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蕭紅的結果 展開
- 民國時期女作家
- 霍建起執導電影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 歌劇
-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
蕭紅
民國時期女作家
蕭紅,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代表作《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等。
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於香港,年僅31歲。
1919年,生母姜玉蘭感染霍亂病故。父親張廷舉續娶梁亞蘭,即蕭紅繼母。
1920年,入呼蘭縣乙種農業學校(俗稱龍王廟小學,現為蕭紅小學)女生班讀初小。
1924年,入北關初高兩級小學校女生部讀高小。後轉入呼蘭縣第一女子初高兩級小學校。
呼蘭縣龍王廟小學舊址
1928年,哈爾濱市學生維持路權聯合會發起反日護路遊行示威活動,即“一一九”運動。蕭紅參加遊行,主動擔任宣傳員。
1933年3月,參加中共黨員金劍嘯組織的賑災畫展,展出兩幅粉筆畫。4月,以悄吟為筆名發表小說《棄兒》,是蕭紅最早發表的文學作品。隨後發表諸多作品,踏上文學征程。
1933年7月,與蕭軍、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團體“星星劇團”中擔任演員,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日,由於引起敵偽特務機關注意,劇團於公演前解散。
1934年夏青島櫻花公園
1934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歌頌了人民的覺醒、抗爭,帶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進步色彩,引起特務機關懷疑,為躲避迫害,蕭紅、蕭軍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逃離哈爾濱,經大連乘船到達青島。端午節前一天,舒群夫婦在大港碼頭接了兩人,一起住在觀象一路1號。蕭軍在《青島晨報》任主編,蕭紅完成著名中篇小說《生死場》。此間,兩人與上海的魯迅先生取得聯繫,並得到魯迅的指導與鼓勵,被稱讚中國左翼文學一下子多了兩個實力作家。
1935年12月,《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署名“蕭紅”。魯迅為之作序,胡風為其寫後記,作品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一舉成名。
1936年6月15日,作為最初發起人之一,與魯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聯合簽名發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反對內戰,號召愛國文藝工作者,發揮進步作用,創作優秀作品,積極行動起來,為祖國解放,民族獨立而鬥爭。
1936年,蕭紅在日本東京
1937年1月,從日本回國,到上海后便去萬國公墓拜謁魯迅先生的墓,表達哀思。3月,寫下《拜墓詩——為魯迅先生》,發表在4月23日的《文藝》上。4月,至北平與老友李潔吾(李明武)、舒群見面,后又回到上海,此時和蕭軍的關係有所好轉,參與了蕭軍編輯的《魯迅先生紀念集》的資料收集工作。
1937年9月,蕭紅、蕭軍撤往武漢,結識著名青年詩人蔣錫金,住進他在武昌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5號的寓所。不久,東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來與他們同住。蕭紅、蕭軍與從東北各地流亡到武漢的舒群、白朗、羅烽、孔羅蓀等青年作家積極投身於抗戰文藝活動,並在武漢形成一個很有影響的東北作家群。蕭紅創作了多篇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天空的點綴》《失眠之夜》《在東京》《火線外二章:窗邊、小生命和戰士》等散文的發表,對宣傳推動人民抗戰起到積極作用。
蕭紅講述魯迅生平事迹
1940年9月1日,《呼蘭河傳》開始在《星島日報》副刊《星座》連載;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連載完畢。
姓名 | 人物關係 |
張岱 | 先祖 |
張維禎 | 祖父 |
張廷舉 | 父親 |
姜玉蘭 | 母親 |
張秀珂 | 二弟(大弟、三弟夭亡) |
梁亞蘭 | 繼母 |
汪恩甲 | 未婚夫(訂婚,后解除婚約) |
蕭軍 | 前夫(未舉行婚禮儀式) |
端木蕻良 | 丈夫 |
蕭紅個人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九龍陷於炮火,柳亞子先生應蕭紅之約,到九龍樂道住處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駱賓基護送蕭紅從九龍轉移到香港,住進思豪酒店。
1942年1月12日,日軍佔領香港。病情加重,被送進香港跑馬地養和醫院,因庸醫誤診為喉瘤而錯動喉管,手術致使蕭紅不能飲食,身體衰弱。1月18日,端木蕻良和駱賓基將蕭紅轉入瑪麗醫院。次日,蕭紅精神漸復,在紙上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1月21日,瑪麗醫院由日軍接管,被送進紅十字會在聖提士反女校設立的臨時醫院。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點病逝,享年31歲。
創作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體裁 |
