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痔散
中醫外用成藥
枯痔療法是在外敷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追溯起來早在唐代已有萌芽。《外治秘葯》的記載,可以說是最早使用水銀、白礬作為枯痔的藥物。南宋《魏氏家藏方》首先記載了枯痔療法的使用過程。《外科正宗》指出:“諸痔欲斷其根,必須枯葯”。它將枯痔散直接塗敷於痔核表面。明代陳實功對枯痔療法進一步改進,製成療效高的“三品一條槍”和“枯痔散”,同時對枯痔葯的製法、砒中毒的防治也有詳盡的說明,受到後世的推崇。清代張璐對枯痔散的製作、使用和注意事項也有論述,這些對後世醫家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醫所謂的枯痔概念,是通過藥物作用使痔核脫水、乾枯、壞死。這與西醫的痔壞死療法:如冷凍療法、注射壞死療法等有相似之處。枯痔散為摻葯的一種,很早即用於治療痔瘡,具有獨特的功效。
自南宋以來,用枯痔散治療痔瘡多由民間專科醫生掌握,一般都是家傳,配方往往保密。
枯痔散常用配方
《張氏醫通》:砒霜30g,白礬60g,輕粉12g,蟾酥6g,天靈蓋一塊;
《殤醫大全》:白砒、明礬、勤奮、硃砂;
《增廣驗方新編》:紅砒、枯礬、烏梅肉、硃砂;
丁氏方:信石、明礬、明雄黃。
從這些配方可以看出,枯痔散的主要藥物是“砒”和“明礬”,而起、其他藥物,如輕粉、硃砂、烏梅肉等只是作為“佐葯”和“使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又名白砒、信石,由砒石煉製升華而得。足夠或醫學將砒用於治療痔瘡是取其“大毒去腐”、“化腐乾枯”的藥性。
明礬,即硫酸鉀鋁,,有名白礬、白君,脫水后叫枯礬,有礬石提煉而成。祖國醫學吧明礬作為藥物來治病,是取其“性味酸寒,澀二無毒”的藥性,中醫認為“酸可收斂,澀可固脫”,適合治療痔疾。
(1)一號枯痔散
組成:明礬6000g,白信石300g,明雄黃360g。
製法:先將明礬融化,而後加入信石、雄黃熬成泥狀,冷卻后研粉。
用法:以蒸餾水調成糊狀,敷於痔核表面。
功用:枯痔化腐。
主治:Ⅲ期內痔、嵌頓性內痔。
禁忌:有肝臟損害者忌用。
(2)二號枯痔散
組成:明礬6000g,白信石120g,雄黃360g。
製法:同一號枯痔散
用法:同一號枯痔散
功用:枯痔化腐,但作用較一號枯痔散為弱。
主治:Ⅲ期內痔、嵌頓性內痔(體質較弱者)。
枯痔散中有含有砒、鋁、汞、硫等多種化學物,這些藥物腐蝕性大,有較強的收斂殺菌作用。以糊狀劑外用,僅使內痔發生緩慢漸進乾性壞死,藥物腐蝕組織的範圍僅在接觸的局部,不易向周圍健康組織擴散;又由於被腐蝕組織的痔組織出現硬殼狀痂皮,當痂皮脫落時,組織以修復,顧治療不易出現感染和出血的合併症。
主要是脫出的Ⅱ、Ⅲ期內痔,包括內痔較窄壞死、巨大型Ⅲ期內痔、Ⅲ期內痔合併有直腸黏膜脫垂。
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急性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結直腸急性炎症、腹瀉、痢疾;出血體質患者及孕婦忌用。
治療時患者取側卧位,先將內痔、拖出於肛門外,鹽水棉球清洗脫出的痔核,用凡士林油膏雙層棉紙條僅僅嵌塞在內痔上,再以紙條反熠包裹,外加紗布棉墊固定。每日換藥兩次。痔核較小的,患者體質又較差的,可選用二號方,病囑患者宜多飲糖水和綠豆湯,以減輕藥物副作用。
敷藥后痔核呈暗紅色或者褐色,經過2~3次用藥后,痔核呈炎性癥狀反應,痔體水腫,比原來大2/5~2/3,痔表面呈斑點性黑色壞死,質軟,有大量的分泌物。經過4~6天後,痔核表面漸呈灰黑色,質地逐漸變硬。分泌物明顯減少,即停止服用枯痔散,改用脫落膏。當壞死硬殼狀痂皮脫落後,創面分泌物滲出逐漸減少,改用生肌換藥,直至創面癒合為止,整個治療過程大約需要2~3周。
(1)服藥要均勻,注意保護周圍皮膚;
(2)保持大便通暢,每日排便一次,便后溫水坐浴,並及時換藥;
(3)治療過程中宜卧床休息,勿使敷料移動脫落;
(4)脫落階段,創面改用脫落膏和升肌散分離,不可硬人為剝離,以免引起出血;
(5)治療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病情。注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查血、尿常規等,防止砒中毒。如發現發熱、食欲不振、白細胞過低、胸悶、少尿等砒中毒現象,應採取搶救措施。
優點:乾枯時呈緩慢性、漸進性壞死,療效可靠。
缺點:
①砒中毒的可能;
②上藥期間病人疼痛厲害,肛門墜脹反應較重;
③需要每日上藥,且每次上藥時間較長;
④上藥不當,易損害周圍正常組織或者痔核壞死脫落不完全。
由於以上缺點,故目前枯痔散療法已經趨於被其他治療方法所代替。但對於個別大型內痔,尤其是已經發生嵌頓性較窄後來就診的,使用枯痔散較為適用。
經江蘇武警南京醫院肛腸中心的“兔耳塗敷枯痔散實驗”表明:含砒枯痔散可是兔耳朵發生乾枯性壞死,不含砒的枯痔散則無表面作用。枯痔散中的砷易被黏膜吸收,一般認為砷與含硫基酶結合,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嚴重干擾組織代謝。臨床中發現,枯痔散治腐蝕到痔核基底部分,分界較清楚,這可能是因藥物對不同組織有一定的選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