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順鎮

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

河順鎮位於林州市東北部,林州火車站建於境內,交通發達,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114平方公里,轄39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295個村民小組,68180人(2018年戶籍人口)。1992年被河南省命名為“中州名鎮”,1995年被確定為“河南省改革發展建設綜合試點鎮”,1998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範鎮”,2005年榮獲“河南省敬老模範鄉鎮”稱號,2006年7月被安陽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歷史沿革


民國設區至1954年。
1958年8月,設立河順公社。
1983年12月,改稱河順鄉。
1988年12月,撤鄉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順鎮地處林州市東北部,東與安陽縣磊口鄉接壤,南與橫水鎮交界,西與姚村鎮、陵陽鎮毗鄰,北與東崗鎮相連,區域面積1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河順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主要山脈為太行山余支,境內最高峰倉龍牆位於井上村,海拔787米;最低點位於鎮西部嶺西盆地,海拔230米。

氣候

河順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短暫,多風少雨;夏季潮濕,降水集中;秋季涼爽,旱澇不均;冬季漫長,既干又冷。多年平均氣溫13.2℃,1月平均氣溫-2℃,極端最低氣溫-23.6℃(1976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6℃,極端最高氣溫40.8℃(1986年7月21日)。最低月均氣溫-2.4℃(1976年12月),最高月均氣溫26℃(1998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4℃。無霜期年平均195天,最長達223天,最短為174天。0℃以上持續期295天(一般為2月21日~12月6日)。年平均降水量678.55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081毫米(1982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19.4毫米(196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自然災害

河順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雹災、風災等。旱災年均發生三次,主要發生在5~10月,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於1997年4~10月,受災面積達2.6萬畝,1.2萬人飲水困難。

自然資源


河順鎮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礦石、鈉長石、白雲石、花崗岩等20餘個普通和稀有珍貴礦種。其中鐵礦儲量1446.8萬噸,已開採1421萬噸。白雲石遠景儲量10億噸以上。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河順鎮轄河順、馬家墳、東里、西里、柳泉、上坡、井上、付家溝、百石灣、黃家坡、前庄、可樂山、東馬安、北葦底、南葦底、申家腦、魏庄、郭庄、河灣、栗家溝、龐村、西曲陽、楊家營、東曲陽、南曲陽、官莊、西庄、西皇墓、馬家山、石村、城北、申村、東寨、郭家莊、東皇墓、段家窯、石口、屯頭、東山、王家溝、路家腦4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9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河順鎮下轄4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河順村西北區行政街1號。
河順村東寨村路家腦村馬家墳村城北村段家窯村
柳泉村井上村申家腦村東曲陽村申村村東皇墓村
東里村官莊村王家溝村南曲陽村東馬安村石口村
上坡村百石灣村魏家莊村西曲陽村郭庄村東山村
西里村南葦底村河灣村楊家營村付家溝村屯頭村
可樂山村北葦底村栗家溝村馬家山村西庄村郭家莊村
前庄村黃家坡村龐村村石村村西皇墓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河順鎮轄區總人口6.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000人,城鎮化率23.8%,另有流動人口5200人。總人口中,男性32010人,佔50.8%;女性30990人,佔49.2%;14歲以下9450人,佔15%;15~64歲37800人,佔60%;65歲以上15750人,佔25%。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0.4‰,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4.6‰。
2017年,河順鎮常住人口60592人。
截至2018年末,河順鎮戶籍人口6818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河順鎮財政總收入4964萬元,比上年增長2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00萬元,增值稅1293萬元,企業所得稅1191萬元,個人所得稅51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27元,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10357元。
2018年,河順鎮有工業企業156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農業

河順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8萬畝,人均0.65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08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329噸,人均370千克。其中小麥9058噸,玉米1327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末,規模養殖戶達到1000戶,年出欄生豬12.5萬頭,家禽存欄120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2億元。
截至2011年末,河順鎮累計造林4.3萬畝,其中防護林3.8萬畝,經濟林5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00萬株,林木覆蓋率25%,果林種植面積1000畝。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50台。

工業

河順鎮工業形成以煤機裝備製造、石墨碳素、機械鑄造、玻璃製品為主的支柱產業。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比上年增長26%。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1家。

商業

2011年末,河順鎮有商業網點850個,職工3021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120萬元,比上年增長5%;集市貿易成交額4350萬元,比上年增長5.2%。

金融

2011年末,河順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1億元,比上年增長6%;各項貸款餘額2.8億元,比上年增長3.9%。

文化


● 地名由來
河順鎮因轄區南北有兩條季節性河流,取吉祥義為河順。

交通


河順鎮境內有中南鐵路、京廣鐵路安林支線、林長高速公路、安姚大道貫穿全境,有縣鄉(鎮)級公路9條,總長58千米。全鎮41個村道路進行了水泥硬化。2011年末,鎮區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70班次,日均客運量2215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河順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兒童860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35所,在校生4271人,專任教師22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初中3所,在校生1787人,專任教師10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9所。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87%。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7.94%,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河順鎮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1個。各類科技人才61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20人,經營管理人才52人,技能人才160人,農村實用人才80人;高新技術產品4個。

文體事業

1995年,建成河順有線廣播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5600戶,入戶率32.9%。
2011年末,河順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6個。各類圖書室35個,藏書13萬冊。攝影、文學等業餘文化創作人員29人。
2011年末,河順鎮有體育場地4個,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河順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衛生院1個;病床7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60張;固定資產總值4520萬元。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6萬人次,住院手術906台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4420人,參合率99.1%。

社會保障

2011年,河順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14戶,人數2479人,月支出17.21萬元,比上年增長5.2%,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4人,支出14.4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5人,支出6萬元,比上年增長3%。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48人次,支出7.64萬元,比上年增長6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2萬元,比上年增長4.7%。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河順鎮有郵政分局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期刊2100份(冊),業務收入190萬元。電信企業3家,固定電話用戶1.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4萬戶,寬頻接入用戶總數4600戶。
● 供電
2011年末,河順鎮鎮區有變電站1個,供電站1個,主變壓器3台,總容量146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0條,總長度128千米。每月用電負荷76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