕色短絨毛,基部具長4-9毫米的果頸;種子扁長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1厘米,種皮紫褐色,薄而脆,光亮。
密花豆
密花豆
花期6月,果期11-12月。

植物形態

攀援木質大藤本,長可達20~30m。老莖扁圓柱形,灰棕褐色,砍斷後有鮮紅色汁液流出,橫斷面可見數圈偏心環。三出複葉互生,葉柄較長;小葉柄上面有1條縱槽,疏被短毛;小托葉針刺狀;頂生小葉片寬橢圓形。長12.5~22cm,寬7.5~15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楔形,全緣,上面有疏短毛,下面脈腋間有短細毛;側生小葉片偏斜卵形,基部不對稱。圓錐花序生於枝頂的葉腋內,長約22cm,花序軸和總花梗均被黃包短柔毛,花梗長約2mm;花萼筒狀,外被白色短毛,萼片5,二唇形,肉質,上面2萼齒合生,兩面均被淡黃色短柔毛;花冠蝶形,黃白色,旗瓣肉質,近圓形,長約8mm,基部具爪;翼瓣與龍骨瓣相同,長約7mm,具爪及耳;雄蕊10,2體,長約1cm;子房上位,密被白色短毛,長約,5mm,花柱稍向上彎,長約4mm,柱頭頭狀。莢果扁平,刀狀,長8~11cm。寬2.5~3cm,頂端圓形,上部較狹,下部較寬,表面被絨毛,有網紋,僅頂部有1粒種子。種子長約2cm,寬約1cm。花期7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

本品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現紅棕色。切面木部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3~8個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質堅硬。氣微,味澀。

藥材顯微

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含棕紅色物。皮層較窄,散有石細胞群,胞腔內充滿棕紅色物;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維管柬異型,由韌皮部與木質部相間排列成數輪。韌皮部最外側為石細胞群與纖維柬組成的厚壁細胞層;射線多被擠壓;分泌細胞甚多,充滿棕紅色物,常數個至10多個切向排列成層;纖維柬較多,非木化至微木化,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石細胞群散在。木質部射線有時含棕紅色物;導管多單個散在,類圓形,直徑約400um;木纖維束亦均形成晶纖維;木薄壁細胞少數含棕紅色物。

分佈範圍


我國特產,分佈於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區。
生於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溝谷或灌叢中。

栽培技術


● 遮陰保濕
在進行扦插之後還需要對苗床進行洒水,洒水要均勻,直到苗床澆透為止,如果育苗沒有在遮陰棚就應當覆膜,搭建1-1.5米高度的遮陰棚,藉助於遮光網來達到遮陰的效果,另外還需要保持土表濕潤,隨干隨澆。
● 中耕除草和施肥
在扦插苗的育苗期生長比較緩慢,其生長很容易受到雜草的限制,因此須定期人工除草,降低雜草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在前期階段,成活苗根系不夠發達,難以充分的吸收土壤養分,所以需要每隔20d對幼苗施加葉面肥,在生根3個月後需要施加濃度為0.02%的複合肥水,而且每月都要施肥,施肥以後還要噴灑清水,保證葉面不會灼傷。
● 煉苗
一般情況下,密花豆育苗時間為一年,後期需移栽到環境相對惡劣的山地環境之中。為提高移栽成活率,在移栽前2-3月內逐漸去除遮蔭網等防護設施,並保持土壤適度乾旱,以鍛煉種苗抗性,提高後期移栽成活率。

主要價值


莖入葯,是中藥雞血藤的主要來源之一,有祛風活血、舒筋活絡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麻木癱瘓、月經不調等症。
【佤葯】密花豆,三葉雞血藤:莖治婦女月經不調,閉經,貧血,腰腿酸痛,四肢麻木《中佤葯》。密花豆,雞血藤,紫梗藤,小豆花:藤莖、根治貧血,月經不調,風濕骨痛《滇省志》。
【侗葯】交把:根皮治貧血;老莖治產後虛弱及一切虛弱症,風濕關節痛,月經不調,貧血,跌打損傷,痢疾,白血病《桂葯編》。叫亞(Jaol Yak):藤莖治吐血,冷痢疾[205]。
【仫佬葯】苗基八:功用同侗族《桂葯編》。
【苗葯】孟鎖巴:功用同侗族《桂葯編》。
【瑤葯】九血藤,腩姐妹,三葉雞血藤,鴨氈美:功用同侗族《桂葯編》。
【彝葯】葉是作:功用同侗族《桂葯編》。
【壯葯】鉤開,扣勒:功用同侗族。
【景頗葯】Myoqzh nup nui:治貧血,閉經,四肢麻木,放射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症《德宏葯錄》。
【阿昌葯】鴿尿血: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葯錄》。
【德昂葯】菠擺汪: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葯錄》。
【瑤葯】九層風:用於風濕癱瘓,風心病,月經不調,貧血[6]。
醫藥:藤莖(雞血藤):苦、甘,溫。補血,活血,通絡。用於月經不調,血虛痿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生長繁殖


通常,密花豆的育苗主要有扦插育苗和實生育苗,其中扦插育苗是最主要的育苗方式。2-5月份階段是育苗時間,其中在3月份前期育苗最適宜,為了使得苗種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使得繁殖期減少,在扦插育苗時應當使用營養袋噴霧進行。
● 插條選取
通常在三四月份氣溫大概保持在15-25℃時間段進行扦插,此時間段雨水比較充沛,密花豆枝條萌動,比較容易存活。選擇的枝條必須要使用超過一年生的,直徑在1-2厘米半木質化的鍵壯無病害枝條作為插穗。收集的枝條應當放置在陰涼處,噴灑清水預防水分蒸發。
● 插穗處理與扦插
插穗剪取時,每插穗保留2-3個芽點,保持插穗長度15-20厘米,插穗直徑1-2厘米間。枝條基部要斜剪呈60°,頂部剪平,以便區分頭尾。基部剪口應距離芽點0.5-1.0厘米,頂端剪口距離最近芽點應在1.0-2.0厘米,剪切的插穗要及時淋水保濕或直接浸泡水中,扦插前放進濃度100毫克/升的ABT1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0分鐘,然後取出備用。扦插前一天將苗床澆透,然後用削尖的木棍與地面保持呈45°夾角在苗床按株行距15×15厘米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