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馮·奧貝斯坦
巴爾·馮·奧貝斯坦
雙目先天失明因而裝配了過於嬌貴(時常產生故障的放射紅色光芒的)義眼的奧貝斯坦是萊因哈特一方不可或缺的角色,精於戰略和政治鬥爭,其理性在貫徹過程中毫無轉圜,即便面對皇帝萊因哈特也絕少避讓,被譽為“乾冰之劍”,同時也被同僚們避忌。
宇宙歷796年伊謝爾倫要塞失陷,作為旗艦高級幕僚成員唯一倖存者的奧貝斯坦即將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在審時度勢之後,他決定投效萊因哈特麾下,輔助其成就霸業。歷任宇宙艦隊總參謀長、元帥府事務長等重要職務。宇宙歷798年/新帝國曆1年,羅嚴克拉姆王朝建立之後,奧貝斯坦晉陞為帝國軍元帥,擔任軍部最高長官軍務尚書,為“帝國三長官”之首。新帝國曆3年7月,於費沙的臨時皇宮遭到地球教徒的襲擊,被爆炸物炸傷,拒絕治療而去世。
故事中描述他具有瘦長的體格,頭髮灰白,臉型較長,臉色蒼白無血色,一雙電子義眼在任何情況下都顯得冷徹無比,使得整個面部獃滯缺乏表情。語氣也總是十分冷淡。
早年
奧貝斯坦的家庭背景在作品中沒有詳細說明,估計出身於帝國的下級貴族。出生時已是雙目失明的缺陷兒,後來裝上了電子義眼,得以正常生活。對此他本人說過:
——“如果是在魯道夫大帝的統治時代,我會因‘劣質遺傳因子排除法’而在幼兒時就被殺害了......我痛恨著魯道夫大帝和他的子孫,以及他所創出的一切事物……也就是銀河帝國高登巴姆王朝。”——銀河英雄傳說·黎明篇
由此可以看出,奧貝斯坦對帝國的現狀有強烈的不滿和怨恨,以至於立志要推翻高登巴姆王朝,建立他理想中的新體制。
奧貝斯坦在銀英傳系列作品最早的登場是宇宙歷795年/帝國曆486年的第四次迪亞馬特會戰前夕,時年33歲,任宇宙艦隊司令長米克貝爾加元帥次席副官。以此可以推斷,奧貝斯坦早期在軍中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不受重視的一個中級軍官。
加入萊茵哈特陣營
與作品中的其他一些重要角色(例如奧斯卡·馮·羅嚴塔爾、渥佛根·米達麥亞)相比,奧貝斯坦與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的相遇比較晚,發生在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的第七次伊謝爾倫要塞攻防戰後。此戰中奧貝斯坦作為幕僚多次向要塞駐留艦隊司令漢斯·底特律·馮·傑克特提出有價值的戰術規劃,卻未被採納,結果要塞陷落之際撤出戰場逃回了帝都奧丁。當時帝國軍上層想將其作為替罪羊革職,結果奧貝斯坦求助於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並且直接了當地表露了自己對高登巴姆王朝及門閥貴族政治的強烈仇恨,震驚了萊茵哈特:
——“銀河帝國,不!高登巴姆王朝必須滅亡。我多麼渴望能夠以我自己的手來毀滅它。但是我並沒有那份力量。我所能做到的只有協助新的霸主登場。也就是您,帝國元帥,羅嚴克拉姆伯爵。”——銀河英雄傳說·黎明篇
奧貝斯坦另一番關於“光與影子”的言論也震動了萊茵哈特。結果萊茵哈特以拒絕帝國軍三長官的職位換取了把奧貝斯坦收入麾下的權利。奧貝斯坦不久后被擢升准將,出任萊茵哈特元帥府的參謀總長。
在重要歷史事件中的行動和影響