1932年春 | 《可紀念的楓葉》 | 詩歌 |
1932年春 | 《靜》 | |
1932年春 | 《偶然想起》 | |
1932年春 | 《栽花》 | |
1932年春 | 《春曲》(六首) | |
1932年7月30日 | 《幻覺》 | |
不祥(1933年8月13日首刊) | 《八月天》 | |
1937年6月20日 | 《一粒土泥》 | |
1933年4月18日 | 《棄兒》 | 散文 |
1936年8月9日 | 《孤獨的生活》 | |
不詳(1936年9月18日首刊) | 《長白山的血跡》 | |
不詳(1936年10月29日首刊) | 《女子裝飾的心理》 | |
不祥(1933年10月29日首刊) | 《中秋節》 | |
不祥(1934年6月14日首刊) | 《鍍金的學說》 | |
不祥(1936年11月29日首刊) | 《感情的碎片》 | |
1936年12月12日 | 《永遠的憧憬和追求》 | |
1937年8月14日 | 《天空的點綴》 | |
1937年8月22日 | 《失眠之夜》 | |
1937年8月17日 | 《窗邊》 | |
1937年10月17日 | 《逝者已矣!》 | |
1937年10月22日 | 《小生命和戰士》 | |
1937年10月22日 | 《火線外(二章)》 | |
1937年12月13日 | 《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 |
1938年2月20日 | 《記鹿地夫婦》 | |
1938年5月15日 | 《無題》 | |
不詳(1938年9月18日首刊) | 《寄東北流亡者》 | |
不詳(1938年12月29日首刊) | 《我之讀世界語》 | |
1939年8月28日 | 《茶食店》 | |
1939年9月22日 | 《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魯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 | |
不詳(1939年10月18日首刊) | 《記憶中的魯迅先生》 | |
不詳(1939年10月20日首刊) | 《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 | |
1940年6月28日 | 《〈大地的女兒〉——史沫特烈作》 | |
1940年7月 | 《回憶魯迅先生》 | |
不詳(1941年5月5日首刊) | 《骨架與靈魂》 | |
不詳(1941年9月20日首刊) | 《“九一八”致弟弟書》 | |
不詳(1941年9月1日首刊) | 《給流亡異地的東北同胞書》 | |
1933年10月 | 《跋涉》 | 散文集 |
1935年3月至5月間 | 《商市街》 | |
1936年 | 《橋》 | |
1940年6月初版 | 《蕭紅散文》 | |
1933年8月6日 | 《兩個青蛙》 | 短篇小說 |
1933年8月27日 | 《啞老人》 | |
1933年9月20日 | 《葉子》 | |
1933年11月15日 | 《渺茫中》 | |
不詳(1933年7月18日首刊) | 《腿上的繃帶》 | |
不詳(1933年8月4日首刊) | 《太太與西瓜》 | |
1934年3月8日 | 《患難中》 | |
1934年3月8日 | 《出嫁》 | |
不詳(1934年夏首刊) | 《進城》 | |
不詳(1934年首刊) | 《去年今日》 | |
1936年5月6日 | 《馬房之夜》 | |
1936年9月4日 | 《家族以外的人》 | |
1936年9月初 | 《紅的果園》 | |
1936年(1936年9月20日首刊) | 《王四的故事》 | |
不詳(1936年10月1日首刊) | 《牛車上》 | |
不詳(1936年11月16日首刊) | 《亞麗》 | |
不詳(1937年5月10日首刊) | 《兩朋友》 | |
1938年8月6日 | 《黃河》 | |
1938年8月20日 | 《汾河的圓月》 | |
1938年10月 | 《孩子的演講》 | |
1938年10月31日 | 《朦朧的期待》 | |
不詳(1939年1月21日首刊) | 《逃難》 | |
1939年1月30日 | 《曠野的呼喊》 | |
1939年5月16日 | 《蓮花池》 | |
1939年7月20日 | 《山下》 | |
1939年7月24日 | 《梧桐》 | |
不詳(1939年8月5日首刊) | 《花狗》 | |
1934年9月9日 | 《生死場》 | 中篇小說 |
1940年12月20日 | 《呼蘭河傳》 | 長篇小說 |
1941年 | 《馬伯樂(第一部)》 | |
1941年 | 《馬伯樂(第二部)》 | |
1938年3月初 | 《突擊》 | 劇本 |
1940年7月 | 《民族魂魯迅》 | |
1936年10月24日 | 《海外的悲悼》(致蕭軍) | 書信 |
1939年3月14日 | 《離亂中的作家書簡》(致許廣平) |
(作品信息來源)
類型 | 名稱 | 導演 | 備註 |
評劇 | 《我那呼蘭河》 | 查明哲 | 改編自《生死場》《呼蘭河傳》 |
電影 | 《蕭紅》 | 霍建起 | 宋佳飾演蕭紅 |
電影 | 《黃金時代》 | 許鞍華 | 湯唯飾演蕭紅 |
話劇 | 《蕭紅》 | 刑友江 | 齊齊哈爾市話劇團 |
