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
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
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始建於1985年。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氛圍濃郁,現有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導師5名、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1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名。近5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 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6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3項、國家973等其他項目12項。發表論文280餘篇,其中SCI/EI論文195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授權專利7項,公開專利11項。研究所始終把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作為教學和科研的目標,近年來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更新,鼓勵學生利用選修、輔修和參加各類學術講座等方式向化學、材料學、生命科學、化學工程、能源技術等學科領域發展。2001年以來,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80 余名。目前在站博士后5名,在讀研究生72名。研究所下設5個實驗室。
目錄
下設實驗室
1)金屬有機化學實驗室:主要涉及新型IVB族茂金屬與非茂金屬催化劑的分子設計、合成以及用於催化各類烯烴選擇性多聚、齊聚和異構化反應;合成新型後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不活潑鹵代芳烴的碳-碳、碳-雜原子偶聯反應及開拓這些金屬有機化合物在烯烴聚合方面新途徑;研究新型稀土、鹼土金屬絡合物催化劑,用於催化極性單體可控聚合。
2)熱力學實驗室:以化工過程、新材料和生物產品開發為背景,結合統計力學、計算機分子模擬和實驗測定從微觀的分子水平上研究分子結構、分子間力和流體結構與宏觀熱力學性質、相平衡性質及傳遞性質間定量關係。為化工單元設備的開發研究、設計和化工過程模擬放大提供模型和基礎數據。研究複雜材料的多尺度結構及其演化過程及其與材料宏觀性能的關係,為功能材料的開發提供理論指導。
3)先進材料與製備技術實驗室:光電與光子功能材料是具有信息產生、傳輸、轉換、檢測、存儲、調製、處理和顯示等功能的材料,不僅是現代信息社會的支柱,也是信息技術革命的先導。對這些材料的研究是當代科學的前沿,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是一個極富創新和挑戰的領域。本研究室主要從事非線性光學與光子材料的合成與性能;有機/高分子電(光)致發光材料的設計、合成與重大基礎問題研究;清潔能源-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製備與性能研究及其他有機/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合成與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