奧貝斯坦加入了萊茵哈特陣營后,便顯現出其擅長謀略的特點,長期以參謀的身份在萊茵哈特左右出謀劃策,成為此後其決策的重要依據。奧貝斯坦以此對作品中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也可以說為萊茵哈特的霸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新帝國成立后,成為羅嚴克拉姆王朝的首任軍務尚書,也是首封的三個元帥之一。
焦土戰略
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9月,就在楊威利的第十三艦隊兵不血刃地攻佔了伊謝爾倫要塞后,自由行星同盟對銀河帝國發動了規模空前的大侵攻作戰,出動多達8個艦隊,總兵力為三千萬以上。面對這樣的攻勢,奧貝斯坦提出了焦土作戰為中心的戰略,並且被萊茵哈特採納。具體主張是,針對同盟軍打出的將帝國民眾從帝國的專制統治中解放出來的旗號,把邊境上兩百多個星系的防禦力量撤走,同時運走所有的糧食等戰略物資,把供給當地民眾的重擔丟給同盟軍,待其物資耗盡后,又切斷其漫長的補給線。不久同盟軍因為後勤不繼,不但士氣低落,而且在徵收佔領地民眾物資的過程中和民眾發生了激烈衝突,其“解放軍”和“護民軍”的標榜也被徹底打碎。這個戰略取得了成功,並且對其後的亞姆立茲星域會戰的大勝起了關鍵作用,而從長遠來講,更是第一次在帝國的普通民眾間引起了對同盟的反感和仇恨。
救國軍事會議
銀河帝國第36代皇帝佛瑞德里希四世駕崩后,帝國的門閥貴族對萊茵哈特和克勞斯·馮·立典拉德主導的皇位繼承人和新體制不滿,組成了利普休達特同盟。奧貝斯坦指出將有一場不可避免的空前內戰將帝國一分為二。此時,自由行星同盟雖然剛剛經歷了亞姆利茲會戰的大敗,但是為了防範同盟趁帝國內亂之際可能的介入,奧貝斯坦通過釋放同盟軍戰俘亞瑟·林奇少將,挑起了同盟內部救國軍事會議的革命政變。結果,在整個帝國內戰期間,同盟也發生了一分為二的分裂,未能對帝國的內戰有任何影響,萊茵哈特陣營得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條件下擊敗了利普休達特同盟。最後救國軍事會議也以失敗告終,同盟的軍事力量再次遭到損害。
威斯塔朗特事件
宇宙歷797年/帝國曆488年,銀河帝國內部萊茵哈特陣營和利普休達特同盟的內戰態勢已經趨於明朗,利普休達特同盟在接連失敗后,已經收縮到大本營——禿鷹要塞附近。此時傳來了威斯塔朗特星球民眾暴動並且殺死了領主的消息,該領主正是利普休達特同盟的盟主布朗胥百克公爵的侄子,因此布朗胥百克公爵喪心病狂地使用核武器攻擊威斯塔朗特星球。萊茵哈特得到了這個情報,而且決定立刻阻止這次大屠殺,但是遭到了奧貝斯坦的反對。奧貝斯坦的理由是,放任這次暴行發生可以徹底揭露門閥貴族的殘忍本質,使得帝國的民心徹底倒向萊茵哈特一邊。萊茵哈特也知道這是馬基雅維利主義的論調(即為了高尚的目的不惜採取惡劣的手段),但是由於奧貝斯坦故意把兩個小時后就會引爆的核武器說成是四個小時后才會引爆,結果在萊茵哈特猶豫不決之際,奧貝斯坦派出了偵察艦,拍攝下了核武器襲擊過後威斯塔朗特一片死寂的場面。這次事件正如奧貝斯坦所預料的一樣,“現在連小孩都知道正義站在我們這一方”,但是他的冷酷本質也表現的非常徹底。另外,這個事件使得萊茵哈特與行事正派的吉爾菲艾斯之間的關係出現了裂痕。
吉爾菲艾斯之死
