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路

詞語

下路,漢語詞語,拼音為xià lù,意思是前方、路邊;猶言下江,指長江下游的地方;路為宋、金、元行政區劃名,元定轄區戶數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

引證解釋


⒈前方;路邊。
韓非子·十過》:“韓 使人之 楚,楚王 因發車騎陳之下路,謂 韓 使者曰:‘報 韓君 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
《南史·謝靈運傳》:“后 秦 郡府將 宋齊 受使至 塗口,行達 桃墟村,見有七人下路聚語,疑非常人,還告郡縣,遣兵隨 齊 掩討禽之。”
元 宮大挺 《七里灘》第三折:“見旗幟上月華日精,諕的些居民從速風迸,呈百般的下路潛藏無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⒉猶言下江,指 長江 下游的地方。
《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這番在下路脫了糧食,裝回頭貨回家,正趁著順風行走。”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他有個妹子,嫁與下路人,住在 前門。”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宦成 聽見那兩個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蕭山縣 的話--下路船上,不論甚麼人,彼此都稱為‘客人’。”
⒊路為 宋、金、元 行政區劃名, 元 定轄區戶數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參見“上路”。
《元史·選舉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