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桃花潭的結果 展開

桃花潭

地理區域

桃花潭,長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歷史名勝。位於安徽省涇縣以西40公里桃花潭鎮翟、萬二村之間。

桃花潭水深碧綠,清澈晶瑩,翠巒倒映,山光水色,尤顯旖旎。唐代詩人李白一曲《贈汪倫》使潭顯名於世,成為歷史名勝。潭兩岸,有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東園古渡、踏歌岸閣、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

簡介


桃花潭,位於涇縣以西40公里處,南臨黃山、西接九華山,與太平湖緊緊相連,因唐代詩人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而名揚天下。潭面水光瀲灧,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聳立,古樹青藤紛披,春季綠韜如氈,桃花似火如霞,飛閣危樓隱約其中,猶如蓬萊仙境,又疑武陵人家。桃花潭四周點綴著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屹立千年的壘玉墩,深藏奧妙的書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崗、踏歌聲聲的古岸閣、青磚黑瓦的古民居......桃潭煙波使人陶醉,桃林春色讓您留戀,移步皆成景、四時景宜人。
桃花潭
桃花潭
縣誌《桃花潭記》稱“層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潔,煙波無際”。峭岩上古藤綴拂,煙霧繚繞,朝陽夕暈,山光水色,尤顯旖旎。駕一葉扁舟泛遊其上,一篙新綠,微波漣漪,足見“千尺潭光九里煙,桃花如雨柳如綿”。潭東岸,有東園古渡,系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有明朝建踏歌岸閣,西岸有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下游東岸有建於乾隆年間的文昌閣。閣重檐飛角,方圓八面,氣宇軒昂,昔為文人興會之所,遊人登臨極目之處。
踏歌岸閣位於涇縣桃花潭東岸東國古渡的渡口,即汪倫送李白處。閣因李白《贈汪倫》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之句而得名。
踏歌岸閣
踏歌岸閣
踏歌岸閣為一古時渡口建築。它的位置正好選擇在出閣將上船過渡,入閣即進南陽古鎮的正街,進出南陽鎮都十分方便的位置。同時,出閣正好面對桃花潭,潭水清冷鏡潔,黛蓄漣漪,奇石“象鼻子”伸進潭中,望去誠如大象吸水,潭岸即是仙墩,上築有“懷仙閣”,在踏歌岸閣的門洞中望去宛若一框十分秀麗的山水畫;入閣,級級踏步在頂端露出了前面轉彎的街道,街道彎曲的卵石路面,望之引人登高,待拾級完稍前幾步,筆直平坦。繁華的南陽鎮映入眼帘,一敞一閉、一清秀一繁華、一天然一人工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踏歌岸閣的一正一反兩面,給人以豐富的感受。
踏歌岸閣的平面布局既簡單又奇特,底層為對直的通道,為便於路人休息候船,兩側砌有通長的卵石條凳。樓下向潭的立面為了框景,特意做成實牆,僅開一上部半圓下部平直的門洞,使路人的視線集中正對桃花潭。臨街的一頭為敞開到邊的級級踏步,使較高而又拐彎的街道不顯得閉塞。樓上靠河向潭的一面是窗檯式欄桿,可以憑欄休息遠眺;臨街的一面為神龕擋住了視線。上樓的踏步設在兩側,與中間的通道之間用實牆截然分開,互不干擾。平面安排最奇特的地方是出閣的一面牆靠上遊方向向里傾斜,有意將角削掉,讓人們出閣的視線向河對岸壘玉仙墩的上游彩虹崗、釣隱颱風景點無限舒展,使人們盡情飽覽桃花潭風景中自然景觀的精華。而出閣的一面實牆靠下遊方向卻向外伸出四五米,築成城牆高台擋住人們偏離桃花潭景區和東園古渡的視線,這使本來從平面和立面上看都很對稱的造型變得不對稱,在自然彎曲、高低不一的桃花潭風景區這稍有不對稱的平、立面形式,反倒跟周圍環境十分融合,比那絕對對稱的嚴謹布局更符合自然情趣!更顯得山村的古樸和自由,與李白浪漫主義的詩人氣質也相投合。

