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潛力評價

礦產資源潛力評價

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是對一個較大地區,如一個國家或一個省的某種或某些礦產可能蘊藏的資源數量進行估計並對其近、中、長期供應保證程度做出評價的工作。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以被評價區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地質和礦產資料為依據。有總合式和非總合式兩種評價方法。

目錄

概述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提出的“積極開展礦產遠景調查和綜合研究,科學評估區域礦產資源潛力,為科學部署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依據”的要求和精神,國土資源部部署了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並把該項工作定位為我國礦產資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國情調查,目的是通過系統總結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工作成果,全面掌握礦產資源現狀,科學評價未查明礦產資源潛力,建立真實準確的礦產資源數據,為實現找礦重大新突破提供資源勘查依據。 2006年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作為國土資源部“十一五”后三年的工作重點列入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 2007年初部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6號),明確了開展該項目的目的意義、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和組織實施要求等。隨後在長沙召開了工作部署會議。為進一步推動全國礦產資源國情調查,2007年8月國土資源部下發了《關於加強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與儲量利用調查組織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193號),由國土資源部組建領導小組直接領導,中國地質調查局成立項目管理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為此汪民副部長主持專題研究會議,進一步落實部的工作部署。2007年年10月,徐紹史部長主持召開了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與儲量利用調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對下一步工作做了明確部署。隨後國土資源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印發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與儲量利用調查組織管理職責分工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7]180號),又進一步明確了工作內容、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等。2007年11月9日,徐紹史部長在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與儲量利用調查部署動員視頻會議上做了重要講話,進一步闡述了開展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和儲量利用調查工作的意義,明確了摸清礦產資源家底,努力實現找礦突破和提高礦產資源規範管理水平的兩個工作目標,並且進一步提出了開展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確保數據真實準確,推動地質科技術進步,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構建日常更新機制等工作要求。為貫徹落實徐部長視頻會議講話精神,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抓緊落實省級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任務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7]161號),落實省級工作任務、組織機構和項目組成員等。為貫徹落實部文件精神和部領導講話精神,中國地質調查局在2007年10月組建了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項目辦公室,明確了項目組織實施中的工作方案和任務分工;進一步落實了項目匯總組承擔單位和人員組成;地調局大區地調中心組建了大區綜合組。各省(區、市)按照部的統一要求,成立了相對應的省級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並落實了項目承擔單位和參加單位。該項工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承擔並組織實施,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國土資源航空遙感中心等作為業務支撐單位。參加單位涉及天津地調中心、瀋陽地調中心、南京地調中心、宜昌地調中心、成都地調中心、西安地調中心、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30個省(區、市)地調院等。二、目標任務(一)總體目標任務 在現有地質工作程度基礎上,全面總結和充分利用我國基礎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工作成果和資料,實現以下三方面的目標任務: (1)充分應用現代礦產資源預測評價的理論方法和GIS評價技術,開展我國煤炭、鈾、鐵、銅、鋁、鉛、鋅、鉀、磷、金、鎢、銻、稀土等礦產的資源潛力評價(2000米以淺範圍內)。以成礦區(帶)為單元,在分省(區、市)開展重要礦產資源總量預測基礎上,匯總開展全國單礦種總量預測,編製單礦種預測圖,進行單礦種資源量估算。基本摸清全國重要礦產資源潛力及其空間分佈,為研究制定國家礦產資源戰略與國民經濟中長期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2)以成礦地質理論為指導,深入開展各成礦區(帶)及全國範圍的區域成礦地質構造環境及成礦規律研究,研究總結各成礦區(帶)典型礦床,建立礦床成礦模型(式)、區域成礦模式及區域成礦譜系;充分利用地質、物探、化探、遙感和礦產勘查等綜合成礦信息,圈定成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逐個評價成礦遠景區資源潛力,並進行分類排序;編製重要成礦區帶成礦規律與預測圖,為科學合理地規劃和部署礦產勘查工作提供依據。 (3)建立並不斷完善全國重要礦產資源潛力預測相關資料庫,特別是成礦遠景區的地學空間資料庫、典型礦床資料庫,為今後開展礦產勘查的規劃部署研究奠定紮實的信息基礎。 (二)具體工作目標 1、在全國範圍內完成非油氣重要礦產預測工作,在Ⅳ—Ⅴ級成礦區內圈定預測區。