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西灣大橋的結果 展開

西灣大橋

西灣大橋

西灣大橋(Sai Van Bridge)是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境內連接澳門半島氹仔島的跨海通道,位於前山水道入海口上,為澳門行政特別區南部通道的組成部分。西灣大橋始建於2002年10月7日,於2004年8月31日完成全橋合龍工程;於2004年12月9日全橋竣工;於2005年1月9日開通運營。西灣大橋北起孫逸仙大馬路,上跨前山水道入海口,南至東亞運大馬路;線路全長1825米,主橋長400米;橋面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下層為雙向二線輕軌鐵路,設計速度為70千米/小時;項目總造價額5.6億元澳門幣。

建設歷程


西灣大橋
西灣大橋
2001年11月14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宣布落實興建第三條澳氹大橋計劃。
2002年4月,第三條澳氹大橋建設工程舉行招標儀式; 10月7日,第三條澳氹大橋舉行奠基儀式,並動工興建。
2004年6月22日,第三條澳氹大橋進行合龍工程; 6月28日,第三條澳氹大橋完成主橋西幅橋中跨合龍工程;8月31日,第三條澳氹大橋完成全橋合龍工程; 12月7日,澳門特區政府為第三條澳氹大橋正式命名為“西灣大橋”; 12月19日,西灣大橋全橋竣工,並舉行竣工典禮。
2005年1月9日,西灣大橋開通運營。

橋樑位置


西灣大橋位於中國澳門行政區,於澳門西灣湖畔旁,北起河邊新街及孫逸仙大馬路交叉點,上跨前山水道入海口,南至氹仔島,匯入東亞運大馬路。
西灣大橋夜景
西灣大橋夜景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西灣大橋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
西灣大橋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
西灣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兩端引橋、兩座“M”型塔柱、橋墩及各其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
• 設計理念
西灣大橋採用抗風性能好、抗扭度大的豎琴雙塔斜拉橋,主塔採用“M”型造型,既為世界首創,也別具匠心,寓意深長。
結構寓意
寓意“M”是Macao即(澳門)的第一個字母,也是羅馬數字“III”以及阿拉伯數字“3”,寓意為第三座大橋。
“M”造型與澳門地標“大三巴”相像,寓意澳門的三個島緊密相連。
橋墩宛如兩片盛開的蓮花花瓣,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象徵“蓮花”相呼應,極富澳門地方特色
• 設計特點
西徠灣大橋設計為全天候開放的雙層通車橋樑,上層橋面通行汽車,下層橋面遠期規劃雙向兩線輕軌及汽車道,遇到颱風等緊急情況時上層交通關閉,啟用下層交通。
結構特點
橋體雙塔四索麵雙幅混凝土箱梁斜拉橋,結構約束體系順橋向採用漂浮體系,在塔梁交界處梁底與塔下橫樑頂間設多項活動盆式橡膠支座;在主梁側面與塔柱間設有多項活動盆式橡膠支座;在邊墩處梁底面與墩頂間設有單向(順橋向)活動盆式橡膠支座。
主梁主梁為兩幅分離式等高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材料選用澳門規範B50混凝土。箱梁支點截面局部範圍底板加厚,箱內凈空線與輪廓間增設加強肋,斜拉索錨固位置箱內局部增設加強肋,以增強屋內隔牆箱梁的受力性能;斜拉索錨塊攝於箱外側上梗脅處。
橋塔主塔採用“M”形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採用澳門規範B50級混凝土;每塔由三根塔柱及下橫樑、上拱形段三部分構成。除中間塔柱位於下橫樑及下部分為實心截面外,其餘部分塔柱、拱形段及下橫樑均採用空心截面,塔柱四角及拱形段拱圈角部做了歐式圓弧修邊處理。
斜拉索斜拉索布置成相互平行的豎琴式稀索體系,採用成品索,材料選用1670千帕的高強平行鋼絲,整股鋼絲用纏包袋纏緊后外擠護套,護套採用雙層HDPE,最外側顏色選用白色。

