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2015年1月11日,經歷了長達十小時的激烈討論及三輪投票,選出了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五個獎項及九部推薦電影。

基本簡介


獲獎圖冊
獲獎圖冊
2014年曾在香港戲院作首輪公開售票放映,並於一星期內上映不少於五場的香港電影共59部。在「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趙薇以她在《親愛的》的精采演出,準確演繹農村婦女的神態與方言,得到 評審肯定,力壓《竊聽風雲3》的葉璇周迅、《雛妓》的蔡卓妍等,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后。
「最佳男演員」的討論熾熱,經過再三投票,最後劉青雲以《竊聽風雲3》演繹霸氣土豪的老大角色,擊敗《黃金時代》「魯迅」王志文、《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小巴司機林雪、《金雞SSS》「尖東哥頓哥」張家輝,以及《大茶飯》江湖大佬黃秋生,繼1997年《高度戒備》、2001年《絕世好Bra》及2011年《奪命金》後,第四度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寶座。
「最佳編劇」一項的爭持亦非常激烈,《單身男女2》及《親愛的》各有支持者,經過再三討論及投票,仍兩度出現同票,不分高下,結果雙雙奪得今屆「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的決選過程中,《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親愛的》及《竊聽風雲3》的票數相當接近,引起了評審間熱烈的辯論,最後《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的陳果脫穎而出,繼1997年《香港製造》後再奪「最佳導演」獎。而《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同時亦贏得「最佳電影」殊榮。

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
最佳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最佳導演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最佳編劇
韋家輝陳偉斌、余曦《單身男女2》
張冀《親愛的》
最佳男演員劉青雲《竊聽風雲3》
最佳女演員趙薇《親愛的》
推薦電影九部
《親愛的》
《黃金時代》
《竊聽風雲3》
《一個人的武林》
《太平輪:亂世浮生》
《魔警》
《點對點》
《單身男女2》
《雛妓》

入圍名單


獎項名稱提名名單
最佳電影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竊聽風雲3》
《黃金時代》
《雛妓》
《一個人的武林》
《單身男女2》
《親愛的》
最佳編劇
韋家輝、陳偉斌、余曦《單身男女2》
麥兆輝、庄文強《竊聽風雲3》
江皓昕、陳輝虹、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李檣《黃金時代》
張冀《親愛的》
林超賢、吳煒倫《魔警》
最佳導演
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陳可辛《親愛的》
麥兆輝、庄文強《竊聽風雲3》
許鞍華《黃金時代》
邱禮濤《雛妓》
最佳男演員
劉青雲《竊聽風雲3》
王志文《黃金時代》
林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張家輝《金雞SSS》
黃秋生《大茶飯》
最佳女演員
趙薇《親愛的》
周迅《竊聽風雲3》
葉璇《竊聽風雲3》
蔡卓妍《雛妓》
王菀之《金雞SSS》

得獎理由


最佳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陳果在人氣小說之上加入大量社會信息,奇想交錯現實,黑色幽默與尖銳諷刺中,不 乏洞察與預見,帶領觀眾面對既真實又不真實的香港我城,勉勵香港人共同面對赤紅的暴雨衝擊,堪為2014年具代表性的香港本土電影。
最佳導演: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十年磨劍再導長片,依然敢作敢為,把原著的香港死城構思拍出逼人的劇力、魔幻的實感。懸疑留白的同時,加強了港人絕境求存本性流露的刻劃,甚至末日審判的意味,神采飛揚得來別具洞悉力。
最佳編劇:韋家輝、陳偉斌、余曦﹙《單身男女2》﹚
延續上集的選擇命題,從最通俗的三角戀愛浪漫喜劇,一步步擴展為觀照中港台的五角關係,結構縝密,情感濃烈,象徵豐富,隱喻連連,表面是火星男覆轍重蹈,實際是韋式生命循環主題的複雜演化,哲思深情,逆向回歸。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編劇:張冀(《親愛的》)
人文角度演繹社會真實個案,立場、態度、價值觀在統一中遊走變化的敘事里默默辯證,先追隨痛失孩子父親的失神,慢慢轉移至一個沒有「資格」的母親的無助,人性善惡牴觸,親情錯對難證,傷痛與矛盾背後展現內地城鄉失衡的現象,深具社會批判力。
最佳男演員:劉青雲(《竊聽風雲3》)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在一眾造型浮誇的男演員群戲中,劉青雲把城府極深的土豪大佬,不搶戲但相當奪目,演得質感十足;對寡婦周迅帶有罪疚的愛慕,發乎情,止乎禮,演得絲絲入扣,層次豐富。其中結局車場一幕,他工 於心計的演繹,令影片劇情推展變得更合情合理,使各為其主的混戰更見層次和條理。
最佳女演員:趙薇(《親愛的》)
不施脂粉的趙薇真實演繹苦苦力挽僅餘親情、浮沉愛與痛的母親,在唾罵中孤獨頑抗,雖然只在影片後半才出現,卻立即爆發驚人的感染力,配合造型和鄉音更叫人難以抵擋。她以最樸實無華的演技,提升了一個傳統農婦純樸耿直、愚昧但絕不無知的氣質和生命,在絕望中不失盼望。

