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顯化寺

盤山顯化寺

盤山又名盆山,位於天鎮城東南十餘里,人們見此山形如盤龍,將原名“盆山”改為“盤山”。現存檔山寺院遺跡為明宣德二年九月欽差鎮守天城太監傅公創業,並奉敕賜,據盤山碑記:開始一朱姓道人來此,后托神異,建寺。

歷史


據傳說,燕王篡位,建文帝朱允炆曾遁逃於此。又《天仙遺跡記》說:明宣德二年,
有一馮姓采樵者在此看見衣著紅、綠、黃三人丰采神異,對弈於泉西之石坪,馮旁觀良久,一曰:“爾可速去,不聞爛柯事乎,即歸告郡守,此地可多建祠宇,為諸仙游息地”。等郡守趕來時遠遠看見三個仙人乘鶴騎鹿飛去。至今石坪上棋盤、足跡猶存。明正德二年閏二月十五日正殿(釋迦殿)失火燒毀,天城城中處士王清等人集資募捐重建;弘治十七年又修,在此期間,有游擊將軍董公主持並開鑿觀音、仙人洞兩。明嘉靖十六年由於寺院年久失修,殿宇傾頹,又修。並新建玉皇閣,牌樓等。於十八年完工,此時寺院已為佛、儒、道雜混的道場,次后,歷代屢有修葺。

介紹


盤山最著名的是八景,這裡山勢陡峭,巍峨挺拔。東山崖上有一石罅湧出泉水,水沿著一條長達數十米的狹槽,彎曲流下,水聲潺潺,注入山腳下一泉內,故名“一線泉”。在泉旁,拾級而上,山腰有石窟,俗稱大、小石洞,小石洞,名為觀音洞,又叫仙人洞。洞內正壁神台上刻有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騎獸像,兩側為十八羅漢,這些作品皆為浮雕凸體彩繪像。窟頂常年滲水,常聚滴而下,落地擊聲如鼓,故有“水打洞”之稱。該洞寬3.4米,深3.9米,高2.58米。大石洞開鑿觀音洞北側在峭壁上,形勢險要,攀登艱難,進入此洞需經過一條淺道獨木橋方可進入,此橋也叫仙人橋,為盤山八景之一。洞內原塑有送子觀音像,(見圖片)並在菩薩身上塑有十八個形態各異的娃娃又稱十八羅漢戲菩薩。在當地民間結婚成親或生子后,善男信女們都要到這裡上香叩拜拴紅線,以祈求早生貴子和保佑平安。在山下寺院大殿前有一古松,相傳為唐代所栽,高約十餘米,樹圍達六米之多,樹冠如蓋,傲然屹立,有“盆麗唐松”之稱。此外盤山八景中還有連理槐抱榆樹和為人讚頌的:“日落晚霞”。還有被稱作花中之王的盤山牡丹,也獨具秀色。盤山,風景秀麗,遠近馳名,令人神往。昔日香火旺盛,遊人絡繹不絕,文革中雖然毀壞,但仍有無名信士朝禮,香火殘存。

顯化寺


盤山顯化寺其整體布局為南北向,主體建築依次韋陀殿,釋迦殿,文殊樓。南從牌樓入一空曠大院,為遊人停放車馬歇息,該院東側為聖人殿,又稱文廟,面寬三間,單椽硬山頂,其建築形式俗稱“蹬里藏身”。西南角為奶奶廟,正面為一高約5米的台基,中央有石券通道可拾級而上。迎面為韋陀殿,面寬三間,單椽懸山頂,殿內塑有釋迦牟尼和三聖諸像,殿前東側為唐松,西側為鐘樓,單椽歇山頂。後院正面為文殊樓,面寬五間,兩層作硬山頂。樓上塑有五文殊像,樓下為三孔窯洞式殿堂,稱阿彌陀佛洞,中央塑阿彌陀佛像,兩側房間為方丈、法師的寮房。文殊樓東西側為兩層配殿,東為觀音殿、西為地藏殿。並設有戒堂,清宣統二年曾於此立壇傳戒。在該院外西側為昊天閣,又稱玉皇閣,兩層兩椽歇山頂。東側為禪院,正面為九仙殿,面寬三間,單椽硬山頂,西屋為客堂,南端為重椽卷棚式齋堂。
除以上建築外,位於寺院南側山坡上的磚塔。人稱“十方塔”的僧塔七座,這是埋葬歷代圓寂方丈的地方。其中九仙殿後山腰上的阿育王式塔,據傳年代最久,為盤山寺第一代僧人衣冠塔,但今俱毀,已無從查考。1967年,盤山顯化寺這坐遠近聞名的風景名勝古迹被毀於一旦,古松被砍,殿宇被拆,文物塑像,佛銅佛鐵及木料被劫一空,可謂空前災難毀之貽盡;留下的只是人們茶餘飯後不盡回味。如今這座古代名剎雖經民間集資,又進行重新修葺;但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