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學

文體學

文體學,一譯風格學,現大都譯為文體學。它是一門研究文本體裁的特徵、本質及其規律,介於語言學、文藝學、美學、心理學等學科之間,方興未艾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正處於發展、完善的階段。但目前學術界對文體學的定義及其內涵的理解還從說不一,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觀點。

概述


文體學,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觀點:
文體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如李龍植的《文體學與語言實踐》:“文體就是在特定的交際領域。通過有目的地選擇所產生的表現手段和表達方式的總體。它是在歷史上形成的,同時被整個社會所接受的完整體系。文體學就是研究和探討這些體系的科學。它是為了更加有效地表達思想,對選擇和運用語言材料的原則進行研究的語言學的一獨立分科。”英國哈特曼和斯托克《語言與語言詞典》:“STYLISTICS風格學、修辭學:應用語言知識去研究風格(style)的學問。”(style、stylistics,現譯文體、文體學)並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分支學科:語言風格學、語音風格學、統計風格學。《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風格學stylistics:對於表達風格的語言手段(如修乎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自古以來,風格就是一種研究對象。”英國A.布洛克等《現代思潮辭典》:“stylistics風格學: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在不同語境下使用語言的特點,尤指文學語言,並拭圖確立能夠說明個人及社會群體在使用他們的語言時所作的特定選擇的原則。”
文體學是文藝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金哲等主編的《世界新學科總覽》(1986):“文藝風格學:亦稱文藝文體學,簡稱風格學,是本世紀60年代在西方語言學和文藝學之間新興的一門邊緣學科。它誕生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由於它批發現代語言學的理論和實踐引入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使西方當代文藝學的面貌為之一新,其發展和影響日益受到學術界的矚目。”日本竹內敏雄《美學百科辭典》(1974):“文體學原則上可以理解為是研究散文所表達現來的語言形成的學科。”“文體學具有一種文藝理論的側面。”美國阿伯拉姆《簡明外國文學詞典》(1981):“風格學(stylistics):特別是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風格學一直指分析文學作品的一種方法。一方法主張用‘客觀的’來分析文學作品的風格。”英國羅吉·福勒《現代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詞典》(1987):“‘文體學’一詞源自‘文體’,它是文學研究一個分枝。某些文論史家將任何著重語言中包含的諸種因素(如比喻、語言結構、句法等)的文學研究方法都稱為‘文體學’,這種作法容易導致語解,因為文體學具有它自己的原則和方法,它也是文學批評史上可以獨立成章的一個部分。”
文體學具有自己的獨立性,絕非是哪門學科的附屬,其研究範圍極其廣闊。這種對文體學的新的認識,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並開始為國內外的許多學者所接受。如美國韋勒克·沃倫的《文學理論》:
有人試圖把文體學僅僅看做語言學的一個分支,但是,文體學不論算不算一門獨立的學科,都有自己明確的問題要討論。其中的一部分問題看來屬於所有(或實際上所有)人類的口語的範疇。從這一廣義出發,文體學研究一切能夠獲得某種特別表達力的語言手段,因此,比文學甚至修辭學的研究範圍更廣大。所有能夠使語言獲得強調和清晰的手段均可置於文體學的研究範疇內:一切語言中,甚至最原始的語言中充滿的隱喻;一切修辭手段;一切積壓法結構模式。
這就是說,語言學的探討範圍涵蓋不了文體學的研究內容,就語言現象而言,文體所涉及的方面也已超出了語言學的範疇。它是一門“有自己明確問題要討論”的獨立學科。竹內敏雄《美學百科辭典》又認為:“最近又出現新動向,即從作品語言結構的興趣出發重視文體問題,企圖在文體學中探求語言學和文藝學的媒介作用。”有些文學評論家發現,在研究文學作品語言現象時,語言學的方法和理論往往無能為力。因此他們試圖從文體學的建構中去尋找一種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適應所有語言現象研究的需求,並使文體學成為文藝學和語言學這兩門學互相溝通的媒介和交匯點。如德國的W.施奈德,H.賽德勒等就進行了這種文體學形成的嘗試,他們都以包括文藝作品在內在一般語言表現作為對象。我國王佐良先生的《英語文體學研究及其他》(1978)一文,也主張儘快促成一門包括語言學又涵蓋文學的新的文體學的誕生。他認為:
用現代語言學的方式來研究文體是一個成就,然而在文學語言面前,特別是形象語言面前,語言學家都望而卻步了。……在這種時候,人們不由得不想到那門老的,可以至少上溯亞里斯多德的修辭學,想到在二十世紀對於文學語言進行了精湛分析的文學批評家(I.A.Richards,William,Empsom,CleanthBrooks等人,想到Curtius與Learis等)把刷新文學語言同歐洲或英國文化前途聯繫起來的有抱負的文學研究者了。難道這些人的努力都是完全無助於文體學研究的嗎?還是要等時間來促成一個既包括語言學又包括文藝學的新的綜合呢?
這就是說,早就從亞里期多德開始,歷史上的一些修辭學家、文學批評和文學研究者,就已經對文學語言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一門完全涵蓋語言學、文藝學的新的文學早已在歷史中得到長期孕育,它的成熟和獨立是水到渠成的事。
以上這些代表性的觀點和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外學者,對文體學這門學科從單一側面到綜合整體、從平面到立體的認識的歷史過程和發展態勢。可見,文體學是時代文體高度發展的產物,是現代語言學、文藝學相互滲透、融合的必然結果。

特點及研究對象


文體學處於個較高的學科層次,具有獨立性、邊緣性、綜合性等性質。
文體學是一門具有特定的研究對象、原則和方法的獨立學科。它所研究的體裁現象,任何一門學科也無法囊括。與體裁相關的學科往往只探討與己與有關的體裁某一側面,而對於其他方面則漠不關心。它探討的文體特徵、本質及其規律,雖然涉及眾多學科,但卻構成一個完整、獨立的體系,有明確的討論問題,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取代它對體裁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文體學在借鑒有關學科技巧的基礎上,開始形成自己的獨特的研究方法,遠在我國南朝梁化,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提出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古代文體論研究方法,已開始顯示出文體論的獨立勢頭。這套方法至今仍對文體某些層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響。
文體學是一門橫斷眾多領域的邊緣學科。邊緣學科的特點是,應用一門科學的方法去研究另一門科學的對象,使得不同的科學方法和對象有機地結合起來。文體學生長於若干學科的交界處,並不斷滲透以擴展自己的領域。它把有些表面相互獨立、彼此分離的學科從橫向溝通起來,打破了學科間的傳統疆域,從而使某些學科如語言學、文學批評等的面貌為之一新。文體學使不同領域邊界銜接、融合的性質,促進了不同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並逐漸趨於一體化。文體學的邊緣性,也是近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向的一種體現,即科學技術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互相滲透、科學技術化和技術科學化、科學的整體化和傳統學科的解體。
文體學是一門須多學科、多角度探討的綜合學科。它不能單從某一學科角度或某一側面去進行研究,而需要靠多學科的聯手協作。因為文體學的研究對象——文本體裁,是橫著伸向許多學科之中,如語言學、文藝學、文章學、美學、心理學、圖書分類學、編輯學、翻譯學、鑒別學等等,成為它們的一種共有現象。它所研究的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過去人們劃分的一些傳統學科領域。可見,單一的學科方法和視角,只能認識體裁的某一側面和局部,無法從不同維面和層次上去透視體裁的內在本質和深層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