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種

複種

複種是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種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有兩年播種三茬,一年播種二茬,一年播種三茬等複種方式。複種的方法有:(1) 復播,即在前作物收穫后播種後作物;(2) 復栽,即在前作物收穫后移栽後作物;(3)套種,即在前作物成熟收穫前,在其行間和帶間播入或栽入后茬作物。擴大複種面積,提高複種指數,是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產量和總量的有效措施。

基本定義


一年內於同一田地上連續種植兩季或兩季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如麥-棉一年二熟,麥-稻-稻一年三熟;此外,還有二年三熟、三年五熟等。上茬作物收穫后,除了採用直接播種下茬作物於前作物茬地上以外,還可以利用再生、移栽、套作等方法達到複種目的。
複種
複種
耕地複種程度的高低通常用複種指數或稱種植指數來 表示。
複種主要應用於生長季節較長、降水較多(或灌溉)的暖溫帶、亞熱帶或熱帶,特別是其中人多地少的地區。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以便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通過延長光能、熱量的利用時間,使綠色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機物質,提高作物的單位面積年總產量;使地面的覆蓋增加,減少土壤的水蝕和風蝕;充分利用人力和資源。

複種發展


複種是中國傳統精耕細作、集約栽培的重要方式之一。東漢鄭玄注《周禮·稻人》中已有粟收種麥,麥收種粟、豆的複種記載。公元 3世紀的《廣志》又記述了稻田複種苕子、綠肥的事實。唐代以後,河南南陽一帶的麥 -稻二熟制和南方雙季稻相繼出現。自明代至清代,又先後出現了綠肥-稻-豆三熟制和麥-稻-稻三熟制。 1949年後全國許多地區由一年一熟制改為二熟制,由二熟制改為三熟制,南方主要發展雙季稻-冬作-雙季稻三熟制,北方主要發展小麥和玉米等秋旱糧一年二熟制。全國複種指數由1952年的 130.9%上升到1978年的151%,全國約有半數耕地採用了二熟、三熟複種;長江以南各省複種指數平均在 200%以上,但近年已有所調整。
在埃及和東南亞、南美及其他熱帶、亞熱帶地區,複種也被廣泛應用。埃及1970~1972年的全國平均複種指數達188%,印度除採用旱田二年三熟、一年二熟和稻田種雙季稻外,在水熱資源充沛的印度恆河三角洲已部分種植三季稻。孟加拉、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等國也廣泛推行雙季稻和旱田三熟。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試驗四季稻獲得成功,平均全年畝產稻穀1700千克。近年來人少地多的蘇聯、美國,也開始注意在南部地區發展複種,主要是前作收穫后複種生育期短的青飼作物。

主要類型


中國各地的複種方式,因緯度、地區、海拔、生產條件而異。大致在作物能安全生育的季節種一熟有餘、種二熟不充裕的地區,多採用二茬套作方式,以克服前後作的季節矛盾,或在冬作收穫后,夏季播栽早熟晚秋作物。在冬涼少雨或有灌溉條件的華北地區,旱地多為小麥-玉米二熟、小麥-大豆二熟,或春玉米-小麥-粟二年三熟。在冬涼而夏季多雨的江淮地區,普遍採用麥-稻二熟,或麥、棉套作二熟。在溫暖多雨,灌溉發達的長江以南各省和台灣等地,稻田除麥-稻二熟,油菜-稻二熟和早稻-晚稻二熟外,盛行綠肥-稻-稻,麥-稻-稻,油菜-稻-稻等三熟制,華南南部還有三季稻的種植。旱田主要採用大、小麥(蠶豆、豌豆)-玉米(大豆、甘薯)二熟制,部分採用麥、玉米、甘薯套作三熟制。

複種條件


複種是一種集約化程度較高的種植方式,複種的發展受當地熱量、土壤、水利、肥料、勞力等條件的制約,其中熱量條件常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中國在無霜期約 180天以上、≥10℃積溫在3600℃以上的地區,熱量條件可滿足小麥玉米套作一年二熟的要求;無霜期在 230天以上、≥10℃積溫在5000℃以上地區,可安全種植雙季稻和實行稻田三熟制。在機械化程度較低而農業勞力又不足的情況下,過高的複種指數常會導致過高的勞動強度和影響作業進度。由於複種增大了作物對水、肥的要求,需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增施肥料,才能滿足多熟生產的需要。因此一個地區實行複種時,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確定可能的複種程度,選擇適宜的複種方式,有主有次合理搭配,才能發揮當地資源的優勢,獲得應有的效果。為保證季季高產,還應培育選用早熟、高產、抗逆、優質的作物品種,採用相應的栽培技術,如套作、育苗移栽等,以克服複種中的季節矛盾,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