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湖草原影視基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開發於2009年,是集影視拍攝、娛樂休閑、旅遊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由主大門、柴門、敖包、刺陵客棧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佔地面積805萬平方米,是以絲路文化、蒙元文化、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為背景的自然景觀和仿古建築群。
在通湖草原影視基地取景的有電影《刺陵》等作品。
2009年,通湖草原影視基地因電影《刺陵》選址拍攝興建而成;3月,電影《刺陵》劇組進駐拍攝;12月9日,電影《刺陵》在中國上映。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5/m753e27fdcb1d87e98814c45f9689abd7.jpg)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
2017年,通湖草原影視基地對柴門進行拆除重建。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e/mee115ec3e6df8fda9364c09ea9825a64.jpg)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與
沙坡頭一沙相連,隔沙相望,直線距離8.3千米,佔地面積805萬平方米,外緣沙丘環抱,內部核心區濕地佔地面積4平方千米,彙集了沙漠、鹽湖、泉水、濕地、草原、森林、綠洲等自然景觀;主要景點有主大門、柴門、敖包、刺陵客棧等。
![主大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9/m395ed643bb2dee5a44f4e5ddb5a15397.jpg)
主大門
主大門,位於通湖草原影視基地東北端,由售票處、遊客中心、民族商場等組成,設計融入了馬鞍、
馬鐙、
拴馬樁等
蒙古族元素;立在湖中的
銅壺,名為“龍紋雙流提梁銅壺”,是
清朝時期蒙古貴族在重大宴會活動中招待貴賓的一種
茶壺,“雙流”即有兩個
壺嘴,“銅壺”諧音“
通湖”。
![柴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2/m826a5b230344330bfad4c1ceaa20f3dd.jpg)
柴門
柴門,位於通湖草原影視基地北端,是用
沙生植物的柴根搭成門垛和圍牆,“柴”為“財”的諧音,“柴門”也被稱為“財門”。
![敖包](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1/m21834e5121ae831a6424f7a1b17eed0d.jpg)
敖包
敖包,位於通湖草原影視基地北端,是由1個主敖包和多個小敖包組成,敖包是
蒙古語的音譯,是堆子、石堆或鼓包的意思。
![刺陵客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2/md2f964769324b9a84ca47236ec25f158.jpg)
刺陵客棧
刺陵客棧,位於通湖草原影視基地南端,建築為美式大漠酒吧,客棧一樓是大廳,3個古銅色啤酒罐矗立在大廳,擺放著車輪原木桌椅,大廳的正前方是一張
收銀台。二樓客棧有11間客房,25張床位,設雙人間、七人間和套間。二樓拐角的套間設有會客室、棋牌室、卧室、洗浴間。
。
2016年五一期間,通湖草原影視基地開展民俗活動。
2018年4月,通湖草原影視基地舉辦第二屆
風鈴節。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門票100元/人。
通湖草原影視基地開放時間:06:30-22:00。
從銀川坐火車到
中衛市,全程共30公里,然後下車去坐班車到通湖草原影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