推薦電影


《親愛的》
表面上幼子被拐引發的一場倫理掙扎,遙指不健全的社會政策之餘,前後段故事主體大膽逆轉,得以把城鄉、階級對立置入複合景觀。親娘不及養娘卻無奈不敵現實,港人看來更百般滋味在心頭。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黃金時代》
循著蕭紅由東北到香港的流徙路線,忠實通過作家們筆下文字,不靠販賣緋聞軼事,冷靜呈現一位知識女青年追尋自由的腳印,重構一個在籠子過的「黃金時代」,活現民國文人群像,極具野心,是近年別樹一幟的傳記電影。
《竊聽風雲3》
麥兆輝、庄文強將焦點轉移至新界丁權問題,卻其實緊扣港人逃不過的地產霸權陰影。參考全盛期電視劇的誇張處理手法,將人性的貪婪與懦弱,處理得荒謬卻又不失共鳴。主線與支線人物的縱橫交錯條理清晰,群戲精彩紛陳。
《一個人的武林》
將爭霸武林與警匪懸疑類型結合,巧妙地創造一個古代武林與現代社會共融的武痴自足世界。各新舊電影人友情亮相,向香港的功夫前輩及電影人致敬,重建香港功夫電影傳統的意味,在本土意識鼎盛的2014年,別具意義。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太平輪:亂世浮生》
未登命運之輪前,兒女情長已在戰爭煎熬中啟航。參軍男兒志氣高傲或消沉,背後情意似有未有、似斷還系。吳宇森氣度淡定,以簡約畫面還原角色獨自守候的心緒,在大地與島嶼之間見證情意,尋找藝術昇華和內心平靜,生死之間編織已逝時代的史詩。
《魔警》
香港人面對殖民的心魔揮之不去,又處於當下鬼打鬼的現狀,自我分裂、人鬼難分的處境映照身份危機。影片不單延續林超賢的宿命世界觀,更走入心理驚悚層面,以熟練的技法,深視複雜的人性內心。
《點對點》
懷舊對抗健忘,借連線謎語的童趣,以愛情迷藏的小清新外殼,盛載人與地方的感情。偷偷用點點圖佔領街角,藉塗鴉重認城市身世,順手連起中港關係與警民矛盾,連結集體的過去、個人的記憶,以及正在消失的點點滴滴。
《單身男女2》
杜琪峯處理男女五角關係有條不紊,浪漫喜劇滲滿荒誕黑色幽默,藉情愛選擇提升至命運和前路思考,最後以高攀得起的港男抉擇,與港女踏著鞋履退場,表達了中港關係中兩種令人唏噓的走向,兩個只能活一個,Why so cruel?
《雛妓》
邱禮濤在兩部《性工作者》後,繼續關懷社會上邊緣個體的命運,並以純熟敘事技巧,鋪寫用肉體換取機會的女性成長曆程,難得不作道德批判,貫穿出賣的主題,並造就蔡卓妍的突破性演出,發掘港女當自強的現代氣質。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首個由本地影評人成立的同類組織,每年均透過討論配合投票的形式,選出上一年公映電影的各個獎項及推薦電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強調以專業角度評審,輔以具透明度的理性討論,討論過程均記錄在案,並將輯錄刊登於年中出版的《香港電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