省級工作比例尺為1:20萬,原始資料應用以1:20萬比例尺數據為主,成圖比例尺為1:50萬(新疆、內蒙、青海、西藏為1:150萬)。全國匯總工作比例尺為1:250萬。 2、預測非油氣重要礦產未查明資源量及其地下1km以上空間分佈。 3、建立和完善能夠滿足國家動態資源評價工作需要的有關資料庫、專家系統及固體礦產區域評價系統。 4、提出全國礦產勘查近期及中長期部署建議及方案。預測我國今後20年重要礦產資源的探明趨勢、開發產能增長趨勢以及礦產資源開發基地的戰略布局。 5、建立評價礦產的典型礦床成礦模型及成礦區(帶)及礦集區的區域成礦模式。 6、完成新一輪成礦區(帶)及全國成礦地質構造環境及成礦規律研究。三、實施意義 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是我國礦產資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國情調查。其目的是通過系統總結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工作成果,全面掌握礦產資源現狀,科學評價未查明礦產資源潛力,建立真實準確的礦產資源資料庫,滿足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需要。搞好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編製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國家礦產資源戰略,加強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是科學規劃、合理部署,努力實現找礦重大新突破,緩解資源瓶頸的基礎工作;是發展和推廣利用成礦新理論、勘查新技術新方法,促進科研與調查密切結合的重要措施。 (一)我國除了油氣及煤炭資源已經進行了三輪系統、完整的區域評價工作以外,其它重要礦產資源雖然已經開展了兩輪成礦區劃工作,在指導工作部署,制定中長期規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從預測礦種、覆蓋面積、方法技術應用等方面都不夠系統完整,帶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在我國全面系統的開展重要礦產資源的區域評價工作,同時應用科學的方法估算潛在資源量及其空間分佈,其成果將為制定國家礦產資源戰略與編製中長期規劃提供依據。 (二)近十年來全國非油氣礦產勘查工作布局,主要依據全國二輪區劃的成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但是近十年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全國完成了陸域中比例尺區調工作,完成了區域航磁掃面測量,空白區化探掃面進展也很快,基礎地質資料發生了很大變化。其次,礦產資源遠景調查獲得一系列重大發現和重要成果,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進行了8年之久,取得了大量的新成果,近年來開展的18個礦種大中型礦山深部找礦工作,對我國中東部地區深部勘查獲得了新的認識。第三,地質成礦理論發展迅速,大陸動力學理論已經廣泛應用於區調和其它各個領域,以成礦系列理論為代表的成礦規律學說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綜合地質信息、地質異常等礦產預測技術在實踐中得到發展。第四,資料庫及新技術廣泛應用。全國大型地學基礎資料庫建設相繼完成,GIS技術的應用得到迅猛發展。因此目前很有必要開展新一輪的重要礦產資源區域評價工作,運用新的地質成礦理論,採用先進的技術方法,完成全國陸域範圍內的非油氣重要礦產資源區域評價工作,為部署礦產勘查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為實現找礦突破提供選區依據。 (三)提高礦產資源管理規範管理水平。礦政規範管理需要掌握資源潛力、儲量利用情況、礦業權設置等最基本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對進一步充實和調整礦產資源規劃、地質勘查規劃,整頓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推進礦業權市場建設,促進礦產資源開發的合理布局。同時為社會提供各種相關信息服務。 (四)通過該項工作的組織實施,將促進我國地質成礦理論的重大發展。在新一輪區域礦產預測評價工作過程中,將在基礎地質研究工作中全面總結大陸動力學理論的應用成果,把我國地質構造研究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通過進一步深入研究區域成礦規律,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成礦系列理論,在區域成礦、成礦規律研究方面達到新的高度。隨著本項目GIS技術全面、全過程的應用,礦產預測的方法技術將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必將產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礦產預測技術。 (五)培養一批綜合型地質人才。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涉及地質專業多、難度大、技術含量高。包括區域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自然重砂等地質調查的資料分析和綜合,成礦地質背景、典型礦床、成礦規律研究和總結,以及應用GIS進行了空間數據處理、信息提取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空間資料庫建設,礦產預測等。通過參加這項目工作,使地質及科技術人員能夠充分接觸各類資料,開展各項分析和綜合,在工作中不斷提高知識和能力素質和水平。總之,本項目的實施無論對於國家宏觀戰略的制定、礦產勘查工作部署與找礦突破、地質成礦理論的發展、礦產預測技術的創新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四、工作安排 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由部統一部署,從2006年啟動,預計2010年結束。2006年開始籌備,完成總體工作方案編製、技術指南和技術要求制訂。2007年開展技術培訓,完成分省實施方案編製、基礎資料庫更新;2008年組織開展分省地質背景和成礦規律研究、綜合信息預測以及資源總量預測試點,完成全國基礎資料庫匯總和定量預測新方法研究。2009年開展並完成分省資源總量預測工作,匯交分省總量預測成果。2010年匯總形成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最終成果。潛力評價過程中形成的階段性成果,應隨時提供相關部門使用。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擔。部已將這項工作列入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重點,並通過項目給予支持。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將本地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列入工作計劃,結合本地區的地質工作實際情況,統籌安排,省級財政匹配一定資金予以支持。