奧貝斯坦雖然擅長謀略,但是他的冷酷和不擇手段的特點,每每與萊茵哈特的心腹齊格飛·吉爾菲艾斯不合。另一方面,奧貝斯坦也再三反對萊茵哈特給予吉爾菲艾斯超過眾人的特權,認為這種“第二人”的存在不但不必要,而且很不利於建立穩固的陣營和體制,而吉爾菲艾斯也把奧貝斯坦說成是“危險的人”。因此,奧貝斯坦和吉爾菲艾斯之間的爭端越來越激烈,其頂點就是對威斯塔朗特事件的態度。到了宇宙歷797年/帝國曆488年的8月末,利普休達特同盟在內戰中被徹底消滅,盟主布朗胥百克公爵的副官和心腹安斯巴哈准將利用受降儀式刺殺萊茵哈特。由於奧貝斯坦的提議,在這次受降儀式上第一次禁止包括吉爾菲艾斯在內的所以將官攜帶武器,結果吉爾菲艾斯為了保護萊茵哈特用身體擋住安斯巴哈的光槍,重傷而亡。不論奧貝斯坦是否應該對吉爾菲艾斯的死負責,至少可以肯定,奧貝斯坦是樂於見到這個結果的,從此既沒有了“第二人”,奧貝斯坦也得以放開手施展謀略。然而,萊茵哈特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幾乎是“喪失了半個自己”,而且一直為吉爾菲艾斯的死感到自責。
逝世
在萊茵哈特病危之際,奧貝斯坦最後一次施展了冷酷的謀略。此次他以萊茵哈特本人為誘餌,放出了萊茵哈特病情有所好轉的假消息,引出地球教潛伏在新帝都費沙的最後一批成員,孤注一擲對萊茵哈特進行刺殺。結果因為帝國軍方面早有防備,此次刺殺失敗,地球教的實際掌權者德·維利被伊謝爾倫革命軍的總司令尤里安·敏茲擊斃,地球教從此也宣告滅亡。奧貝斯坦還事先轉移了萊茵哈特的病房,致使地球教的爆破沒有危及萊茵哈特,自己卻身受重傷。在彌留之際,奧貝斯坦拒絕了手術,簡單交待了後事,過了30秒后就辭世了。逝於宇宙歷801年/新帝國曆3年7月26日,比萊茵哈特的逝世早了一到兩個小時而已。對於奧貝斯坦的死亡原因一直存在爭論,到底是他自己有意識的選擇作為萊茵哈特的影子隨著萊茵哈特死去,還是因為單純的謀划疏忽導致自己身亡,可能除了他自己以外,沒有人能夠看透。
人稱“乾冰之劍”、“冷血義眼”、“帝國之印”、“絕對零度的剃刀”、“會呼吸的毒藥”。
縱觀全書,奧貝斯坦的“業績”當中,以威斯塔朗特慘案的觸發為首,動議萊因哈特解除吉爾菲艾斯特殊場合下的佩槍權、海尼森大割草等,都讓此君背負了“冷血”、“陰暗”、“卑鄙”的惡名,但毫無疑問,這些行為的有效性在書中顯而易見。作為光芒萬丈的萊因哈特的“影子”,奧貝斯坦的稱職在全書中略見一斑。
可以說,奧貝斯坦是除了皇帝之外帝國最重要的人物。由於奉行絕對的高效率思想,主張皇權至上,加之在處理事務時幾乎不摻雜任何感情,因而得不到帝國高級將領們的理解,但他在處理戰略問題和政治問題上具有無人可比的能力,從亞姆立扎會戰開始,後來推翻舊帝國統治,吞併同盟,直到遭到地球教徒暗殺,奧貝斯坦始終沒有在戰場上建立任何實質的武勛,但這期間每一次大規模的政戰行動,他都在幕後進行著策劃。從這一點來講,他的作用不亞於任何一個前線的將領。如果評價奧貝斯坦在萊因哈特麾下的幾年時間,作者對他的最後一次形容最貼切不過:“一直到死,奧貝斯坦的影子都和皇帝重合在一起。”略有諷刺的是,對於大量讀者而言,終其一生排除皇帝身邊“第二人”的他,正是皇帝身邊不可或缺的“第二人”。
如果說全書當中能夠體現出奧貝斯坦作為“人”的感情色彩的場景,莫過於他在投效萊因哈特之前坦陳自己對“惡劣遺傳因子排除法”和高登巴姆(黃金樹)的痛恨和豢養流浪斑點老狗,尤其是後者曾經引發眾帝國將領的驚嘆,當然,也為這個除了老狗、管家之外別無親眷(至少在正傳中沒有提出過)的孤獨男子賺來了不少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