精美詩句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相關人物


“汪倫,涇縣人,世居桃花潭畔,善詩善歌,自編自唱。他對李白的詩歌,極為敬慕,每得李白的詩作總是日夜吟誦,百讀不厭。他還知道詩仙李白嗜酒之好,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之稱。於是他每年都用最好的糯米高梁,制釀美酒,窖於地下,嚴密保存。希望有一天李白能來桃花潭作客,以便款待。當地村人笑他癲心,而他一如既往從不改變。”
當年,相對於汪倫這個村人來說,李白早已是全國聞名的大詩人了,就像今天的農民和文化名人一樣,按交往層次,他們分屬兩個不同的層次,不可能交往到一起。但一生好交友的李白不同,什麼逾越交往障礙不可能的事在身上都可以變為可能。這一點,在他的詩集中可以得到印證,翻開《李太白全集》,可以看到他作的絕大多數詩都是“送”這個人那個人的詩。
汪倫一介村夫,屬於李白“追星族”中的一員,喜愛李白的詩,喜愛李白的為人,到了“痴顛”的界境。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後來,汪倫果真聽說李白來到宣州府,便及時修書一封,專人送達。李白也早有所聞,知道汪倫是一方豪傑,熱情好客。拆信一看,只見書中寫道:“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十分高興,欣然應邀,來到桃花潭。”
李白一生好作名山游,嗜酒邀月好桃花。汪倫正是抓住李白的喜好,也是挖空心思,抓住李白的弱點,李白想都沒想便答應了汪倫之邀。
汪倫見李白如此爽快,真是喜出望外。見面后,李白便說:‘此番前來,一是游賞十里桃花;二是酣賞萬家酒店……’汪倫聞言,只好帶著幾分歉意笑著答道:‘桃花者,潭名也,並無十里桃花;萬家者,乃店主人姓萬也,不是酒店萬家。”
李白聽罷,及時笑了起來,絲毫不見責怪之意,接著說道:‘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一快事。”
用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騙”來李白后,汪倫“歉意”坦言。李白有什麼辦法呢?只怪自己不了解桃花潭,上當受騙又不好明說和露在臉上,只好轉憂為喜,既來之,則安之了。
面對李白一生真性情,汪倫村夫誠心誠意地表達了對“明星”的崇拜之情,竭盡所能,好酒好肉招待這位名滿大江南北的名人,時刻擔心自己的招待不能讓這位名人滿意。其實,李白也是盛情難卻,他心裡其實也時刻難受著。雖然被皇帝一腳踢開長安,但李白無時無刻不想方設法被人引進從而登上仕途,做著被皇帝重招長安的夢。儘管這個夢從賜金放還那一刻已破了,但他還幻想著皇帝的回心轉意。一個人在民間具有名氣,如果再被高高在上的皇帝相中,那無論說到哪裡,說到何時,都是令人津津樂道並致力追求的千古佳話。

幹流概況


桃花潭,位於涇縣城西南40公里的桃花潭鎮(原陳村鎮)境內,系青弋江流經桃花潭鎮翟村至萬村間的一段水面。舊志《桃花潭記》稱其地“層岩衍曲,回湍清深”,水“清冷皎潔,煙波無際。”桃花潭上行約3公里,為陳村電站大壩,太平湖(陳村水庫)。

水文特徵


桃花潭位於涇縣城西南40公里的桃花潭鎮境內,系青弋江流經翟村至萬村間的一段水面。青弋江,古稱“清水”、“冷水”或“涇溪”、“涇水”。唐及北宋時稱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源出石台縣和黃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稱青弋江。自西南向東北斜貫縣境,匯合溪、渣溪、濂溪、夏滸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諸水,流經11個鄉鎮,於馬頭村(昔為馬頭鎮)北1公里處出境,經南陵縣、宣州市蕪湖入長江。
桃花潭
桃花潭
縣境內流長75公里,河道寬150~250米,深2~10米。境內集雨面積2029平方公里。河床深潭為泥沙型,激水灘為卵石沙型。青弋江屬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隨降雨量變化而變化。據水文資料記載,最高水位34.63米,最低水位27.25米,流量為5600立方米/秒,是涇縣最大河流。

主要支流


桃花潭,在青弋江太平湖(陳村水庫)下游,故入水庫的支流皆為桃花潭支流。較大的有:
漳溪,屬青弋江水系,上游有兩條支流,一條是東邊河,發源於蓮花尖西南側;一條是西邊河,發源於章嶺西,經溪頭、撞下至章嶺腳與東邊河匯合,向北流經宏潭鄉湯村、胡村、楊林、溪下、劉下進入石台縣境,在大河口匯入清溪河,流入太平湖。
麻川河,又名東埠河。源於黃山布水峰(海拔1459米),流經湯口、譚家橋、三口鄉、新明鄉葛湖村,過仙源鎮,由新明鄉浮溪口注入太平湖。全程78公里,流域面積690平方公里。
婆溪河,源於黃山獅子峰(海拔1690米),流經耿城鄉,由大橋共幸注入太平湖。全程34.5公里,流域面積207.7平方公里。
秧溪河,源出於黃山光明頂(海拔1860米),經焦村鄉峰景、陳村、雙溪街、湯家莊,在和平鄉上坡河口注入太平湖,全程44.9公里,流域面積205.9平方公里。
佘溪河,發源於太、黟邊境三府尖(海拔1227米),流經黟縣五溪山、竹溪、上下茅田至黃蓮坑水口入市境桃源鄉,經售口、高橋口,由船渡崗注入太平湖。
王村河,主河源於九華山十王峰(海拔1342米)東側,南流經青陽縣黃石溪、三溪口至石台縣魚龍洞、雍溪至銀溪坦;另一支流發源青陽縣南陽灣,經石台縣茅田、高路亭,至銀溪坦主、支流匯合流至吳家州注入太平湖。主河長40公里,流域面積17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