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錦仙
姚錦仙
1990.9-1991.7 河南信陽陸軍學院軍訓
1991.9-1995.7 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生態與環境生物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5.9-1998.7 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0.9-2005.1 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自1998年7月至今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2002.10-2003.1 美國圖蘭大學地質系訪問學者
2009.10(1個月)參加中國大洋協會DY115-21航次大洋科學考察
2010.2 (1個月)參加美國NIH“保護遺傳學最新進展”培訓
現主持課程為“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及實驗”(本科生專業選修課)和“人類性、生育和健康”(全校通選課);曾參與和主講的課程包括“行為生態學”(研究生必修課)、“動物生物學實驗”、“煙台生物學教學實習”、“生態學專業大實驗”(本科生必修課)等多門課程;曾參與編寫和翻譯多本教材。
曾參加多項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並獲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支持。研究領域涉及進化生物學和保護生物學,包括早期生命演化研究,極端環境微生物學(熱泉藍藻)研究,動物比較形態學研究以及現生浮游生物多樣性研究等。
2002年至2003年在美國圖蘭大學地質系作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早期生命演化研究。
進化生物學與保護生物學
1.熱泉藍藻研究
熱泉和海底“黑煙囪”生態系統是極端環境下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其所代表的環境與早期地球環境類似。行化能自養的嗜熱古細菌和藍藻等微生物是該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分子。近年來,國內外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對其中的嗜熱古細菌進行了詳細研究,但是對藍藻的研究則非常有限。近兩年來,我們對在雲南騰衝採集熱泉樣品中的藍藻進行了形態學、分子生物學及生物地理隔離機制的研究。
另外,騰衝熱泉中的部分藍藻也發生了硅化現象,與化石藍藻的化石化過程非常類似。因此,我們對熱泉中的硅化藍藻和化石藍藻進行對比研究,探討地球早期藍藻的化石化機理。
2.版納魚螈研究
版納魚螈是我國特有的瀕危珍稀兩棲動物,無足目的唯一代表物種。因其活動性差,分佈區間有較大的地理阻隔,是很好的生物地理學研究材料;而其獨特的形態學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適應性,可探究無足目動物的生態適應對策及其進化。因此,目前我們採用野外生態學調查以及線粒體基因片段測序等方法,對版納魚螈的地理分佈,種群遺傳結構,生態學適應特徵及其起源演化等進行研究。
3.早期生命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