五、組織機構 1、項目管理機構 為統籌推進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部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部領導任組長,部相關司局和地調局負責同志任成員,負責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和儲量利用調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負責總體實施方案審定、最終成果驗收和成果發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辦事機構設在勘查司,成員包括規劃司、開發司、儲量司、勘查司、地調局及其他有關司局的負責同志。承擔具體組織協調工作,負責審核總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並對實施過程進行監督,組織最終成果的驗收。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潛力評價組,由部勘查司牽頭,負責潛力評價工作的組織協調。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部的總體要求,也相關成立了省級潛力評價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本地區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2、項目組織實施 組建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項目辦公室,承擔潛力評價和儲量利用調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組織實施,按照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管理要求設置相關項目並對項目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包括日常事務管理、技術綜合與監督、經費預算及監督、實施過程的重大技術問題決策諮詢等工作。項目辦公室依託地調局所屬有關事業單位為主要技術業務支撐。為加強潛力評價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成果集成,以項目形式設置若干全國匯總組,主要負責編製技術要求、開展技術培訓、進行技術指導、監督檢查項目執行情況以及最終成果匯總。地調局大區地調中心組建大區綜合組,負責跟蹤省級項目組技術業務及質量情況,對相關省級項目組進行日常技術指導,組織本地區相關省級項目組開展相關業務活動。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統籌本地區各方面力量,成立省級潛力評價項目辦公室,落實項目承擔單位,抽調精幹人員組建省級項目組。 3、項目實施單位 項目承擔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本部 業務支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項目參加單位: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中國地質大學、吉林大學、30個省(區、市)有關地勘單位。承擔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的單位共165個,項目成員2083人。六、工作思路和工作原則 1、工作思路 全國重要礦產資源潛力預測評價及綜合研究工作是一次重要的國情調查,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為目標,充分開發應用已有的地質礦產調查、勘查、多元資料與科研成果,以先進的成礦理論為指導,使用規範而有效的資源評價方法、技術和各類基礎數據為支撐,以中國地質調查局各單位已開展的資源評價工作為基礎。採取政府部門指導,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專家主導,產學研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全面、準確、客觀地評價我國重要成礦區帶內的礦產資源潛力,以及空間布局。預測未來10-20年我國重要礦產資源的探明趨勢,推斷開發產能增長趨勢,礦產資源開發基地的戰略布局。為更好地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也為部署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提供基礎資料,為國家編製中長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通過工作提高對我國區域成礦規律的認識水平,完善資源評價理論與方法,並培養一批科技骨幹及工作隊伍,據此確定項目的具體目標和實施的技術路線。 2、工作原則 全國重要礦產資源潛力預測評價工作是一項需要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創造能力的龐大的系統工程。總體工作原則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尊重地質工作規律的原則;堅持一切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全局,兼顧各方的原則;堅持“統一組織、統一思路、統一方法、統一標準、統一進度”的原則;堅持實行項目分類分級管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和優勢,充分發揮各省(區、市)地勘單位的作用,產學研相結合,融合協調、和諧的原則;堅持既要自主創新,符合我國國情,又可進行國際對比和交流的原則。七、技術思路 全國重要礦產資源潛力預測評價工作總體技術思路為:以成礦理論為指導,加強區域成礦規律研究,加強與成礦有關的基礎地質研究工作,最大限度地深入分析地質構造的成礦信息,以Ⅲ級成礦區(帶)為單位,深入全面總結主要礦產的成礦類型,研究以成礦系列為核心內容的區域成礦規律;全面利用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遙感所顯示的地質找礦信息;運用體現地質成礦規律內涵的預測技術,全面全過程應用GIS技術,在定性和Ⅳ、Ⅴ級成礦區內圈定預測區基礎上,實現分省、全國資源潛力預測評價(資料截止時間為2006年底)。八、預期成果(一)全國煤炭、鈾、鐵、銅、鋁、鉛、鋅、鉀、磷、金、鎢、銻、稀土等礦產的資源潛力。 (二)圈定一批找礦遠景區,為緩解礦產勘查後備基地不足,早日實現找礦更大突破提供基礎依據。 (三)進一步全面系統總結我國成礦地質特徵,深化成礦規律認識,提交重要成礦區帶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成果報告和礦產勘查工作部署建議。 (四)提交全國成礦地質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和礦產等系列基礎圖件,以及重要成礦區帶的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礦產勘查工作部署建議等系列圖件。 (五)完成全國成礦遠景區的地學空間資料庫,完成基於MapGIS平台的全國礦產資源潛力預測評價升級系統,為礦產資源管理、礦產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信息數據和信息支撐。 (六)培養一批地質與科研的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