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巴日
舍巴日
土家舍巴日是土家族的特有節日。“舍巴”,意為“擺手”,“日”即“做”。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它是苗族、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
土家族歷史悠久,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土家族舍巴日是以緬懷祖德、慶豐祈福為願景的一種風格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一般在正月或農曆三月舉行,分舍巴祭、舍巴樂兩大部分。它涵蓋了土家擺手、毛古斯、梯瑪歌、擺手歌、神話、傳說、音樂、舞蹈及土家織錦、民間戲劇、民間遊藝、民間剪紙等一系列原生態文化現象,具有民族文化、道德、倫理、教育等諸多傳承功能和強大的文化凝聚力,是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賴以薪火相傳的綜合載體。
舍巴日“擺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的叫“大擺手”。“大擺手”規模大、套數多、時間長,歷時七、八天,與集市貿易、文藝體育活動一起,在“擺手堂”前舉行。“擺手堂”,在土王祠。“小擺手”規模小,套數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舉行。
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舍巴日”,土家語,又稱“舍巴巴”,“舍巴”擺手之意,“日”,動詞,“做”之意。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相傳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種戰舞,始於遠古,繁盛於明清時期。舍巴分為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跳擺手舞不拘人數多少,多者上萬,少者數百,擺手時以鳴大鑼、擊大鼓呼應節奏,氣勢恢宏,動人心魄。主要特點是手腳呈同邊動作,翩翩進退,成對成雙,節奏鮮明生動。擺手歌長達數萬行,堪稱土家族史詩。
舍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