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綠綉眼鳥
暗綠綉眼鳥的亞種之一
暗綠綉眼鳥(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共有9個亞種,小型鳥類,體長9-11cm。上體綠色,眼周有一白色眼圈極為醒目。下體白色,頦、喉和尾下覆羽淡黃色。
此鳥性活潑,在林間的樹枝間敏捷地穿飛跳躍。鳴叫聲似“滑兒,滑-兒,滑-兒”,婉轉動聽。非繁殖季節亦有集群之習性,冬季能達50-60隻。多在南方,主要在闊葉林營巢,巢小而精緻,為吊籃式,隱藏在濃密的枝葉間,不易發現。主要以昆蟲和一些植物為食物。
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
暗綠綉眼鳥
虹膜紅褐或橙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稍淡,腳暗鉛色或灰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9-15g,♀8-12g;體長♂88-114mm,♀96-115mm;嘴峰♂8-11mm,♀9.6-11mm;翅♂50-57mm,♀52-57mm;尾♂33-43mm,♀35-42mm;跗蹠♂15-l7mm,♀15.5-17mm。(普通亞種)(註:♂雄性;♀雌性)
近種鑒別
暗綠綉眼鳥 | 紅脅綉眼鳥 | 灰腹綉眼鳥 |
主要棲息於闊葉林和以闊葉樹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竹林、次生林等各種類型森林中,也棲息於果園、林緣以及村寨和地邊高大的樹上。遷徙性,夏季多遷往北部和高海拔溫涼地區,最高有時可達海拔2000m左右的針葉林,冬季多遷到南方和下到低山、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疏林灌叢中。
遷徙:中國北部地區多為夏候鳥,華南沿海省區、海南島和台灣地區主要為留鳥。
習性: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喜歡成群,有時集群多達50-60隻。在次生林和灌叢枝葉與花叢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有時圍繞著枝葉團團轉或通過兩翅的急速振動而懸浮於花上,活動時發出‘嗞嗞’的細弱聲音。
食性:以昆蟲為食,所吃昆蟲主要有鱗翅目成蟲和幼蟲、鞘翅目金龜甲、金花甲、象甲、葉甲、叩頭蟲和蝗蟲、蝽象、蚜蟲、瓢蟲、螳螂、螞蟻等半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也吃蜘蛛、小螺等一些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松子、馬桑子、黃莓、薔薇種子、女貞果實、花瓣、草子等植物果實和種子。夏季要以昆蟲為主,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飼養技術
飼養要在小方形或圓形籠內。暗綠綉眼鳥平時要罩上淺色籠衣,暗綠綉眼鳥不喜歡太亮敝的地方。籠內的水缸要口小,或在水缸中置放一小塊海綿,避免它用頭伸入水缸水浴,把飲水弄髒。飼料要用綉眼粉,或用綠頭粉100克和一隻雞
原產地: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和越南。
暗綠綉眼鳥分布圖
引進:美國。
旅鳥: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斯里蘭卡。
繁殖期4-7月,有的早在3月即開始營巢。營巢於闊葉或針葉樹及灌木上,巢呈吊籃狀或杯狀,主要由草莖、草葉、苔蘚、樹皮、蛛絲、木棉絨等構成,內墊有棕絲、羽毛、細根、草莖、羊毛等。巢多懸吊於細的側枝末梢或枝權上,四周多有濃密的枝葉隱蔽,不易發現,距地高1-10m。巢外徑6.0-7.5cm,內徑4-5.8cm,高4-6cm,深2.7-4.6cm。1年繁殖1-2窩。每窩產卵3-4枚,多為3枚。卵淡藍綠色或白色,大小為14.5-17.5mm×11.5-12.0mm,平均為16.1mm×11.7mm,重1-11.48,平均1.3g(李桂垣等1985)。6月1日在中國四川雅安已見離巢幼鳥,在秦嶺7月中旬始見幼鳥離巢。
暗綠綉眼鳥(9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暗綠綉眼鳥硫磺島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alani | Hartert,1905 |
2. | 暗綠綉眼鳥鮑羅季諾群島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daitoensis | Kuroda,1923 |
3. | 暗綠綉眼鳥海南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hainanus | Hartert,1923 |
4. | 暗綠綉眼鳥屋久島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insularis | Ogawa,1905 |
5. | 暗綠綉眼鳥指名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japonicus | Temminck&Schlegel,1845 |
6. | 暗綠綉眼鳥琉球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loochooensis | Tristram,1889 |
7. | 暗綠綉眼鳥普通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simplex | Swinhoe,1861 |
8. | 暗綠綉眼鳥小笠原群島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stejnegeri | Seebohm,1891 |
9. | 暗綠綉眼鳥北海道亞種 | Zosteropsjaponicusyesoensis | KurodaNagahisa,1951 |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