蕭紅的小說具有鮮明的文體特徵,創造出場景性的小說結構。系列散文《商市街》在發表時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議論,因為蕭紅使用了不少小說的技巧,這樣的寫作形式在20世紀30年代異常新穎,從文體上看,它更接近小說,不過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記錄”。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從《商市街》《生死場》到《呼蘭河傳》,蕭紅打破了傳統小說單一的敘事模式,創造了一種介於小說、散文和詩之間的邊緣文體,並以其獨特的超常規語言、自傳式敘事方法、非情節化的結構及詩化風格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蕭紅體”小說文體風格。這種小說文體的發展道路就是中國現代小說的散文化,從一個方面實現了文學史的銜接、承續,在審美意識上溝通了現代文學與傳統文學。更準確地說,是把傳統文學中高雅的部分——詩和散文,與現代文學中已經代替了詩而成為主體的部分——小說,實現了新的對接。正是這一對接造就了現代文學中最具生命力的內容。蕭紅以自己悲劇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觀照她所熟悉的鄉土社會的生命形態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國民性弱點,抒寫著人的悲劇、女性的悲劇和普泛的人類生命的悲劇,從而使其小說獲得一種濃烈而深沉的悲劇意蘊和獨特而豐厚的文化內涵。
《呼蘭河傳》初版封面
《生死場》初版封面
香港淺水灣蕭紅墓
端木蕻良在安葬蕭紅時,即嗅到了沿途一路上的血腥味。他擔心此處墓地不能長久保全,因此特意留下了另一半骨灰放在另一隻同樣的花瓶里,秘密地埋葬在聖士提反女校土崖的一棵樹下。法國醫院當時就設在這所教會女校內,蕭紅正故世在這裡。
蕭紅骨灰移交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舊址
1996年10月5日,端木蕻良在北京去世,身前留下遺願,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到香港聖士提反女校後山、蕭紅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1997年5月,端木蕻良的夫人鍾耀群女士來到香港,實現了他的願望。
(以上信息來源)
蕭紅曾這樣解讀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汪恩甲
少女時代的蕭紅,曾被家裡訂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這人相貌堂堂,師範畢業,蕭紅對他也很是傾心。但是,蕭紅在初中畢業後跟表哥搭伴去北京讀高中,這件事情在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因此逼迫弟弟跟她分手。蕭紅不服,到法庭狀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聲,表示解除婚約是他自己的要求,令蕭紅敗訴。不過,蕭紅後來還是原諒了汪恩甲。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兩人住進哈爾濱東興順旅館,不久蕭紅有了身孕。但是,當蕭紅臨產期近,汪恩甲卻突然失蹤,令蕭紅獨自被困在旅館。對於汪恩甲的失蹤,一種說法認為他沒有足夠的錢交房費,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是遭遇了意外。
蕭軍
1934年6月蕭紅與蕭軍
端木蕻良
1938年,蕭紅、端木蕻良攝於西安
駱賓基
駱賓基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5月1日,延安文藝界舉行蕭紅追悼會,在延安的作家及文化藝術工作者深切悼念蕭紅。
蕭紅故居
蕭紅紀念館
蕭紅畫像
蕭紅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雜的情感基調、剛柔並濟的語言風格以及獨特的寫作視角的運用和對行文結構的處理,在文學史中獨樹一幟。蕭紅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愛折騰,不願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慘的、短命、窮困、奔波,她從十九歲離家出走,這一走便再沒回頭,中間只輾轉回去過一次。
林賢治(詩人、學者):蕭紅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蕭紅是繼魯迅之後的一位偉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蘭河傳》和《生死場》,為中國大地立傳,其深厚的悲劇內容,以及富於天才創造的自由的詩性風格,我以為是唯一的。
夏志清(文學評論家):沒有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評論蕭紅的作品,是“最不可寬恕的疏忽”。《呼蘭河傳》的長處在於它的高度的真實感,蕭紅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
葛浩文(美國漢學家):蕭紅在本質上是個善於描寫私人經驗的自傳體式作家。
張耀傑(學者、傳記作家):蕭紅有文學才華但做人不及格。
馬勇(學者、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蕭紅的悲劇源於“五四”鼓勵下的出走。
王東成(學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教授):對蕭紅人性的不潔和過錯要作同情的理解。
魯迅(文學家、思想家):蕭紅“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為丁玲的後繼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時間,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時間早得多”。魯迅還評價蕭紅在《生死場》中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茅盾(作家、文學評論家):評價《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它於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