設計參數

西灣大橋“M”字型橋塔
西灣大橋“M”字型橋塔
西灣大橋線路全長1825米,橋長400米,採用(110+180+110)米跨徑布置,北引橋採用(5x60+2x60)米跨徑布置,南引橋採用(9x60+7x60+45)米跨徑布置;橋面上層橋寬14.55米,下層寬8米,兩側各有1.0米寬的人行道。主梁高6.13米,頂板標準段寬14.55米,塔處6米範圍內減小為12.95米,邊跨18.8米範圍內寬度由14.55米過度至12.95米;底板寬10.3米,頂板厚0.30米,底板厚0.4米,腹板厚0.50米。主塔高84.883米,橫橋向寬35米,順橋向寬5.5米;每塔3個塔柱截面順橋向寬5.5,、橫橋向寬3米,中塔柱側壁厚0.5米,橫壁厚0.6米,邊塔柱測壁厚0.5米,橫臂厚0.6米。下橫樑輪廓尺寸4米x4米,頂、底板、均厚0.6米,腹板厚1.0米,支點處設1.2米厚隔牆。拱形段寬5.5米,高8.443米至22.443米,頂板厚0.3米,底板厚0.4米,腹板厚0.4米。全橋共96根斜拉索,最長約98米,最短約40米,單股索最重5.1噸。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城市快速路
車道設置上層:雙向六車道,下層:雙向輕軌、兩條避台車道
設計車速公路:80千米/小時;輕軌:70千米/小時
橋面坡度縱坡5%,豎曲線半徑3500米,橫坡1%
凈空標準上層通航凈高:28米,凈寬150米;下層凈高5.2米,凈寬8.0米
通航噸位4000噸級海輪
設計風速45.1米/秒
抗震等級按7度設防

設備設施


• 照明設施
西灣大橋採用當時美國生產的長效節能LED照明光源
西灣大橋採用當時美國生產的長效節能LED照明光源
西灣大橋在照明設施上,採用了當時美國生產的長效節能LED照明光源,用於大橋景觀輪廓照明系統,增加夜景的觀賞效果。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西灣大橋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島
西灣大橋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島
2005年1月9日,西灣大橋開通運營,全橋段免費通行。

通行事項

2005年11月28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條(五)項,經徵詢行政會的意見,制定西灣大橋相關規章。
• 限制
一、不準在西灣大橋上進行駕駛教學,並禁止動物、非機動車輛、輪帶或金屬履帶車輛、輪式拖拉機及工業機械通行。
二、下層車道僅准許輕型客車通行;
三、上層橋面,時速80千米/小時及時速40千米/小時;
四、下層車道及引橋,時速40千米/小時及時速20千米/小時。
• 禁止
禁止在西灣大橋進行下列事宜:
(一)停車或泊車;
(二)掉頭;
(三)倒車;
(四)使用遠光燈;
(五)行人通行。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西灣大橋之景
西灣大橋之景
鑒於澳門特別行政區面積較小,西灣大橋兩端海岸能夠提供做大型橋樑施工的場地脊尾有限,再加上澳門本地建築材料及勞動力供應能力不足等問題。設計者對大橋上部主梁結構採用預製拼裝法組織施工,並將施工主場地布置在離橋位不遠的西海岸橫琴岸側,該處屬於當時珠海市待開發利用的皇帝,租用作施工場地既方便又省經濟費用。因此,大橋的鋼結構件加工、水上混凝土的供給、主梁的節段預製等主要工作在該地完成,然後藉助船舶浮運至橋位組拼安裝,此舉,減少了海上作業量,既保護了環境,有加快了施工工期,還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資。

科研成果

技術名稱所獲獎項
澳門西灣大橋雙層橋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創新技術2007年度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所獲獎項
澳門西灣大橋2006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澳門西灣大橋2006年度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

文化特色


• 郵票
西灣大橋郵票
西灣大橋郵票
2005年3月23日,澳門發行《西灣大橋》 郵票(S063),全套2種,畫面分別為大橋近景和遠景;另有小型張(B057),展現大橋全景, 郵票截取“M”形主塔為畫面,邊紙上並有平面示意圖、箱梁斷面示意圖,不同視角的輪廓圖,以及澳門旅遊塔等景色。同時啟用新郵郵戮(C194)。
• 貨幣
印有西灣大橋的50元澳門幣
印有西灣大橋的50元澳門幣
2009年,大西洋銀行在西灣大橋建成后,發行面值50元的澳門幣,以此紀念西灣大橋的建成。
• 奧運火炬傳遞
2007年4月26日,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在北京世紀壇宣布第29屆奧運會火炬傳遞計劃路線,其中,西灣大橋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火炬傳遞路線之一。

價值意義


西灣大橋屹立於澳門寶島
西灣大橋屹立於澳門寶島
西灣大橋以其壯美挺拔的雄姿穩固屹立於澳門寶島,宛如一條騰飛的巨龍橫卧於中國南海還念,成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新景觀,改善了澳門特區的交通格局,有力推動著澳門的經濟發展;同時其成功實踐豐富了橋型,為中國今後同類型橋樑設計提供了工程借鑒實例。(《橋樑建設》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