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統一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台灣釣魚島徵文大賽得主
張統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統一,1949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鄭州,材料科學、工程科學和固體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上海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院長。1978年張統一考入新鄉師範學院徠物理系;1979年大二的他考上北京鋼鐵學院的研究生,先後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1985年博士畢業后,獲得德國洪堡基金會獎學金,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工作;1993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工作;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7月起出任上海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院長。張統一主要從事材料力學性質的研究,研究領域包括材料的機械性能、微觀力學/納米力學、微結構與材料性能的關係、鐵電和壓電材料、薄膜、納米線及納米管、微橋/納米橋實驗、擴散與相變。
張統一
1978年,恢復高考後,張統一參加高考,成績超過了清華大學的錄取線,后被新鄉師範學院(1985年更名為河南師範大學)物理系錄取。
1979年,只讀了一年多的大學的他以高分考過了北京鋼鐵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的錄取線,成為新鄉師範學院物理系77級中第一個考上研究生的學生。
1982年,從北京鋼鐵學院物理化學系金屬物理專業畢業,獲得碩士學位,之後繼續在北京鋼鐵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1985年,獲得北京鋼鐵學院博士學位后,獲得德國洪堡基金會獎學金,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哥庭根大學工作(至1988年)。
1988年—1990年,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1990年—1993年,作為研究科學家在美國耶魯大學工作。
1993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工作。
2002年,被中國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聘請世界著名學者項目”聘請。
2011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當選為香港工程院院士。
2013年9月5日,到訪廣東省先進儲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2014年7月起,出任上海大學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院長,並擔任上海大學教授。
2018徠年4月26日,受聘為青島大學名譽教授。
科研綜述
張統一預測並證實了鋼鐵扭轉和剪切載荷下的氫脆現象。澄清了電絕緣裂紋面上電邊界條件,發展了壓電線性和非線性斷裂力學;實驗證明導電裂紋的電斷裂韌性為材料常數,構築了電致斷裂的理論框架。發展了微觀/納觀力學:建立了微/納橋測試理論和方法及薄膜/基體系統中產生位錯、微/納孿晶和裂紋的臨界厚度理論;給出應力腐蝕中裂紋、腐蝕膜和位錯交互作用的理論解。
學術論著
截至2016年10月,張統一以第一作者及聯合作者身份共發表140多篇SCI學術論文;擁有兩項美國專利和一項國家專利。
科研成果獎勵
1987年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十獲獎人中排第三)。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曾獲香港裘槎高級研究學者獎、美國ASM International Fellow獎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科技獎。
學術交流
截至2016年10月,張統一受邀在中國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大會特邀報告32次,組織並主持三次國際學術會議,包括首次在中國召開的第八屆國際斷裂基礎大會。特邀為Mechanics of Materi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Composites Science & Technology等學報編輯了八期特刊。
教學思想
2017年7月5日,在上海大學錢偉長學院2017屆畢業典禮上,張統一強調我們不僅要做科研,更要做教育,並且希望所有的畢業生們都能夠做一個勇於開拓、勇于堅守、充滿正能量的人。他希望同學們在今後成長的道路上,懂得感恩,銘記責任,樂於奉獻。不斷走向知識和科學的巔峰,為國家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88年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科技獎 |
2001年 | 美國ASM International Fellow Award |
2003年 | 香港裘槎高級研究學者獎 |
2011年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12年 | 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
2012年 | 香港科技大學傑出卓越研究獎 |
2018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數學力學獎” |
2013年張統一當選國際斷裂學會副主席,他還擔任廈門大學兼職教授,兼任遠東及大洋洲斷裂學會副主席、國際斷裂會議執委。
張統一的父親是鄭州鐵路局總工程師,母親為工人;其姐姐和哥哥分別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和中國科技大學。
張統一在材料科學及固體力學的跨學科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為學術界帶來深遠影響,在香港科技大學工作期間,他在壓電斷裂、微觀/納觀力學、薄膜的力學表徵、擴散和滲透等研究範疇上作出重大貢獻。(人民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