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麻葉子的結果 展開

麻葉子

麻葉子

麻葉子是老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種傳統年節小吃,是麥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製作而成。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進入了製作麻葉子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將家裡的大麥(小麥可不成)淘洗、保溫、發芽,另一方面要將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顆顆米粒后炒製成炒米,再將已經磨好的米漿(米和麥芽)上鍋熬煮,以精選糯米、芝麻、麥芽糖為主要原料,並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製而成,無任何化學污染,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麵粉兩碗(平時吃飯的碗)
芝麻一大把
鹽,雞精,十三香,水適量
生抽兩湯勺(可以不放)
食用油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盆里放好水,把洗好的芝麻,鹽,雞精,十三香,然後開始活面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將活好的面醒一會,開始弄成小劑子,趕成餃皮薄厚的麵皮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然後再餅鐺里烙一下(幾十秒就行,是為了不會粘到一起)沒有餅鐺在炒菜鍋里烙一下也可以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把烙好的麵皮切成小塊(形狀隨意)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鍋里倒入油,油八成熱時下入面片,炸至兩面金黃即可,又香又脆,涼涼後放入塑料袋並密封好,吃上十天八天不是問題,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小麥麵粉300g
芝麻80g
雞蛋1個
適量
適量
適量
調味料喜歡可以放雞精什麼的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用料準備好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把麵粉和芝麻,雞蛋、鹽、放一起揉,然後加入適量的水揉成麵糰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擀成薄薄的麵皮(先把麵糰分成幾個小麵糰,擀起來不費勁,粘的話就放點麵粉),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不要太大)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把油放到鍋里加熱,中火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油熱后,開始把切好的麻葉皮放進油鍋里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要用筷子翻一翻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兩面都呈現金黃色就撈出,在一旁控油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撈出第一鍋時,就把中火改小火,這樣就不容易焦掉。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冷卻后,用密封袋裝起來,潮掉就不好吃了。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麵粉
芝麻
雞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麵粉里加生雞蛋(根據面量),芝麻,鹽,油,然後加水和成麵糰。放十分鐘醒醒_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然後就可以分塊擀成麵皮了。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用大擀麵杖擀好后,用小的擀麵杖把周圍厚的地方擀薄些~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擀好后,把麵皮疊放,切的寬度是麻葉子的長度。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切好的麵皮,展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再對摺下,一會切的時候方便。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之後切成一個個如圖(快捷方法),中間一刀不切斷。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把每一個切好的劑子一頭從中間沒有切斷的空間內穿過,就如圖啦(也可以兩三個疊放在一起穿過,那樣外表就像排叉了)。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油鍋燒開,放進去翻好的麻葉子。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炸至微黃時,撈出即可。

菜品歷史


麻葉子屬於仙桃小吃,仙桃北依漢水,南靠長江,是湖北省江漢平原區域中心城市,緊臨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武漢,素有“鄂中寶地、江漢明珠”之稱。
麻葉子是老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種傳統年節小吃,是麥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製作而成,與孝感麻糖製作工藝相似。

所需食材


以精選糯米、芝麻、麥芽糖為主要原料,並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製而成。
麻葉子有三種口味:黑色芝麻、糖稀和橘子製作的;用花生、糖稀和炒米製作的;橘子、糖稀和炒米製作的,三種口味。

製做方法


麥芽糖→溶化→熬糖→冷卻→拉白→拌麻→冷卻成型→切片→整形→冷卻→稱量→包裝→成品。
進入臘月,仙桃各家各戶便進入了製作麻葉子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將家裡的大麥(小麥可不成)淘洗、保溫、發芽,第一道環節的發芽可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要將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顆顆米粒后炒製成炒米,待兩方面準備工作就緒后,麻葉子製作之戲才開始正式上演。
在製作過程中熬糖是很重要的,糖要用文火慢慢的熬,當糖熬好了,主要的工作是切麻葉子,麻葉子切好了,將盆洗乾淨,把糖稀舀出來,然後少放一點到鍋里,當糖稀燒開的時候,把已經炒好的炒米放在鍋里混合在一起,如果放上一把芝麻,作出來的麻葉會更香,有時候也會加上花生和桔子皮。混合均勻之後,用瓢盛出來,接過來放在洗好的盆里,再就用杵一點一點地壓平,然後倒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長條,然後在用刀切成10CM見方的小塊。這就最終做成了麻葉。
剛切成的麻葉軟軟的,等到冷了之後,就變的很香脆。切麻葉的過程中,會留下少許的碎末,為了不亂費用剩下的糖將這些碎末捏成一個個的小麻球,因為糖比較多,很甜。
仙桃麻葉子切片
仙桃麻葉子切片

食用須知


麻葉子有倆種:“軟面麻葉”和“酥麻葉”,其中“軟面麻葉”口感甜軟,尤其是現吃最佳。“酥麻葉”口感酥候,保存時間長。其中“酥麻葉”是在“軟面麻葉”基礎上發展起來,雖然知曉的人數不多,但是也逐漸發展成了一種過年年貨的的必備品,由於其口感好,保存時間長,已經備受保德人民的歡迎。

小吃歷史


據麻葉子創始人王志新的介紹,當年他的手藝是從一位長者那邊學的。八九十年代的保德縣那叫做一個窮,以至於高中畢業的他只好選擇一門手藝來養家糊口。從剛開始的小賣部,到賣飯,食品加工。當年所做的“麻葉子”其實並不能叫“麻葉子”。它的外型和所謂的油炸餅相似,有點像北方的“干饃饃”。後來王志新和她的妻子趙金鳳便開始鑽研這門手藝,從一開始的“油炸餅”發展到的“內外方正”的麻葉子,這有點遵從中國的做人應該方正。
2008年王志新在原來麻葉的基礎之上,新創出了另外一種口感的“酥麻葉”由於口感酥候,備受廣大市民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