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鳥

小翠鳥

小翠鳥(學名:Alcedo pusilla)是佛法僧目翠鳥科的鳥類。它們整體由兩種顏色組成,頭、上體、翅膀深藍色,下體是純白色。

該物種主要生活在沿海地區和沿海平原,它們的棲息地差別很大,沿海林地、池塘,溪流、森林、紅樹林、沼澤。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

分佈於澳大利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

形態特徵


小翠鳥
小翠鳥
小翠鳥身長11厘米,雄鳥體重10-14克,雌鳥體重10-12克。它們整體由兩種顏色組成,頭、上體、翅膀深藍色。下體是純白色。在喙基處有一塊白斑,頸項兩側有斑紋。在胸部的兩側和兩翼也是藍色,隱藏在翼角處。.虹膜棕黑色如圓圈包圍著黑眼。腿是灰棕色。前額、臉頰有黑斑。胸部兩側有黑色羽毛組成的界紋。
嘴粗直,長而堅,嘴脊圓形;鼻溝不著;翼尖長,第1片初級飛羽稍短,第 3、4片最長;尾短圓;體羽艷麗而具光輝,常有藍或綠色。頭大頸短,翼短圓,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長大而尖,嘴峰圓鈍,腳甚短,趾細弱,第4趾與第3趾大部分並連,與第2趾僅基部並連。尾脂腺被(冉羽)。兩側存在烏喙骨,胸骨后緣有4個缺刻,胸骨柄單純為外棘所成。

棲息環境


該物種主要生活在沿海地區和沿海平原,它們的棲息地差別很大,沿海林地、池塘,溪流、森林、紅樹林、沼澤。在海拔高達540米的新幾內亞和850米的阿瑟頓山上,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哈馬黑拉,幾乎完全是在紅樹林和許多小島嶼,其棲息地嚴格沿海。

生活習性


性孤獨,平時常獨棲在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伺機獵食,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翠鳥扎入水中后,還能保持極佳的視力,因為它的眼睛進入水中后,能迅速調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所以捕魚本領很強。

分佈範圍


分佈於澳大利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
小翠鳥分布圖
小翠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營巢於紅樹林中,白蟻蛀空的樹,白蟻堡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巢10厘米高,13厘米寬,直徑3厘米,15厘米長,幼鳥九天離開巢。產卵期在不同的地區略有差別:在昆士蘭州是11月和2月,在新幾內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是2月。每窩產卵6-7枚。卵色純白,輝亮,稍具斑點,大小約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窩;孵化期約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鳥喂雛。

亞種分佈


小翠鳥(9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分 布
1小翠鳥瓜達爾亞種Alcedo pusilla aolae瓜達爾卡納爾島(英屬所羅門)
2小翠鳥布干維爾亞種Alcedo pusilla bougainvillei所羅門、從布卡和布干維爾至舒瓦瑟爾、聖伊莎貝爾和佛羅里達。
3小翠鳥昆士蘭亞種Alcedo pusilla halli昆士蘭州東北到來吉寶灣
4小翠鳥哈馬黑拉亞種Alcedo pusilla halmaherae哈馬黑拉、摩鹿加群島
5小翠鳥海爾芬克亞種Alcedo pusilla laetior新幾內亞、海爾芬克灣至阿斯特羅萊布灣
6小翠鳥俾斯麥群島亞種Alcedo pusilla masauji俾斯麥群島、新漢諾威、新愛爾蘭、塔巴爾和英國
7小翠鳥指名亞種Alcedo pusilla pusilla巴布亞、阿魯、新幾內亞、托雷斯海峽島嶼、約克角半島
8小翠鳥澳大利亞亞種Alcedo pusilla ramsayi澳大利亞,梅爾維爾和維多利亞島到約克角半島
9小翠鳥所羅門亞種Alcedo pusilla richardsi所羅門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