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枯礬的結果 展開

枯礬

揀凈的白礬

又名煅白礬,取揀凈的白礬,置砂鍋內加熱溶化並煅至枯乾,取出,為不規則的結晶體,大小不一,無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細密縱棱,有玻璃樣光澤。質硬而脆,易砸碎,氣微,味微甜而澀,以色白、透明、質硬而脆、無雜質者為佳,易溶於水或甘油,不溶於酒精,水溶液顯鋁鹽、鉀鹽與硫酸鹽的各種反應,產甘肅、安徽、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基本介紹


枯礬又名煅白礬,為主含含水硫酸鋁鉀(KAl(SO4)2·12H2O)的白礬煅製品。
別名:石涅、礬石、羽涅、羽澤、涅石、礬石、理石、明礬、雪礬、雲母礬、生礬。
藥材基源為礦物明礬石,經加工提煉而成的結晶。
出處:《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採收和儲藏:採得后,打碎,用水溶解,收集溶液,蒸發濃縮,放冷后即析出結晶。
資源分佈:分佈於甘肅、河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科屬分類:鋁化合物類
拉丁文名:Alumen
性味:酸澀、寒、有毒。 
歸經:入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
主治:癲癇。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1~5克。
禁忌:有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
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枯礬
枯礬

功能主治


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
枯礬
枯礬
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癬,水、火、蟲傷。
①《本經》:"主寒熱泄痢,白沃,陰蝕惡瘡,目痛,堅骨齒。"
②《別錄》:"除固熱在骨髓,去鼻中息肉。"
③《藥性論》:"治鼠漏,瘰癧,療鼻衄,治齆鼻,生含咽津,治急喉痹。"
④《日華子本草》:"除風去勞,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風失音,疥癬。和桃人、蔥湯浴,可出汗。"
⑤《本草衍義》:"火枯為粉,貼嵌甲,牙縫中血出如衄者,貼之亦愈。"
⑥《本草蒙筌》:"禁便瀉,塞齒疼,洗脫肛澀腸。敷膿瘡收水。"
⑦《醫學入門》:"治耳卒腫出膿,目赤,目翳,胬肉,口舌生瘡,牙齒腫痛出血,歷久碎壞欲盡,急喉風痹,心肺煩熱,風涎壅盛,作渴泄痢。兼治蛇蠍、惡犬、壁鏡、驢涎,馬汗毒傷。"
⑧《綱目》:"吐下痰涎飲磷,燥濕解毒,追涎,止血定痛,蝕惡肉,生好肉,治癰疽疔腫,惡瘡,癲癇,疸疾,通大小便,口齒眼目諸病,虎犬蛇蠍百蟲傷。"
⑨《醫林纂要》:"生用解毒,煅用生肌卻水。"

用法


注意事項

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
①《吳普本草》:"歧伯:久服傷人骨。"
②《本草經集注》:"甘草為之使。惡牡蠣。"
③《藥性論》:"畏麻黃。"
④《本草衍義》:"不可多服,損心肺,卻水故也。"
⑤《本草經疏》:"凡陰虛內熱,火熾水涸,發為咽喉痛者,不宜含此。目痛由陰虛血熱者,亦不宜用。"
⑥《本草匯言》:"泄痢日久,由於脾胃氣虛;婦人白沃,由於中氣下陷;營血不足以致寒熱者,不宜用。
中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禁止枯礬作為食品添加劑和長期接觸,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曾將枯礬列為有害物品加以禁用。
枯礬
枯礬

危害

枯礬的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鋁鉀,進入人體后基本不能排出體外,它將永遠沉積在人體內。枯礬中的鋁不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會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分的吸收,從而導致貧血和骨質疏鬆,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枯礬可以殺死腦細胞,使人提前出現腦萎縮、痴獃等癥狀。

藥理作用


● ● 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有抑制作用(試管法)。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炭疽桿菌、痢疾桿菌(弗氏、志賀氏)、傷寒桿菌、副傷寒甲桿菌、變形桿菌,以及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亦有明顯的抑制效力(紙碟、平板法);對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作用最強;對牛型布氏桿菌、百日咳桿菌、腦膜炎球菌作用次之,對流感桿菌無作用(紙片法)。高濃度明礬液對人型(H37RV)及牛型結核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 ● 抗陰道滴蟲作用:10%明礬液在試管內(培養液與藥液之比為1∶1)有明顯抗陰道滴蟲作用。

處方


原料

枯礬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

製法

共研細末。用時,先按前法常規消毒后,再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葯末吹入耳內,每日3次。
枯礬
枯礬

功效

據報道,用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癒,療程較短,未愈者,也有好轉。另外,新生兒出生兩、三天後,每天洗完澡,用枯礬粉輕輕塗抹、揉擦其頸、腋、臂部及皮膚皺褶處,乃至全身皮膚,然後再用松花粉輕撲全身皮膚。其中枯礬粉一般用10-20天,松花粉則可長期使用。如果新生兒不用枯礬粉揉擦皮膚,只要孩子稍一出汗,身體的頸部、腋部、會陰部(特別是女孩)就會發生皮膚糜爛,而用枯礬粉揉擦過的孩子就不會發生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